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W、X、Y、Z是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質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W單質是淡黃色固體
X在地殼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總數(shù)的
2
3
Z第三周期原子半徑最小的金屬
A、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X<W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Y>X
C、離子半徑:Z>W
D、Y的氧化物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W、X、Y、Z是短周期元素,W單質是淡黃色固體,則W為S;X在地殼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則X為Si;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總數(shù)的
2
3
,若Y處于第二周期,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a,則(2+a)×
2
3
=a,解得a=4,為碳元素,若Y處于第三周期,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a,則(2+8+a)×
2
3
=a,解得a=20,不符合題意,故Y為碳元素;Z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徑最小的金屬,則Z為Al,結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化合物性質解答.
解答: 解:W、X、Y、Z是短周期元素,W單質是淡黃色固體,則W為S;X在地殼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則X為Si;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總數(shù)的
2
3
,若Y處于第二周期,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a,則(2+a)×
2
3
=a,解得a=4,為碳元素,若Y處于第三周期,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a,則(2+8+a)×
2
3
=a,解得a=20,不符合題意,故Y為碳元素;Z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徑最小的金屬,則Z為Al,
A.非金屬性S>Si,故氫化物穩(wěn)定性H2S>SiH4,故A正確;
B.X為Si、Y為C,非金屬性C>Si,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Y>X,故B正確;
C.S2-離子比Al3+多一個電子層,故離子半徑S2->Al3+,故C錯誤;
D.碳的氧化物中不含非極性鍵,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注意對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NaClO溶液在堿性條件下將CN-氧化成無毒的碳酸根離子和N2,該反應離子方程式
 

(2)A、B、C、D四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原子p能級有一個空軌道,B原子的p能級有兩個未成對電子,0.1mol C單質能從酸中置換出 2.24L氫氣(標準狀態(tài)),此時它就變成與B離子電子層排布完全相同的離子.D離子的半徑在B、C、D中為最�。畡t:
①A是
 
,B是
 
,C是
 
,D是
 
.(填名稱)
②A單質和B單質充分反應生成的化合物的結構式是
 

③B的一種同位素形成的單質,1mol這種單質中含中子的物質的量是20mol,則這種同位素原子質量數(shù)
 

(3)NH3?H2O的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4++OH-,試判斷溶于水后,形成的合理結構是
 
.(填如圖中的字母)
(4)把CoCl2溶于水后加氨水直到先生成的Co(OH)2沉淀又溶解后,再加氨水,使生成[Co(NH36]2+,此時向溶液中通入空氣,得到的產物中有一種其組成可用CoCl3?5NH3表示,Co的配位數(shù)是6.把分離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銀溶液,則析出AgCl沉淀.經測定,每1mol CoCl3?5NH3只生成2mol AgCl,CoCl3?5NH3中Co化合價為
 
,請寫出表示此配合物結構的化學式:
 

(5)H2O、H2S、H2Se熔沸點由低到高的順序:
 

(6)HF比HCl熱穩(wěn)定
 
(填“強”或“弱”),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效果,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圖甲所示實驗可通過觀察產生氣泡的快慢來比較反應速率的大小
B、若圖甲所示實驗中反應速率為①>②,則一定說明Fe3+比Cu2+對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用圖乙所示裝置測定反應速率,可測定反應產生的氣體體積及反應時間
D、為檢查圖乙所示裝置的氣密性,可關閉A處活塞,將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離,一段時間后松開活塞,觀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18.4mol?L-1密度為1.84g?mL-1的濃硫酸,配制100mL濃度為1mol?L-1的稀硫酸,其操作步驟如下:
A.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緩緩注入裝有約50mL蒸餾水的燒杯里,并用玻璃棒攪拌.
B.用約30mL蒸餾水,分成三次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將每次洗滌液都注入容量瓶里.
C.將稀釋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
D.繼續(x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液面至刻度線下1cm~2cm.
E.蓋緊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溶液.
F.用膠頭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餾水,至凹液面最低點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據此填寫:
(1)計算A步驟中量筒量取的濃硫酸體積為
 
mL
(2)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3)除了玻璃棒、燒杯、量筒外,本操作還需用到的儀器有
 

(4)進行A步驟操作時,必須
 
后,才能進行后面的操作.
(5)如果在A步驟量取濃硫酸時,視線仰視,配制的稀硫酸的濃度將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物質分離的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過濾的方法得到食鹽水中的NaCl
B、用蒸發(fā)的方法從碳酸鈣的懸濁液總提取碳酸鈣
C、用蒸發(fā)的方法得到海水中的水
D、對醫(yī)用酒精進行蒸餾操作可以得到更高純度的酒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X、Y、Z、W四種元素,已知:
①它們都是短周期元素,X和Z在同一主族;
②Y和Z可以組成Z2Y、Z2Y2等化合物;
③WY3與水化合生成一種強酸,此強酸與Z2W反應生成一種氣體X2W,根據以上推斷回答下列問題:
(1)X、Y、Z、W四種元素符號依次為
 

(2)畫出W2-的結構示意圖
 

(3)用電子式表示氣體X2W的形成過程
 
.用電子式表示Z2W的形成過程
 

(4)W3Y與水化合生成的強酸與Z2W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如圖為A、Y單質形成的燃料電池結構示意圖.

①A物質的化學式是
 

②供電時的總反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民網西昌報道組2013年10月1日電:約19時26分,嫦娥二號宣布成功發(fā)射.據早些時候報道,昨天上午9時起,工作人員開始為“嫦娥二號”和長三丙火箭加注常規(guī)燃料,至14時30分左右加注的是燃燒劑;此后至18時左右加注氧化劑.
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種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單質是上述資料中的“燃燒劑”,C的單質是上述資料中的“氧化劑”;A元素原子中沒有中子;bB與cC兩種元素存在關系:b=c-l;C元素常見化合價的絕對值與其所在周期數(shù)相同,且B、C能形成多種氣態(tài)化合物,其中一種可以在大自然狀態(tài)下形成;A、D兩種元素形成的雙原子分子的水溶液是工業(yè)三大強酸之一.請解答下列問題:
(1)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
 
族中,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中.
(2)B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3)A、B兩種元素形成的四原子分子的電子式為
 

(4)A的單質與C的單質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3.0mol M和2.5mol N混合于2.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M(g)+N(g)?xP(g)+2Q(g),5min反應達到平衡,已知M的轉化率為50%,P的反應速率為0.15mol?L-1?min-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方程式中x=2
B、達平衡后,容器內壓強是反應起始時的2倍
C、向容器中再充入3.0 mol M和2.5 mol N,達新平衡時Q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
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和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均可作為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推理中,正確的是( �。�
A、實驗時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所以實驗時剩余的金屬鈉也不能放回原瓶
B、某種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褪色,該氣體一定是SO2
C、焰色反應時觀察到黃色火焰,說明樣品中一定含鈉元素可能含鉀元素
D、將銅片放入濃硫酸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銅在冷濃硫酸中發(fā)生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