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氨氣極易溶解于水且溶解的快,因此可用來做噴泉實驗

B. 實驗室可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含有二氧化硫或氯氣的尾氣

C. 銨鹽受熱易分解,因此貯存銨態(tài)氮肥時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陰涼通風處

D. 與金屬反應時,稀HNO3可能被還原為更低價態(tài),則稀HNO3氧化性強于濃HNO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中,正確的是( )

A. 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H++OH-===H2O

B. 氨水和鹽酸反應:NH3·H2O+H+===NH4++H2O

C.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Cu2++2OH-===Cu(OH)2↓

D. 磁性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Fe2O3+6H+===2Fe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電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廣泛,圖甲是鎂一次氯酸鈉熱料電池,電池總反應為:Mg+ClO-+H2O=Cl-+Mg(OH)2↓,圖乙是含Cr2O72-的工業(yè)廢水的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中發(fā)生的氧化反應是Mg2++ClO-+H2O+2e-=Cl-+Mg(OH)2

B. 圖乙中惰性電極棒上有02放出

C. 圖乙中Cr2O72-向惰性電極移動,與該極近的OH-結合轉化成Cr(OH)3除去

D. 若圖甲中3.6g鎂產生的電量用于圖乙廢水處理,理論上圖乙中有8.4g陽極材料參與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濮陽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2.24L丁烷中C—C鍵數(shù)目為0.4NA

B. 0.1mol葡萄糖分子中官能團數(shù)目為0.6NA

C. 28g N2和NO組成的混合物中分子數(shù)目可能為0.9NA

D. 1L pH =13的NaOH溶液中,Na+數(shù)目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在古代,我國人民就已經廣泛應用了化學知識,古代文獻中大量記載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下列關于古代化學的應用和記載,對其說明不合理的是

A. 《本草綱目》中記載“(火藥)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為烽燧銃機諸藥者”,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 我國古代文獻《天工開物》記載“凡研硝(KNO3)不以鐵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禍不可測”,這是因為KNO3能自燃

C. 《本草經集注》中記載了區(qū)分硝石(KNO3)和樸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這是利用了焰色反應

D. 西漢時期的《淮南萬畢術》中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所涉及的化學反應為: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條或品紅溶液褪色的物質是

A. 氯化鈣溶液 B. 氯水 C. 次氯酸鈉溶液 D. 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只需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就可以實現(xiàn)的是

A. S→SO3 B. Al2O3→Al(OH)3 C. SiO2→H2SiO3 D. Na2CO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海南省瓊海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I和II均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敘述I

敘述II

A

SiO2可與HF反應

氫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鑒別Fe3+

C

溶解度:CaCO3 < Ca(HCO3)2

溶解度:Na2CO3 < NaHCO3

D

NH4Cl為強酸弱堿鹽

用加熱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二學業(yè)水平模擬(十四)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  )

A. H2S B. Na2S

C. H2SO4 D. (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