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改編)苯甲酸乙酯(C9H10O2)稍有水果氣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業(yè)中,也可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溶劑等.其制備方法為:

已知(Mr=122)(Mr=150)
顏色、狀態(tài)沸點(℃)密度(g•cm-3
苯甲酸*無色、片狀晶體2491.2659
苯甲酸乙酯無色澄清液體212.61.05
乙醇無色澄清液體78.30.7893
環(huán)己烷無色澄清液體80.80.7318
*苯甲酸在100℃會迅速升華.
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100mL圓底燒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乙醇(過量)、20mL環(huán)己烷,以及4mL濃硫酸,混合均勻并加入沸石,按如圖所示裝好儀器,并在分水器中預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控制溫度在65~70℃加熱回流2h.反應時環(huán)己烷-乙醇-水會形成“共沸物”(沸點62.6℃)蒸餾出來.在反應過程中,通過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層液面原來的高度,使油層盡量回到圓底燒瓶中.
②反應結(jié)束,打開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體后,關閉旋塞.繼續(xù)加熱,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體不再明顯增加,停止加熱.
③將燒瓶內(nèi)反應液倒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機層,水層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機層.加入氯化鈣,對粗產(chǎn)物進行蒸餾(裝置如右圖所示),低溫蒸出乙醚后,繼續(xù)升溫,接收210-213℃的餾分.
⑤檢驗合格,測得產(chǎn)品體積為12.86mL.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斷分離除去水的目的是有利于平衡不斷正移,提高產(chǎn)品產(chǎn)率
(2)反應結(jié)束的標志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視為反應的終點.
(3)步驟②中應控制餾分的溫度在C.
A.65~70℃B.78~80℃C.85~90℃D.215~220℃
(4)若Na2CO3加入不足,在步驟④蒸餾時,蒸餾燒瓶中可見到白煙生成,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凈的苯甲酸,在受熱至100℃時發(fā)生升華.
(5)關于步驟④中的分液操作敘述正確的是AD.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轉(zhuǎn)移至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將分液漏斗倒轉(zhuǎn)過來,用力振搖
B.振搖幾次后需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氣
C.經(jīng)幾次振搖并放氣后,手持分液漏斗靜置待液體分層
D.放出液體時,需將玻璃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
(6)蒸餾時所用的玻璃儀器除了酒精燈、冷凝管、接收器、錐形瓶外還有蒸餾燒瓶,溫度計.
(7)該實驗的產(chǎn)率為90%.

分析 (1)減少生成物能促進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根據(jù)分水器中水位判斷;
(3)溫度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點時,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餾出,要使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餾出,則溫度應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點,所以溫度應低于212.6℃,但要使乙醇和環(huán)己烷蒸餾出,所以溫度應高于乙醇和環(huán)己烷的沸點;
(4)白煙是固體小顆粒,因為苯甲酸在100℃會迅速升華,所以可能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凈的苯甲酸;
(5)分流漏斗的使用方法,必須將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轉(zhuǎn)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將分液漏斗倒轉(zhuǎn)過來,用力振搖,而且放出液體時,需將玻璃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只有這樣液體才能順利流下;
(6)蒸餾時所用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冷凝管、接收器、錐形瓶、蒸餾燒瓶、溫度計,由此分析解答;
(7)實驗的產(chǎn)率=$\frac{實際產(chǎn)量}{理論產(chǎn)量}$.

