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誤判斷,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在標準狀況下,1 mol O2與1 mol SO3的體積相同( )
(2)在標準狀況下,1 mol氣體的體積約是22.4 L,在非標準狀況下,1 mol氣體的體積則一定不是22.4 L( )
(3)22.4 L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是1 mol,在非標準狀況下一定不是1 mol( )
(4)在相同條件下,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CO、N2的混合氣體與O2的分子個數(shù)相同,原子個數(shù)也相同( )
(5)在相同條件下,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C2H4和C3H6,所含分子個數(shù)相同,原子個數(shù)也相同(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甲~丁四種物質(zhì)均含有同一種元素,甲可以是單質(zhì)也可以是氣態(tài)氫化物,丁是該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則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中共同含有的元素可能是( )
A.Cl B.Fe C.C D.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為短周期元素,a的M電子層有1個電子,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c的最高化合價為最低化合價絕對值的3倍,c與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徑小于c。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元素的非金屬性最強
B.它們均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與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離子化合物
D.b.c.d與氫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學鍵均為極性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稱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反應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
③CO2(g)+H2(g)CO(g)+H2O(g) △H3
回答下列問題:
化學鍵 | H-H | C-O | C O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1)已知反應①中的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
由此計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則△H3= kJ.mol-1
(2)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 ;圖1中能正確反映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變化關系的曲線為 (填曲線標記字母),其判斷理由是 。
(3)合成氣的組成n(H2)/n(CO+CO2)=2.60時體系中的CO平衡轉化率(a)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如圖2所示。a(CO)值隨溫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減小”),其原因是 。圖2中的壓強由大到小為_____,其判斷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標準狀況下有①0.112 L水 ②0.5NA個HCl分子
③25.6 g SO2氣體、0.2 mol氨氣、2 mol氦氣、6.02×1023個白磷分子,所含原子個數(shù)從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有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氣體,它們的溫度和密度均相同。根據(jù)甲、乙的摩爾質(zhì)量(M)的關系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M(甲)<M(乙),則分子數(shù):甲<乙
B.若M(甲)>M(乙),則氣體摩爾體積:甲<乙
C.若M(甲)<M(乙),則氣體的壓強:甲>乙
D.若M(甲)>M(乙),則氣體的體積: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 mol FeI2與足量氯氣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
B.2 L 0.5 mol·L-1硫酸鉀溶液中陰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為NA
C.1 mol Na2O2固體中含離子總數(shù)為4NA
D.丙烯和環(huán)丙烷組成的42 g混合氣體中氫原子的個數(shù)為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必然伴隨能量變化。
B、需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C、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主要是由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引起的。
D、反應物與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決定反應是吸熱或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