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化學小組設計以下實驗方案,測定某部分變質為碳酸鈉的小蘇打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
(1)方案一:稱取一定質量樣品,置于儀器a中用酒精燈加熱至恒重,冷卻,用托盤天平稱量剩余固體質量.重復操作,計算.儀器a的名稱是坩堝;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實驗中為保證NaHCO3分解完全需加熱至恒重,判斷方法是兩次稱量的誤差不超過0.1g為止.
(2)方案二:稱取一定質量樣品,置于小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向小燒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待沉淀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固體質量,計算.
寫出NaHCO3與足量Ba(OH)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CO3-+OH-+Ba2+=BaCO3↓+H2O;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若無沉淀生成,則沉淀完全.過濾操作中,除燒杯、漏斗外,還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為玻璃棒.
(3)方案三:稱取一定質量樣品,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B裝置內(nèi)所盛試劑是濃硫酸;D裝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
實驗前稱取17.9g樣品,實驗后測得C裝置增重8.8g,則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70.4%.
某同學認為上述測定結果偏低(填“偏高”或“偏低”),因為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是缺少一套將A、B裝置內(nèi)的CO2氣體驅趕到C裝置中的裝置.

分析 (1)[方案一]固體加熱灼燒需要在坩堝中進行,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根據(jù)加熱前后固體質量變化,根據(jù)差量法求碳酸氫鈉的質量,進而求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加熱恒重保證碳酸氫鈉完全分解;
(2)[方案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都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根據(jù)生成沉淀的質量來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碳酸氫鈉和足量氫氧化鋇混合反應,碳酸氫鈉全部反應,化學式錢系數(shù)為1,據(jù)此配平書寫離子方程式,可取上層清液,繼續(xù)加沉淀劑,看是否生成沉淀;過濾操作考慮所需儀器;
(3)[方案三]由測定含量的實驗可知,A中發(fā)生Na2CO3+H2SO4=H2O+CO2↑+Na2SO4、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B中為濃硫酸吸收水,干燥二氧化碳,利用C裝置吸收二氧化碳,D裝置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進入C裝置干擾含量測定,
結合反應定量關系和元素守恒計算得到物質的質量,來計算物質含量;
二氧化碳氣體不能全部進入C裝置被吸收,需要添加一個裝置二氧化碳氣體趕入裝置C的裝置.

解答 解:(1)[方案一]稱取一定質量樣品,置于儀器a中用酒精燈加熱至恒重,冷卻,用托盤天平稱量剩余固體質量.重復操作,計算.儀器a的名稱是坩堝,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實驗中為保證NaHCO3分解完全需加熱至恒重判斷方法是兩次稱量的誤差不超過0.1g為止,
故答案為:坩堝;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兩次稱量的誤差不超過0.1g為止;
(2)[方案二]碳酸氫鈉和足量氫氧化鋇混合反應,碳酸氫鈉全部反應,化學式錢系數(shù)為1,據(jù)此配平書寫離子方程式為:HCO3-+OH-+Ba2+=BaCO3↓+H2O,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可取上層清液,繼續(xù)加沉淀劑,看是否生成沉淀,具體操作為:取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若無沉淀生成,則沉淀完全,過濾時需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為:HCO3-+OH-+Ba2+=BaCO3↓+H2O;取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若無沉淀生成,則沉淀完全;玻璃棒;
(3)[方案三]B中為濃硫酸吸收水,干燥二氧化碳,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會被堿石灰吸收,故D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以確保C裝置中質量增加量的準確性,
設Na2CO3和NaH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則
Na2CO3+H2SO4=H2O+CO2↑+Na2SO4、
 1                                 1
x                                 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2                                                  2
  y                                                  y
106x+84y=17.90
44x+44y=8.80
解得x=0.05mol
y=0.15mol
則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0.15mol×84g/mol}{17.9g}$×100%=70.4%,
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缺陷為裝置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被C全部吸收,導致測定二氧化碳足量減小,計算得到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減小,測定結果偏低,所以需設計一個裝置將A、B中的CO2全部吹入C中吸收,
故答案為:濃硫酸;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70.4%;偏低;缺少一套將A、B裝置內(nèi)的CO2氣體驅趕到C裝置中的裝置.

