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乙酸正丁酯是無色透明有愉快果香氣味的液體,可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_{△}^{濃硫酸}$CH3COOCH2CH2CH2CH3+H2O
發(fā)生的副反應如下:

有關(guān)化合物的物理性質(zhì)見下表:
化合物密度(g•cm-3水溶性沸點(℃)
冰乙酸1.05易溶118.1
正丁醇0.80微溶117.2
正丁醚0.77不溶142.0
乙酸正丁酯0.90微溶126.5
已知: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組成三元共沸物恒沸點為90.7℃.
合成:
方案甲:采用裝置甲(分水器預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在干燥的50mL圓底燒瓶中,加入11.5mL(0.125mol)正丁醇和7.2mL(0.125mo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濃硫酸和2g沸石,搖勻.按下圖安裝好帶分水器的回流反應裝置,通冷卻水,圓底燒瓶在電熱套上加熱煮沸.在反應過程中,通過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層液面仍保持原來高度,使油層盡量回到圓底燒瓶中).反應基本完成后,停止加熱.
方案乙:采用裝置乙,加料方式與方案甲相同.加熱回流,反應60min后停止加熱.

提純:甲乙兩方案均采用蒸餾方法.操作如下:

請回答:
(1)a處水流方向是進水(填“進水”或“出水”),儀器b的名稱(直形)冷凝管;
(2)合成步驟中,方案甲監(jiān)控酯化反應已基本完成的標志是分水器中水不再生成或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
(3)提純過程中,步驟②是為了除去有機層中殘留的酸,檢驗有機層已呈中性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有機層,點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取pH值判斷;步驟③的目的是除去溶于酯中的少量無機鹽;
(4)下列有關(guān)洗滌過程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正確的是BC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要檢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處不漏水即可使用
B.洗滌時振搖放氣操作應如圖戊所示
C.放出下層液體時,需將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
D.洗滌完成后,先放出下層液體,然后繼續(xù)從下口放出有機層置于干燥的錐形瓶中
(5)按裝置丙蒸餾,最后圓底燒瓶中殘留的液體主要是正丁醚;若按圖丁放置溫度計,則收集到的產(chǎn)品餾分中還含有正丁醇;
(6)實驗結(jié)果表明方案甲的產(chǎn)率較高,原因是通過分水器及時分離出產(chǎn)物水,有利于酯化反應的進行,提高酯的產(chǎn)率.

分析 (1)根據(jù)采用逆流的方法冷卻效果好判斷水流方向,根據(jù)裝置圖可知儀器名稱;
(2)乙酸與正丁醇反應得到乙酸正丁酯與水,根據(jù)是否有水產(chǎn)生可判斷反應是否基本完成;
(3)可用pH主試紙測有機層的酸堿性,用水洗有機物主要目的是除去有機物中少量的無機鹽;
(4)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為: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要檢漏,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處和上口的活塞都不漏水才可使用;
B.洗滌時振搖放氣,應打開分液漏斗的旋塞,此時分液漏斗下管口應略高于口部;
C.放出下層液體時,需將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使內(nèi)外壓強相等,便于液體流下;
D.洗滌完成后,先放出下層液體,然后從上口倒出有機層置于干燥的錐形瓶中;
(5)要蒸餾時,燒瓶最后留下的物質(zhì)為沸點最高的物質(zhì),據(jù)此判斷;若按圖丁放置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偏低,則收集到的產(chǎn)品餾分中還含有沸點較低的物質(zhì),據(jù)此判斷;
(6)乙酸和正丁醇制備乙酸正丁酯是可逆反應,根據(jù)實驗裝置圖可知,該實驗通過分水器及時分離出產(chǎn)物水,有利于酯化反應的進行,提高酯的產(chǎn)率;

