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硫酸鐵(PFS)是一種新型高效的無機高分子凈水劑,它的溶液中SO42-與Fe3+物質的量之比不是3:2.為了測定聚合硫酸鐵溶液中SO42-與Fe3+物質的量之比需選用的試劑是( 。
A、NaOH
B、FeSO4
C、BaCl2
D、NaClO3
考點:物質的檢驗和鑒別的基本方法選擇及應用
專題:物質檢驗鑒別題
分析:SO42-與BaCl2反應生成沉淀,F(xiàn)e3+與NaOH反應沉淀,可根據(jù)沉淀的質量測定物質的量之比,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加入NaOH,與Fe3+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可測定Fe3+的量,測定SO42-的物質的量,可加入BaCl2,根據(jù)生成硫酸鋇的質量測定物質的量,進而測定SO42-與Fe3+物質的量之比,而FeSO4、NaClO3都不反應,不能測定.
故選AC.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含量的測定,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根據(jù)沉淀的質量測定,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溫度,可逆反應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數(shù)K=4,由此可以推測在該溫度下,可逆反應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數(shù)是( 。
A、0.25B、2C、4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表是實驗室制備氣體的有關內(nèi)容:
(1)根據(jù)表中所列實驗原理,從如圖裝置中選擇合適的發(fā)生裝置,將其編號填入表的空格中.
編號實驗內(nèi)容實驗原理發(fā)生裝置
制氧氣H2O2→O2
 
制氨氣NH4Cl→NH3
 
制氯氣HCl→Cl2
 

(2)上述氣體中:從制備過程看,必須選擇合適的氧化劑才能實現(xiàn)的是
 
(填氣體的化學式,下同);從反應中有無電子轉移的角度看,明顯不同于其他氣體的是
 
,寫出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3)制備Cl2需用8mol/L的鹽酸100mL,現(xiàn)用12mol/L的鹽酸來配制.
①需要12mol/L的鹽酸的體積為
 
mL(精確到0.1mL)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填寫標號).
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潤洗
C.配制溶液時用量筒量取濃鹽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標線1cm~2cm處,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處和標線相平
D.定容后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用另一只手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多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當碳、氫、氧、氮等元素的相對原子量均取整數(shù)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烴及烴的含氧衍生物的相對分子量均為奇數(shù)
B、硝基化合物的相對分子量均是偶數(shù)
C、烴及烴的含氧衍生物的相對分子量均為偶數(shù)
D、酚、醛、氨基酸、酯的相對分子量均為偶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一瓶久置的K2SO3粉末,為確定其是否變質進行的下述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A、進行元素分析,測得粉末中K和S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9:16,則該粉末沒有變質
B、將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鋇,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粉末變質了
C、將粉末加入鹽酸中,產(chǎn)生氣泡,則該粉末沒有變質
D、將粉末溶于水,滴加過量的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再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粉末部分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將容積為50mL的量筒內(nèi)充滿NO2和O2的混合氣體,倒置量筒在盛滿水的水槽中,足夠時間后,量筒里剩余氣體體積為5mL.則混合氣體中NO2和O2體積比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一鎂、鋁合金,用適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析出沉淀的質量隨氫氧化鈉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原合金中鎂、鋁質量比為( 。 (Mg、Al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24、27)
A、4:3B、4:9
C、8:9D、20: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兩金屬組成的合金19克,與標況下11.2升氯氣恰好完全反應,那么此合金可能是( 。
A、鈉和鐵B、鋁和鐵
C、銅和鈉D、銀和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氯堿工業(yè)中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

(1)溶液A的溶質是
 

(2)電解飽和食鹽水的離子方程式是
 
;
(3)電解時用鹽酸控制陽極區(qū)溶液的pH在2~3,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鹽酸的作用
 
;
(4)檢驗陽極反應產(chǎn)物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