解答 解:(1)分離器分離出生成的水,減少生成物從而使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轉(zhuǎn)化率,
故答案為:分離產(chǎn)生的水,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轉(zhuǎn)化率;
(2)當該反應完成后,就不再生成水,則加熱回流至分水器中水位不再上升,故答案為: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視為反應的終點;
(3)溫度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點時,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餾出,要使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餾出,則溫度應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點,所以溫度應低于212.6℃,但要使乙醇和環(huán)己烷蒸餾出,所以溫度應高于乙醇和環(huán)己烷的沸點80.8,故答案為:C;
(4)白煙是固體小顆粒,因為苯甲酸在100℃會迅速升華,所以可能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凈的苯甲酸,加熱升華產(chǎn)生白煙,
故答案為: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凈的苯甲酸,在受熱至100℃時發(fā)生升華;
(5)分流漏斗的使用方法,必須將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轉(zhuǎn)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將分液漏斗倒轉(zhuǎn)過來,用力振搖,而且放出液體時,需將玻璃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只有這樣液體才能順利流下,故選:A D;
(6)蒸餾時所用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冷凝管、接收器、錐形瓶、蒸餾燒瓶、溫度計,故答案為:蒸餾燒瓶,溫度計;    
(7)12.20g苯甲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frac{12.20g}{122g/mol}$=0.1mol,而生成苯甲酸乙酯的質(zhì)量為:12.86mL×1.05g•ml-1=13.503g,物質(zhì)的量為:$\frac{13.503g}{122g/mol}$=0.11mol,所以實驗的產(chǎn)率=$\frac{實際產(chǎn)量}{理論產(chǎn)量}$=$\frac{0.1}{0.11}$×100%=90%,故答案為:90%.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制備,為高頻考點,涉及計算、儀器的選取、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等知識點,明確實驗原理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反應結(jié)束的判斷標志,題目較新穎,為易錯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的是( 。
①NaAlO2(aq)$\stackrel{過量鹽酸}{→}$AlCl3$→_{冰晶石}^{熔融、電解}$Al
②FeS2$→_{煅燒}^{O_{2}}$SO3$\stackrel{H_{2}O}{→}$H2SO4
③NaCl(飽和)$\stackrel{NH_{3}、CO_{2}}{→}$NaHCO3$\stackrel{△}{→}$Na2CO3
④粗硅$→_{高溫}^{Cl_{2}}$SiCl4$→_{高溫}^{H_{2}}$Si.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金屬氫化物是常用的供氫劑,已知2240mL(標準狀況)氫氣與足量的鋰完全反應生成氫化鋰(H2+2Li=2LiH),這些氫化鋰與足量的水反應(LiH+H2O=LiOH+H2),產(chǎn)生的氫氣構(gòu)成氫氧堿性燃料電池,完全放電時電路通過0.32mol電子,則該氫氧燃料電池的能量轉(zhuǎn)化率為( 。
A.60%B.75%C.80%D.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溴乙烷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實驗室合成溴乙烷的裝置示意圖、相關原理和數(shù)據(jù)如下:
主反應:NaBr+H2SO4→HBr+NaHSO4
C2H5OH?C2H5Br+H2O
副反應:在該實驗中經(jīng)常會有乙醚、溴等副產(chǎn)物生成.
相對分子質(zhì)量密度/(g•cm-3沸點/℃溶解度
乙 醇460.78978.3易溶
溴乙烷1091.4638.2難溶
濃硫酸(H2SO4981.84338.0易溶
實驗步驟:
①向A中先加入5mL95%的無水乙醇(0.085mol)和4.5mL的水,加入溴化鈉7.725g,再加入沸石,搖勻.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及3mL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并將其放入冰水浴中.
②在B中加入9.5mL濃硫酸(0.17mol),向A中緩緩滴入濃硫酸,加熱體系,控制反應溫度,保持反應平穩(wěn)地發(fā)生,直至無油狀物餾出為止;
③分出餾出液中的有機層,加入1-2mL濃硫酸以除去乙醚、乙醇、水等雜質(zhì),溶液明顯分層后,分離得到粗產(chǎn)物;
④將粗產(chǎn)物轉(zhuǎn)入蒸餾瓶中,加入沸石,在水浴上加熱蒸餾,收集35-40℃的餾分,稱量得5.23g.