解答 解:(1)由于采用逆流的方法冷卻效果好,所以a處水流方向是進水,根據(jù)裝置圖可知儀器b的名稱是(直形)冷凝管,
故答案為:進水;(直形)冷凝管;
(2)乙酸與正丁醇反應得到乙酸正丁酯與水,所以方案甲監(jiān)控酯化反應已基本完成的標志是分水器中水不再生成或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
故答案為:分水器中水不再生成或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
(3)可用pH主試紙測有機層的酸堿性,其操作為用玻璃棒蘸取有機層,點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取pH值判斷,用水洗有機物主要目的是除去溶于酯中的少量無機鹽,
故答案為:用玻璃棒蘸取有機層,點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取pH值判斷;除去溶于酯中的少量無機鹽;
(4)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為: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要檢漏,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處和上口的活塞都不漏水才可使用,故A錯誤;
B.洗滌時振搖放氣,應打開分液漏斗的旋塞,此時分液漏斗下管口應略高于口部,故B正確;
C.放出下層液體時,需將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使內(nèi)外壓強相等,便于液體流下,故C正確;
D.洗滌完成后,先放出下層液體,然后從上口倒出有機層置于干燥的錐形瓶中,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5)要蒸餾時,燒瓶最后留下的物質(zhì)為沸點最高的物質(zhì),所以最后圓底燒瓶中殘留的液體主要是正丁醚;若按圖丁放置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偏低,則收集到的產(chǎn)品餾分中還含有沸點較低的物質(zhì),所以收集到的產(chǎn)品餾分中還含有正丁醇,
故答案為:正丁醚;正丁醇;
(6)乙酸和正丁醇制備乙酸正丁酯是可逆反應,根據(jù)實驗裝置圖可知,該實驗通過分水器及時分離出產(chǎn)物水,有利于酯化反應的進行,提高酯的產(chǎn)率,
故答案為:通過分水器及時分離出產(chǎn)物水,有利于酯化反應的進行,提高酯的產(chǎn)率.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實驗,涉及化學儀器及使用、反應原理、實驗基本操作、裝置圖的分析等,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用一張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鋁箔緊緊包裹在試管外壁(如圖),將試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氣中,不久鋁箔表面生出“白毛”,紅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中發(fā)生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B.鋁是一種較活潑的金屬
C.鋁與氧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量D.鋁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詩句或諺語可能與化學反應有關(guān),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
A.“水乳交融,火上澆油”前者包含物理變化,后者包含化學變化
B.“滴水石穿.繩鋸木斷”不包含化學變化
C.“蠟炬成灰淚始干”包含的是物理變化
D.石灰吟中“烈火焚燒若等閑”指的是加熱,不包含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亞硝酸鈉是一種工業(yè)鹽,用途廣泛;外觀與食鹽非常相似,但毒性較強.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食鹽與亞硝酸鈉進行了如下探究:
㈠鑒別NaCl和NaNO2
1測定溶液pH
用pH試紙分別測定0.1mol/L兩種鹽溶液的pH,測得NaNO2溶液呈堿性.NaNO2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NO2-+H2O?HNO2+OH-(用離子方程式解釋).NaNO2溶液中c(HNO2)=c(OH-)-c(H+)(用溶液中其它離子的濃度關(guān)系式表示).
2沉淀法
取2mL0.1mol/L兩種鹽溶液于試管中,分別滴加幾滴稀硝酸銀溶液.兩支試管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分別滴加幾滴稀硝酸并振蕩,盛NaNO2溶液的試管中沉淀溶解.該溫度下 Ksp(AgNO2)=2×10-8
Ksp(AgCl)=1.8×10-10則反應AgNO2(s)+Cl-(aq)?AgCl(s)+NO2-(aq)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frac{1000}{9}$(計算結(jié)果寫成分數(shù))
(二)實驗室可用如下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制備亞硝酸鈉.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條件下,NO和NO2都能與MnO4-反應生成NO3-和Mn2+;Na2O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1)加熱裝置A前,先通一段時間N2,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空氣.
(2)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4HNO3$\frac{\underline{\;加熱\;}}{\;}$CO2+4NO2+2H2O.裝置B 的作用是將NO2 氣體轉(zhuǎn)變?yōu)镹O,為后面反應提供原料.
(3)儀器C的名稱為干燥管,其中盛放的藥品為堿石灰(填名稱).
(三)測定亞硝酸鈉的含量
稱取4.000g制取樣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次數(shù) 2 3
 KMnO體積/m 20.60 20.02 20.00 9.98
①第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出現(xiàn)異常,造成這種異常的原因可能是ac(填代號).
a.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用標準液潤洗
b.錐形瓶洗凈后未干燥
c.滴定終點時仰視讀數(shù)
②酸性KMnO4溶液滴定亞硝酸鈉溶液的離子方程式6H++2MnO4-+5NO2-=2Mn2++5NO3-+3H2O
③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所得固體中亞硝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86.25%.(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某課外小組在實驗室中用下列儀器,以乙醇、濃硫酸和溴為原料制備1,2二溴乙烷.已知1,2二溴乙烷熔點為9℃,C2H5OH$→_{濃硫酸}^{170℃}$CH2=CH2↑+H2O.

