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科研小組利用石油分餾產品經下列路線,合成一種新型香料.

已知X分子中碳氫質量比為24:5,A、E都是X的裂解產物,且二者互為同系物,D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
信息提示:鹵代烴在強堿水溶液中發(fā)生水解(取代)反應生成醇.如:
R-CH2-CH2Cl
NaOH/H2O
R-CH2-CH2OH+HCl(水解反應)
(1)X分子為直鏈結構,X的名稱為
 
;C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2)①~⑥的反應中,下列反應類型存在且數目由多到少的是
 
.(用字母和“>”寫出)
A.加成反應    B.加聚反應           C.取代反應    D.氧化反應
(3)B與D在濃硫酸作用下,生成甲,則與甲同類別的同分異構體的有
 
種(不包括甲)
(4)寫出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E可能發(fā)生下列選項中的某種反應,寫出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皂化反應    B.與乙酸的酯化反應   C.加聚反應    D.與銀氨溶液的銀鏡反應.
考點:有機物的推斷
專題:
分析:飽和烴X分子中碳氫質量比為24:5,則碳氫個數比為
24
12
5
1
=2:5,所以X的分子式為C4H10,X分子為直鏈結構,所以X為CH3CH2CH2CH3,A、E都是X的裂解產物,且二者互為同系物,則A、E為乙烯和丙烯,D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則D為羧酸,E與氯氣加成得F,F水解得G,則G為二元醇,根據新型香料的分子式可知,該物質為二元酯,所以根據碳原子守恒,G中應有三個碳,D中應有兩個碳,所以A為乙烯,E為丙烯,根據轉化關系可知,B為CH3CH2OH,C為CH3CHO,D為CH3COOH,F為CH3CHClCH2Cl,G為CH3CHOHCH2OH,A氧化得C,B氧化得C,C氧化得D,E發(fā)生加成得F,F發(fā)生取代得G,G和D發(fā)生酯化(取代)得香料,據此答題.
解答: 解:飽和烴X分子中碳氫質量比為24:5,則碳氫個數比為
24
12
5
1
=2:5,所以X的分子式為C4H10,X分子為直鏈結構,所以X為CH3CH2CH2CH3,A、E都是X的裂解產物,且二者互為同系物,則A、E為乙烯和丙烯,D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則D為羧酸,E與氯氣加成得F,F水解得G,則G為二元醇,根據新型香料的分子式可知,該物質為二元酯,所以根據碳原子守恒,G中應有三個碳,D中應有兩個碳,所以A為乙烯,E為丙烯,根據轉化關系可知,B為CH3CH2OH,C為CH3CHO,D為CH3COOH,F為CH3CHClCH2Cl,G為CH3CHOHCH2OH,A氧化得C,B氧化得C,C氧化得D,E發(fā)生加成得F,F發(fā)生取代得G,G和D發(fā)生酯化(取代)得香料,
(1)根據上面的分析,X為CH3CH2CH2CH3,X的名稱為丁烷或正丁烷,C為CH3CHO,C中官能團的名稱為醛基,
故答案為:丁烷或正丁烷;醛基;
(2)①~⑥的反應中,①②③都氧化反應,④是加成反應,⑤⑥是取代反應,所以反應類型存在且數目由多到少的是D>C>A,
故答案為:D>C>A;
(3)B與D在濃硫酸作用下,生成甲為CH3COOCH2CH3,則與甲同類別的同分異構體的有CH3CH2COOCH3、HCOOCH2CH2CH3、HCOOCH(CH32,共3 種(不包括甲),
故答案為:3;
(4)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H3COOH+CH3-CHOH-CH2OH +2H2O,
故答案為:2CH3COOH+CH3-CHOH-CH2OH +2H2O;
(5)E為丙烯,E可能發(fā)生加聚反應,反應的方程式為n CH3CH=CH2,
故答案為:n CH3CH=CH2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有機物結構與性質,涉及烯烴、醇、醛、羧酸性質與轉化等,解題的關鍵是A和E的確定,難度不大,有利于基礎知識的鞏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制得一種新原子
 
283
116
X,它屬于一種新元素,116號元素(元素符號暫用X代替),關于它的推測正確的是(  )
A、這種原子的中子數為167
B、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C、這種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
D、這種元素的原子易與氫化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室溫下,把SiO2超細粉置入蒸餾水中,不斷攪拌至平衡,形成 H4SiO4溶液,反應原理如下:SiO2(s)+2H2O(l)?H4SiO4(aq)△H.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的表達式:
 