回答問題:
(1)儀器B的名稱為恒壓滴液漏斗;反應裝置中有使用C、D兩根溫度計,其作用是否相同?否(填“是”或“否”),說明理由:C溫度計用來測蒸汽的溫度,而D溫度計用來測反應體系的溫度
(2)步驟①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以及將F放入冰水浴中的目的是溴乙烷沸點低、極易揮發(fā),冰水主要可以防止溴乙烷的揮發(fā).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反應中的副產(chǎn)物溴.
(3)步驟②中濃硫酸要緩緩滴加而不一次加入,其作用有abd(填標號).
a.可以防止乙醇發(fā)生碳化   b.避免生成HBr的速度過快,減少其揮發(fā)
c.避免溶液發(fā)生暴沸      d.減少因濃硫酸氧化HBr而生成副產(chǎn)物溴;
(4)步驟③中分出餾出液中有機層的操作名稱為分液.加入濃硫酸除雜后的溶液明顯分層,粗產(chǎn)物在上層(填“上”或“下”);
(5)步驟④蒸餾操作中應選用直形(填“球形”、“直形”或“空氣”)冷凝管.
(6)本實驗的產(chǎn)率為64%.
(7)有某研究組發(fā)現(xiàn),若將上述的反應裝置作如下改進,可以使溴乙烷的產(chǎn)率得到提高.請簡述該裝置能夠提高反應產(chǎn)率的理由:增加了分餾柱,可以有效冷凝回流乙醇,使平衡正向移動,提高產(chǎn)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A、B、C是三種常見短周期元素的單質(zhì).常溫下D為無色液體,E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其轉(zhuǎn)化關系如圖(反應條件和部分產(chǎn)物略去).試回答:
(1)E的化學式是CO2
(2)單質(zhì)X和B或D均能反應生成黑色固體Y,Y的化學式是Fe3O4
(3)物質(zhì)Z常用于對空氣進行殺菌、凈化和水果保鮮等.Z和B的組成元素相同,Z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8.Z和酸性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B和碘單質(zhì),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O3+2H++2I-=O2+I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鐵酸鋅(ZnFe2O4)是對可見光敏感的半導體催化劑,其實驗室制備原理為:
Zn2++2Fe2++3C2O42-+6H2O$\frac{\underline{\;75℃\;}}{\;}$ ZnFe2(C2O43•6H2O↓…(a)
ZnFe2(C2O43•6H2O $\frac{\underline{\;高溫\;}}{\;}$ ZnFe2O4+2CO2↑+4CO↑+6H2O …(b)
已知:ZnC2O4和FeC2O4難溶于水.
(1)上述制備原理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選填:“a”或“b”).
(2)制備ZnFe2(C2O43•6H2O時,可選用的藥品有:
Ⅰ.(NH42Fe(SO42•6H2O
Ⅱ.ZnSO4•7H2O
Ⅲ.(NH42C2O4•7H2O.
①稱量藥品時,必須嚴格控制$\frac{n(F{e}^{2+})}{n(Z{n}^{2+})}$=2:1.
②選用的加料方式是c(填字母).
a.按一定計量比,Ⅰ、Ⅱ、Ⅲ同時加入反應器并加水攪拌,然后升溫至75℃.
b.按一定計量比,Ⅰ、Ⅲ同時加入反應器加水配成溶液,然后加入Ⅱ,再升溫到75℃.
c.按一定計量比,將Ⅰ、Ⅱ混合并配成溶液甲,Ⅲ另配成溶液乙,甲、乙同時加熱到75℃,然后將乙溶液緩慢加入甲溶液中,并持續(xù)攪拌.
(3)從溶液中分離出ZnFe2(C2O43•6H2O需過濾、洗滌.已洗滌完全的依據(jù)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濾液,滴入1-2滴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出現(xiàn)白色沉淀,表示已洗凈.
(4)ZnFe2(C2O43•6H2O熱分解需用酒精噴燈,還用到的硅酸鹽質(zhì)儀器有坩堝、泥三角、玻璃棒.
(5)某化學課外小組擬用廢舊干電池鋅皮(含雜質(zhì)鐵),結(jié)合如圖信息從提供的試劑中選取適當試劑,制取純凈的ZnSO4•7H2O.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鋅片完全溶于稍過量的3mol•L-1稀硫酸,加入A(選填字母,下同).
