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已知2SO2(g)+O2(g)2SO3(g)為放熱反應,則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 Δ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則任何酸堿中和反應的熱效應均為57.3 kJ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則ΔH1<ΔH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丁四種易溶于水的物質(zhì),分別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陽離子和陰離子各一種組成。已知:①將甲溶液分別與其他三種物質(zhì)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918年,Lewis提出反應速率的碰撞理論:反應物分子間的相互碰撞是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應,只有少數(shù)碰撞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能引發(fā)化學反應的碰撞稱之為有效碰撞。
(1)圖①是HI分解反應中HI分子之間的幾種碰撞示意圖,其中屬于有效碰撞的是________(選填“A”、“B”或“C”)。
(2)20世紀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化學反應的過渡態(tài)理論:化學反應并不是通過簡單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應物到生成物的過程中經(jīng)過一個高能量的過渡態(tài)。圖②是NO2和CO反應生成CO2和NO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請寫出NO2和C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渡態(tài)理論認為,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的原因是改變了反應的途徑,對大多數(shù)反應而言主要是通過改變過渡態(tài)而導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發(fā)生變化。請在圖②中作出NO2和CO反應時使用催化劑而使反應速率加快的能量變化示意圖。
(4)進一步研究表明,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ΔH)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鍵能有關。鍵能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斷開1 mol化學鍵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jù):
化學鍵 | P—P | P—O | O===O | P===O |
鍵能/kJ·mol-1 | 197 | 360 | 499 | x |
已知白磷的燃燒熱為2 378.0 kJ/mol,白磷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結(jié)構(gòu)如圖③所示,則上表中x=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研究小組用含有較多雜質(zhì)的銅粉,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制取膽礬。其設計的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雜銅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采用灼燒的方法除去有機物,灼燒時將瓷坩堝置于________上(填寫下列所給儀器的編號,下同),取用坩堝應使用________,灼燒后的坩堝應放在________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實驗所用儀器:
a.蒸發(fā)皿 b.石棉網(wǎng)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堝鉗 f.試管夾
(2)雜銅經(jīng)灼燒后得到的產(chǎn)物是氧化銅及少量銅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膽礬。灼燒后含有少量銅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灼燒過程中部分氧化銅被還原
b.灼燒不充分銅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銅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生成銅
d.該條件下銅無法被氧氣氧化
(3)通過途徑Ⅱ?qū)崿F(xiàn)用粗制氧化銅制取膽礬,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有:酸溶、加熱通氧氣、過濾、________、冷卻結(jié)晶、________、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銅通過兩種途徑制取膽礬,與途徑Ⅰ相比,途徑Ⅱ有明顯的兩個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化學方程式中,如果沒有注明溫度和壓強,則表示反應熱是在標準狀況下測得的
B.升高溫度或加入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C.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反應物的總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能量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5 ℃、101 kPa時,1 g甲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放出22.68 kJ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 mol氣態(tài)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燒,生成固態(tài)B2O3和液態(tài)水,放出649.5 kJ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肼(N2H4)是一種高效清潔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氣態(tài)水時,放出133.5 kJ熱量,則肼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些科學家提出硅是“21世紀的能源”,這主要是由于作為半導體材料的硅在太陽能發(fā)電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硅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高純度的硅廣泛用于制作計算機
B. 硅可由二氧化硅還原制得
C. 低溫時,硅與水、空氣和酸不反應,但能與氫氟酸反應
D. 自然界中硅的儲量豐富,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單質(zhì)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非金屬氧化物與其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及主要來源對應正確的是( )
氧化物 | 環(huán)境問題 | 主要來源 | |
A | CO | 煤氣中毒 | 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 |
B | SO2 | 光化學煙霧 | 汽車尾氣的排放 |
C | NO2 | 溫室效應 | 工廠廢氣的排放 |
D | CO2 | 酸雨 | 化石燃料的燃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短周期元素W、X、Y、Z中,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大于Z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X、Y為金屬元素,X2+的氧化性小于Y3+的氧化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徑依次增大
B.W與Z一定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化合價
C.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強酸
D.以X、Y、硫酸銅溶液組成的原電池中,Y作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