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已知:CH4(g)+2O2(g)=CO2(g)+2H2O(g)△H=a kJ•mol一1
CH3OH(l)=CH4(g)+$\frac{1}{2}$O2(g)△H=b kJ•mol一1
CO2(g)+2H2O(g)=CH3OH(l)+$\frac{3}{2}$O2(g)△H=+638.5 kJ•mol一1
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烷的燃燒熱為a kJ•mol-1B.a一定大于0
C.a+b=-638.5D.b一定小于0

分析 A、燃燒熱必須生成液態(tài)水;
B、CH4(g)+2O2(g)=CO2(g)+2H2O(g)△H=a kJ•mol-1,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C、根據蓋斯定律,①CH4(g)+2O2(g)=CO2(g)+2H2O(g)△H=a kJ•mol-1②CH3OH(l)=CH4(g)+$\frac{1}{2}$O2(g)△H=b kJ•mol-1
-(①+②)得CO2(g)+2H2O(g)=CH3OH(l)+$\frac{3}{2}$O2(g),據此計算焓變;
D、根據CH3OH(l)=CH4(g)+$\frac{1}{2}$O2(g)△H=b kJ•mol-1,不能確定該反應為吸熱還是放熱.

解答 解:A、燃燒熱必須生成液態(tài)水,所以根據CH4(g)+2O2(g)=CO2(g)+2H2O(g)△H=a kJ•mol-1,不能得出甲烷的燃燒熱為a kJ•mol-1,故A錯誤;
B、根據CH4(g)+2O2(g)=CO2(g)+2H2O(g)△H=a kJ•mol-1,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a一定小于0,故B錯誤;
C、根據蓋斯定律,①CH4(g)+2O2(g)=CO2(g)+2H2O(g)△H=a kJ•mol-1②CH3OH(l)=CH4(g)+$\frac{1}{2}$O2(g)△H=b kJ•mol-1
-(①+②)得CO2(g)+2H2O(g)=CH3OH(l)+$\frac{3}{2}$O2(g)△H=-(a+b)=+638.5 kJ•mol-1,所以a+b=-638.5,故C正確;
D、根據CH3OH(l)=CH4(g)+$\frac{1}{2}$O2(g)△H=b kJ•mol-1,不能確定該反應為吸熱還是放熱,故b不一定小于0,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燃燒熱的判斷以及焓變的判斷,注意蓋斯定律的應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B的陰離子和C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兩元素的單質反應,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E,D的L層電子數(shù)等于K、M兩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之和.
(1)A為C,B為O,C為Na.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
(2)寫出A、B的化合物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3)A、B兩元素形成化合物屬共價(填“離子”或“共價”)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碳及其化合物與人類關系密切
(1)碳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C、N、O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C,在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sp3
(2)固體CO2俗稱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原因是干冰沸點低,揮發(fā)時吸收熱量使水蒸氣凝結為液體而降落,干冰晶體內存在的粒子間作用力有范德華力和共價鍵,其中一個分子周圍緊鄰的分子有12個.干冰為面心立方晶體,若其晶胞邊長為apm,列式表示該晶體的密度$\frac{176}{{N}_{A}×(a×1{0}^{-10})^{3}}$ g•cm-3(只列出表達式,不必化簡).
(3)金剛石的晶胞如下圖(均為同種原子),碳原子的配位數(shù)是4,碳原子與碳碳鍵個數(shù)比為1:2,碳原子空間利用率為34%.(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sqrt{2}$=1.41   $\sqrt{3}$=1.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金屬晶體的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方式的晶胞示意圖,在密堆積中處于同一密層上的原子組合是( 。
A.④⑤⑥⑩⑪⑫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④⑤⑥⑧D.①②⑪⑭⑧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鋁原子核外有13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
B.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態(tài)原子中成對電子數(shù)與其所在周期數(shù)相同的元素有6種
C.第一電離能介于B、N之間的第二周期元素有3種
D.HF的水溶液中存在4種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取含脈石(SiO2)的硫鐵礦試樣10克,在氧氣中充分灼燒,殘余固體質量為8克,試樣中FeS2的含量為百分之幾?取這種礦石500噸,反應過程中硫損失3%,可制得98%硫酸多少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現(xiàn)代傳感信息技術在化學實驗中有廣泛的應用.

某小組用傳感技術測定噴泉實驗中的壓強變化來認識噴泉實驗的原理(圖1).
(1)制取氨氣.燒瓶中制取NH3的化學方程式為NH3•H2O+CaO=Ca(OH)2+NH3↑,檢驗三頸瓶集滿NH3的方法是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瓶口c,試紙變藍色,證明NH3已收滿;或: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c,有白煙生成,證明NH3已收滿.
(2)關閉a,將吸有2mL水的膠頭滴管塞緊頸口c,打開b,完成噴泉實驗,電腦繪制三頸瓶內氣壓變化曲線(圖2).圖2中D點時噴泉最劇烈.
測定NH3•H2O的濃度及電離平衡常數(shù)Kb
(3)從三頸瓶中用堿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填儀器名稱)量取25.00mL氨水至錐形瓶中,用0.0500mol•L-1HCl滴定.用pH計采集數(shù)據、電腦繪制滴定曲線如下圖.
(4)據圖,計算氨水的濃度為0.045mol•L-1;寫出NH3•H2O電離平衡常數(shù)Kb的表達式,Kb=$\frac{c(O{H}^{-}).c(N{{H}_{4}}^{+})}{c(N{H}_{3}.{H}_{2}O)}$,當pH=11.0時計算Kb的近似值,Kb≈2.2×10-5
(5)關于該滴定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C.
A.錐形瓶中有少量蒸餾水不影響測定結果
B.未滴加酸堿指示劑,實驗結果不科學
C.酸式滴定管未用鹽酸潤洗會導致測得氨水的濃度偏高
D.滴定終點時俯視讀數(shù)會導致測得氨水的濃度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用式量是57的烴基取代甲苯苯環(huán)上的一個氫原子,能得到的有機物種數(shù)為( 。
A.4種B.8種C.12種D.2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日本核電事故發(fā)生后,我國部分地區(qū)相繼檢測到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_{53}^{131}I$的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之差是( 。
A.25B.53C.78D.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