點評 本題考查碳酸鈉含量的測定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實驗裝置的作用及實驗目的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計算及實驗能力的綜合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羰基硫(O═C═S)廣泛存在于以煤為原料的各種化工原料氣中,能引起催化劑中毒、化學產(chǎn)品質量下降和大氣污染.羰基硫的氫解和水解反應是兩種常用的脫硫方法,其反應式分別為:
①氫解反應:COS(g)+H2(g)═H2S(g)+CO(g)△H1=+7kJ/mol
②水解反應:COS(g)+H2O(g)═H2S(g)+CO2(g)△H2
已知反應中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
化學鍵C═O(CO2C═O(COS)C═SH-SH-O
E(kJ/mol)803742577339465
回答下列問題:
(1)在以上脫硫除羰基硫(O═C═S)的反應中,若某反應有4mol電子發(fā)生轉移,則該反應吸收熱量為14kJ,△H2═-35kJ/mol,
(2)CO和H2O(g)能反應生成CO2和H2,寫出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CO(g)+H2O(g)═CO2(g)+H2(g)△H═-42kJ/mol.
(3)羰基硫的氫解或水解反應可否設計成原電池否(填“是”或“否”)理由是氫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水解反應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4)研究表明,用金屬儲氫材料(MH)、白金(Pt)、硫酸溶液組成的原電池可以使羰基硫脫硫處理.
①原電池的負極材料是MH(填化學式)
②寫出原電池的正極反應式COS+2e-+2H+═CO↑+H2S
③原電池工作時,電流的流動方向是Pt→導線→MH,當電路中有2mol電子流過時能夠處理羰基硫(COS)22.4L(標準狀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學煙霧和臭氧層損耗的主要氣體.
已知:①CO(g)+NO2(g)═NO(g)+CO2(g)△H=-akJ•mol-1(a>0)
②2CO(g)+2NO(g)═N2(g)+2CO2(g)△H=-bkJ•mol-1(b>0)
若用標準狀況下4.48L CO還原NO2至N2(CO完全反應),整個過程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4mol,放出的熱量為$\frac{(2a+b)}{20}$kJ(用含有a和b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7.常見無機物A、B、C、D存在如圖轉化關系:
(1)若D是氯堿工業(yè)的主要產(chǎn)品,B有兩性氫氧化物,則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H)4]-
(2)若A是一種堿性氣體,常用作制冷劑,B是汽車尾氣之一,遇空氣會變色,則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2+6H2O.
(3)若A為常見揮發(fā)性強酸,D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金屬單質,則B的化學式可能是Fe(NO33,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
(4)若A、C、D都是常見氣體,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則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2H2S+SO2═3S+2H2O.
(5)若A、B、C的水溶液均顯堿性,焰色反應均為黃色,D為CO2,用離子方程式解釋B溶液
顯堿性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舉出C的一種用途治療胃酸過多、發(fā)酵粉、泡沫滅火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化學電源,其中屬于一次電池的是(  )
A.干電池B.鉛蓄電池C.燃料電池D.鋰離子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金屬鎳有廣泛的用途.粗鎳中含有少量Fe、Zn、Ag、Pt等雜質,可用電解法制備高純度的鎳,(氧化性Fe2+<Ni2+<A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陰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其電極反應式:Ni2++2e-═Ni
B.電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只有Ni2+和Zn2+
C.電解后溶液中Ni2+數(shù)目減少
D.電解后,電解槽底部的陽極泥中有Pt和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各組物質中,甲、乙、丙、丁之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如圖所示變化的是( 。
選項
ASSO2SO3H2SO4
BN2NH3NONO2
CCuOCuCu(OH)2CuCl2
DAlAlCl3NaAlO2Al2(SO4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青蒿素是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它的分子式為C15H22O5.關于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2.82g青蒿素含氧原子數(shù)目為0.05NA
B.標準狀況下,1 mol青蒿素的體積為22.4 L
C.青蒿素含氧量為10%
D.青蒿素的摩爾質量為2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1.0L密閉容器中放入0.10mol A(g),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A(g)═B(g)+C(g)△H=+85.1kJ•mol-1
反應時間(t)與容器內(nèi)氣體總壓強(p)的數(shù)據(jù)見表:
時間t/h0124816202530
總壓強p/100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
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A的平衡轉化率,應采取的措施為升高溫度、降低壓強;(寫出兩項措施).
(2)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0計算反應物A的轉化率α(A)的表達式為($\frac{P}{{P}_{0}}$-1)×100%.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94.1%,列式并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5mol/L.
(3)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0表示反應體系的總物質的量n和反應物A的物質的量n(A),n(總)=$\frac{0.10P}{{P}_{0}}$ mol,n(A)=0.10×(2-$\frac{P}{P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