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氯氣的噴泉實驗時(裝置如圖),發(fā)現(xiàn)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噴入燒瓶后,溶液的紅色褪去。

甲、乙兩位同學對此現(xiàn)象分別做了如下推測:

甲:因為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甚至呈酸性,所以溶液紅色褪去。

乙:因為氯氣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HClO,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

(1)驗證甲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驗證乙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將NaOH溶液改成酸性KMnO4溶液,把Cl2換成SO2氣體,試問用圖示所給的裝置完成噴泉實驗是否合理?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認為不合理,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類似“褪色噴泉實驗”的還有多種“變色噴泉實驗”,請你按實驗要求分別設計2個“變色噴泉實驗”并填寫下列表格:

    實驗要求

燒杯中的溶液

滴管中的液體

燒瓶中的氣體

  ①

  無色變紅色噴泉

    H2O

  ②

  紅色變無色噴泉

    SO2

(1)取燒瓶中的無色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若溶液恢復紅色,則可證明甲同學的推測正確;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不能恢復紅色,則說明乙同學的推測正確。

(2)不合理;KMnO4溶液可與橡膠塞反應,也不能盛放在倒置的膠頭滴管中。

(3)

編號

酚酞試液

NH3

NaOH(酚酞)

NaOH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氯氣的噴泉實驗時(裝置如圖),發(fā)現(xiàn)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噴入燒瓶,溶液的紅色褪去。甲、乙兩位同學對此現(xiàn)象分別做了如下推測:?

甲:因為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甚至呈酸性,所以溶液紅色褪去。乙:因為氯氣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HClO,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

(1)驗證甲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驗證乙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將NaOH溶液改成KMnO4酸性溶液,把Cl2換成SO2氣體,試問用圖示所給裝置完成噴泉實驗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如果認為不合理,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類似“褪色噴泉實驗”還有多種“變色的噴泉實驗”,請你按實驗要求,分別設計1個“變色噴泉實驗”并填寫下列表格: 

編號

實驗要求

燒杯中的溶液

滴管中的液體

燒瓶中的氣體

無色變紅色噴泉

 

H2O

 

紅色變無色噴泉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氯氣的噴泉實驗時(裝置如圖),發(fā)現(xiàn)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噴入燒瓶后,溶液的紅色褪去。甲、乙兩位同學對此現(xiàn)象分別做了如下推測:

甲:因為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甚至呈酸性,所以溶液紅色褪去。乙:因為氯氣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HClO,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

(1)驗證甲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驗證乙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將NaOH溶液改成KMnO4酸性溶液,把Cl2換成SO2氣體,試問用圖示所給裝置完成噴泉實驗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認為不合理,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類似“褪色噴泉實驗”還有多種“變色的噴泉實驗”,請你按實驗要求,分別設計1個“變色噴泉實驗”并填寫下列表格:

編號

實驗要求

燒杯中的溶液

滴管中的液體

燒瓶中的氣體

無色變紅色噴泉

 

H2O

 

紅色變無色噴泉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氯氣的噴泉實驗時(裝置如圖1-5-30),發(fā)現(xiàn)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噴入燒瓶后溶液的紅色褪去。甲、乙兩位同學對此現(xiàn)象分別做了如下推測:

圖1-5-30

甲:因為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甚至呈酸性,所以溶液紅色褪去。

乙:因為氯氣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HClO,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

(1)驗證甲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驗證乙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將NaOH溶液改成酸性KMnO4溶液,把Cl2換成SO2氣體,試問用圖示所給裝置完成噴泉實驗是否合理?___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認為不合理,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類似“褪色噴泉實驗”還有多種“變色的噴泉實驗”。請你按實驗要求,分別設計1個“變色噴泉實驗”,并填寫下列表格:

編號

實驗要求

燒杯中的溶液

滴管中的液體

燒瓶中的氣體

無色變紅色的噴泉

 

H2O

 

紅色變無色的噴泉

 

 

SO2

(4)有人設計用鈉做噴泉實驗的裝置(如圖1-5-31所示,大頭釘上是足夠量的金屬鈉),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開始時噴出的噴泉壓力大,水流急,但隨后越來越慢,并且燒瓶不能充滿溶液,若鈉是足夠量的,裝置也不漏氣,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5-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Na2O2與水反應實驗時,發(fā)現(xiàn)向Na2O2與水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現(xiàn)紅色,但紅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學對此現(xiàn)象分別做了如下推測:
甲:因為反應后試管很熱,所以可能是溶液溫度較高使紅色褪去.
乙:因為所加水的量較少,紅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溶液濃度較大.
丙:Na2O2具有強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產(chǎn)物)等也具有強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紅色物質(zhì).
(1)驗證甲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驗證乙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學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學的推測中是否含有H2O2,其實驗方法為:稱取2.6 g Na2O2固體,使之與足量的水反應,測量產(chǎn)生O2的體積,與理論值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①若在標準狀況下測量氣體的體積,應選用的量筒的大小規(guī)格為________(填“100 mL”、“200 mL”、“500 mL”或“1000 mL”).
②若實際測得氣體體積小于理論值,試用反應方程式表示Na2O2與水反應的實際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屆安徽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Na2O2與水反應實驗時,發(fā)現(xiàn)向Na2O2與水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現(xiàn)紅色,但紅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學對此現(xiàn)象分別做了如下推測:

甲:因為反應后試管很熱,所以可能是溶液溫度較高使紅色褪去.

乙:因為所加水的量較少,紅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溶液濃度較大.

丙:Na2O2具有強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產(chǎn)物)等也具有強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紅色物質(zhì).

(1)驗證甲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驗證乙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學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學的推測中是否含有H2O2,其實驗方法為:稱取2.6 g Na2O2固體,使之與足量的水反應,測量產(chǎn)生O2的體積,與理論值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①若在標準狀況下測量氣體的體積,應選用的量筒的大小規(guī)格為________(填“100 mL”、“200 mL”、“500 mL”或“1000 mL”).

②若實際測得氣體體積小于理論值,試用反應方程式表示Na2O2與水反應的實際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