(2)在5~30℃之間,反應平衡常數K隨著溫度變化如圖所示,則△H
 
0
(3)實際上,在地球的深處,由于壓強很大,固體、液體都會受到影響.在一定溫度下,在10000 m以下的地球深處,上述反應移動的方向是
 
(填“正方向”、“逆方向”或“不移動”),理由是
 

(4)有科學家建議開發(fā)硅作為未來的燃料,如果利用氫氧電池把SiO2轉化為硅晶體,若能量利用率為75%,則制得1mol硅晶體需要消耗4mol氫氣(氫氣的燃燒熱△H為285.8kJ/mol),請寫出硅晶體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5)硅還原SiO2制SiC,其粗產品中雜質為Si和SiO2,現將20.0gSiC粗產品加入到過量的NaOH溶液處充分反應,收集到0.1mol氣體,過濾得SiC固體11.4g,濾液稀釋到1L,生成氫氣的離子方程式為
 
.濾液吸收后硅酸鹽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室溫時,向20mL 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溶液pH與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假設滴加過程中無氣
體產生,且混合溶液的體積可看成混合前兩溶液的體積之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PH=7時,溶液中c(Na+)>c(SO42-)>c(NH4+)>c(OH-)=c(H+
B、當V(NaOH)=20mL時,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比純水大
C、當V(NaOH)=30mL時,溶液中 c(SO42-)+c(H+)=c(NH3?H2O)+c(OH-
D、滴加NaOH溶液從30mL至40mL,溶液中Na+與SO42-濃度之和始終為0.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聚合物G可用于生產全生物降解塑料,在“白色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有著重要的作用.有關轉化關系如下:

已知:CH3CH2CH2Br+NaOH
H2O
CH3CH2CH2OH+NaBr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A的分子式為
 
,B的結構簡式為
 
;
(2)請寫出F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
 

(3)反應①~④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4)寫出由F生成聚合物G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是前四周期的三種元素,X原子的L層電子數與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4:1,其d軌道中的電子數與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5:1,元素Y原子桉外的M層中只有兩對成對電子,元素Z的L層p軌道中有4個電子.
(1)X的基態(tài)原子棱外電于排布式是
 
.Y、Z兩種元素第一電離能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填元素符號).
(2)在Y的氫化物(H2Y )分子中,Y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
 

(3)Y與Z可形成YZ42-
①YZ42-的空間構型為
 
(用文字描述).
②寫出一種與YZ42- 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的化學式:.
(4)[X(NH34]Cl2的氯化物與氨水反應可形成配合物,1mol該配合物中含有 σ鍵的數目為
 

(5)x與Y所形成化合物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已知該晶體密度為a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羅 常數,則該晶胞體積為
 
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溶液可能含有K+、Mg2+、Al3+、Cl2、SO42-、S2-、NO3-中的幾種,為確定溶液中的微粒種類,進行如下實驗:
①通過觀察,發(fā)現溶液呈淺黃綠色;
②取少許原溶液,滴加NaOH溶液直至過量,發(fā)現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減少但并不完全消失;
③取少許原溶液,滴加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
請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上述微粒中的
 
,肯定不存在的微粒有
 

(2)不能確定是否存在上述微粒中的
 
,確定其是否存在的實驗方法是
 
(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
(3)若步驟②中得到沉淀的最大質量為9.7g,最終剩余沉淀質量為5.8g,據此步驟可確定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微粒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4)下列離子還可以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填字母).
A.OH-B.Fe2+C.NH4+D.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磷酸毗醛基素是細胞重要組成部分,可視為磷酸(分子中有3個羥基)形成的酯,其結構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能與金屬鈉反應
B、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C、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D、1 mol 該酯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3 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
(1)某CaCO3樣品中含有少量Al2O3雜質,請設計實驗方案檢驗該樣品中的Al2O3
限選實驗試劑:2mol?L-1 HCl溶液、lmoL?L-1NaOH.0.01mol?L-1KMnO4溶液、0.1moL?L-1AgNO3溶液、燕餾水.
試補充實驗步驟和預期現象:取少量粉碎后的樣品裝入試管中,向試管
 
,說明樣品含有Al2O3
(2)為測定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實驗小組設計如下圖部分裝II(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測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①請在方框內補充儀器和試劑,使實驗裝置完整.
②某同學設計測定裝置C在吸
收CO2前后的質量差來確定
碳酸鈣的質量分數.你認為該同學的方法是否可行?
 
,原因是
 

(3)為了研究在室溫條件下
CaCO3與鹽酸的反應速率與c(H+)濃度關系,設計實驗方案:在不同鹽酸濃度下,測定生成相同體積CO2所需要的時間.
實驗儀器任選,所需藥品:2moL?L-1HCI溶液(密度約為1g/mL),蒸餾水.
擬定以下表格,請補充填寫實驗方案(列出所選試劑體積、需記錄的待測物理量和所擬定的數據;數據不能用數值表示時可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單位
實驗序號 
 m(CaCO3)/gV(2mon?L-1HCl)/mL  V(H2O)/mL 
1P 20 
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