(1)如果氣體流向為從左到右,正確的連接順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B經(jīng)A(1)插入A中,D接A(2);A(3)接C接F接E接G.
(2)裝置A是三頸燒瓶,儀器D的漏斗的特點是恒壓分液,河沙的作用為防止暴沸.
(3)寫出儀器C的兩個作用:防止倒吸;防止氣體通道被阻塞而發(fā)生危險.
(4)溫度計水銀球的正確位置是溫度計插入液面以下位于三頸瓶的液體中央不接觸瓶底.
(5)反應管E中加入少量水及把反應管E置于盛有冷水的小燒杯中是因為溴易揮發(fā),可以減少溴的揮發(fā).
(6)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最好用a(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洗滌除去.
a.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    b.氫氧化鈉溶液
c.碘化鈉溶液            d.乙醇
(7)產(chǎn)品中可能會有的有機雜質(zhì)是乙醚,可用蒸餾方法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氫溴酸在醫(yī)藥和石化工業(yè)上有廣泛用途.
下圖是模擬工業(yè)制備氫溴酸粗品并精制流程:

根據(jù)上述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稱分別是過濾、蒸餾.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降低體系溫度,防止溴蒸發(fā),使反應完全.
(3)操作Ⅲ一般適用于分離d(填字母)混合物.
a.固體和液體     b.固體和固體    c.互不相溶的液體    d.互溶的液體
(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時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SO32-+Br2+2H2O=2Br-+2H++SO42-
(5)操作Ⅱ之前加入的Ba(OH)2要控制用量,如何確定加入的Ba(OH)2已充足取反應后的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若無沉淀證明試劑加入已充分.
(6)純凈的氫溴酸應為無色液體,但實際工業(yè)生產(chǎn)中制得的氫溴酸(工業(yè)氫溴酸)帶有淡淡的黃色,于是甲乙同學設計了簡單實驗加以探究:
甲同學假設工業(yè)氫溴酸呈淡黃色是因為含F(xiàn)e3+,則用于證明該假設所用的試劑為KSCN溶液,若假設成立,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溶液變成紅色.
乙同學假設工業(yè)氫溴酸呈淡黃色是因為含有Br2,其用于證明該假設所用的試劑為CCl4,選取該類型試劑的原則有AC.
A.該試劑與原溶劑及溶質(zhì)不反應      B.該試劑的密度比原溶劑大
C.該試劑與原溶劑不互溶               D.該試劑比原溶劑更易溶解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為:N2(g)+3H2(g)?2NH3(g).圖1表示在此反應過程中的能量的變化,圖2表示在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時N2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 間的變化曲線.圖3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起始物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對此反應平衡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增大
B.由圖2信息,10 min內(nèi)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H2)=0.09 mol•L-1•min-1
C.由圖2信息,從11 min起其它條件不變,壓縮容器的體積,則n(N2)的變化曲線為d
D.圖3中溫度T1<T2,a、b、c三點所處的平衡狀態(tài)中,反應物N2的轉(zhuǎn)化率最高的是b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圖Ⅰ是NO2(g)+CO(g)?CO2(g)+NO(g)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一定條件下,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當改變其中一個條件X,Y隨X增大的變化關(guān)系曲線如圖Ⅱ所示.

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焓變△H=+234 kJ•mol-1
B.若X表示溫度,則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C.若X表示CO的起始濃度,則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轉(zhuǎn)化率
D.若X表示反應時間,則Y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氣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一定條件下將lmolA氣體和3molB氣體充入一個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可滑動活塞的位置圖1所示.在恒溫恒壓下發(fā)生A(g)+3B(g)?2C(g),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活塞位置如圖2所示,則平衡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 。
A.20%B.40%C.50%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