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鹵代烴在NaOH的醇溶液中共熱均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
B.凡是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zhì)都屬于醛類
C.能與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的有機物一般含有酚羥基
D.酯類水解均能生成含相同碳原子數(shù)的羧酸和醇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加試題】
資料支持:①ROSO3H(R表示烴基) ROH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中間產(chǎn)物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物質(zhì)a的化學式:
(2)與產(chǎn)物甲基叔丁基醚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且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的有機物有: 種。
(3)已知由A生成B的反應屬于加成反應,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流程圖表示以苯酚為唯一有機原料合成 (無機試劑任選)。
(合成路線常用的表示方法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白銀市高二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
A | 某有機物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 | 溶液褪色 | 有機物含碳碳雙鍵 |
B | 乙醇與重鉻酸鉀(K2Cr2O7)溶液混合 | 橙色溶液變?yōu)榫G色 | 乙醇具有還原性 |
C | 常溫下,將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鈉溶液 | 溶液變渾濁 | 酸性:碳酸>苯酚 |
D | 苯和苯酚稀溶液分別與濃溴水混合 | 后者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羥基影響了苯環(huán)的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該物質(zhì)不應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
①可以燃燒 ②可以跟溴加成 ③可以將KMnO4酸性溶液還原
④可以跟NaHCO3溶液反應 ⑤可以跟NaOH溶液反應 ⑥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
A.①③ B.③⑥ C.④⑥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有機物X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不正確的是
A.X的化學式為C10H10O6
B.X在一定條件下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C.X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和酯化反應
D.1 mol X分別與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應,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3 mol、4 mol、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下期中理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MgCl2和AlCl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過量,經(jīng)測定,加入NaOH的物質(zhì)的量和所得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則原溶液中:n(Mg2+):n(Al3+)= ,CD段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下期中理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X、Y、Z是3種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處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比Y原子少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非金屬性由弱到強的順序為Z<Y<X
B.Y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H3YO4
C.3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中,Z的氣態(tài)氫化物最穩(wěn)定
D.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下期中理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微粒半徑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A.Ca,Mg,Na B.Cl-,S2-,O2- C.P3-,S2-,Cl- D.K+、Cl-,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六安新安中學、南溪中學高一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N2、H2的混合氣體分別充入甲、乙、丙三個容器后,測得化學反應速率分別為甲:v(H2)=3 mol/(L·min);乙:v(N2)=2 mol/(L·min);丙:v(NH3)=1 mol/(L·min)。則三個容器中合成氨的反應速率( )
A.v(甲)>v(乙)>v(丙) B.v(乙)>v(丙)>v(甲)
C.v(丙)>v(甲)>v(乙) D.v(乙)>v(甲)>v(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