A.30%H2O2B.新制氯水   C.FeCl3溶液  D.KSCN溶液
②加入C.
A.純鋅粉B.純碳酸鈣粉末C.純ZnO粉末   D.3mol•L-1稀硫酸
③加熱到60℃左右并不斷攪拌.
④趁熱過濾得ZnSO4溶液,再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
其中步驟③加熱的主要目的是促進Fe3+水解轉(zhuǎn)化為沉淀,并使過量的H2O2分解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水可以造福人類,但水被污染后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災難.為防止水體污染,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工業(yè)廢水經(jīng)處理達標后再排放B.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農(nóng)藥、化肥正確使用
C.禁止使用化肥、農(nóng)藥D.城市垃圾妥善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SO2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燃煤是產(chǎn)生SO2的主要原因.工業(yè)上有多種方法可以減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過程中產(chǎn)生的S02轉(zhuǎn)化成硫酸鈣.該反應的總化學方程式是2CaCO3+2SO2+O2$\frac{\underline{\;高溫\;}}{\;}$2CaSO4+2CO2
(2)可用多種溶液做燃煤煙氣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別用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當生成等物質(zhì)的量NaHSO3時,兩種吸收液體積比V(Na2SO3):V(NaOH)=1:2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會失效,可將這種失效的溶液與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過程的離子方程式是Ca2++OH-+HSO3-=CaSO3↓+H2O.
(3)甲同學認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為此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夾持裝置和加熱裝置略如圖1,氣密性已檢驗).反應開始后,A中Na2SO3固體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同時有白霧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同學認為B中白色沉淀是SO2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的BaSO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
乙同學認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產(chǎn)生BaSO4
①A中產(chǎn)生的白霧是濃硫酸的酸霧,進入B中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
②為證明SO2與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乙同學對甲同學的實驗裝置做了如下改動并實驗(夾持裝置和加熱裝置略如圖2,氣密性已檢驗):
反應開始后,A中Na2SO3固體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同時有白霧生成;B、C試管中除了有氣泡外,未見其它現(xiàn)象;D中紅色褪去.
③試管B中試劑是飽和NaHSO3溶液;滴加濃硫酸之前的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入N2,一段時間后關閉彈簧夾
④通過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SO2與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碳和氮的化合物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

(1)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i(s)+4CO(g)$?_{180~200℃}^{50~80}$Ni(CO)4(g),△H<0;利用該反應可以將粗鎳轉(zhuǎn)化為純度達99.9%的高純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填字母編號).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Ni的轉(zhuǎn)化率降低
B.縮小容器容積,平衡右移,△H減小
C.反應達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達到平衡時,CO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
D.當4v[Ni(CO)4]=v(CO)時或容器中混合氣體密度不變時,都可說明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
(2)CO與鎳反應會造成含鎳催化劑的中毒.為防止鎳催化劑中毒,工業(yè)上常用SO2將CO氧化,二氧化硫轉(zhuǎn)化為單質(zhì)硫.
已知:CO(g)+$\frac{1}{2}$O2(g)═CO2(g)△H=-Q1 kJ•mol-1
S(s)+O2(g)═SO2(g)△H=-Q2 kJ•mol-1
則SO2(g)+2CO(g)═S(s)+2CO2(g)△H=-(2Q1-Q2)kJ•mol-1;
(3)對于反應:2NO(g)+O2═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分別測得N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在不同壓強(P1、P2)下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1).
①比較P1、P2的大小關系p2>p1;
②700℃時,在壓強為P2時,假設容器為1L,則在該條件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為$\frac{1}{144}$(最簡分數(shù)形式);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電池,其原理如圖2所示.該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石墨I電極上生成氧化物Y,其電極反應式為O2+2N2O5+4e-=4NO3-;若該燃料電池使用一段時間后,共收集到20mol Y,則理論上需要消耗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