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甲苯苯環(huán)上的一個氫原子被含4個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產(chǎn)物有12種

B.苯乙烯()和氫氣完全加成的產(chǎn)物的一溴取代物有5種

C.已知二氯苯有3種同分異構體,則四氯苯的同分異構體的數(shù)目為3種

D.相對分子質量為106.5的一氯代烴,有8種同分異構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可以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的混合物是( )

A.溴苯和水 B.酒精和碘水

C.乙酸和乙酸乙酯 D.乙酸和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二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HF、HCl、HBr、HI的熔點沸點依次升高。

B. H2O的熔點、沸點大于H2S的是由于H2O分子之間存在氫鍵。

C. 乙醇分子與水分子之間只存在范德華力。

D. 氯的各種含氧酸的酸性由強到弱排列為HClO>HClO2>HClO3>H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一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恒溫條件下,有甲、乙兩容器,甲容器為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乙容器為一個帶有理想活塞(即無質量、無摩擦力的剛性活塞)的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兩容器起始狀態(tài)完全相同,都充有C氣體,若發(fā)生可逆反應C(g) A(g)+B(g),經(jīng)一段時間后,甲、乙兩容器反應都達到平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反應速率:乙>甲

B.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乙>甲

C.平衡時C的轉化率:乙>甲

D.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一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A(g)+B(g) xC(g)有圖Ⅰ所示的反應曲線,試判斷對圖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T表示溫度,p表示壓強,C%表示C的體積分數(shù))( )

A.p3>p4,y軸表示A的物質的量

B.p3<p4,y軸表示B的體積分數(shù)

C.p3<p4,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密度

D.p3>p4,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一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相同物質的量的下列有機物,充分燃燒,消耗氧氣量相同的是( )

A.C3H4和C2H6 B.C2H2和C6H6 C.C3H6O和C3H8O2 D.C3H8O和C4H8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二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I)、室溫下,將1.000mol/L鹽酸滴入20.00mL 1.000 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溫度隨加入鹽酸體積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a點由水電離出的c(H+)=__________。

(2)d點溶液溫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

(II)電離常數(shù)是衡量弱電解質電離程度強弱的物理量。已知:化學式電離常數(shù)(25℃)HCN K=4.9×10-10,CH3COOH K=1.8×10-5,H2CO3 K1=4.3×10-7、K2=5.6×10-11,一氯乙酸K=1.4×10—3

(3)25℃時,有等濃度的:①NaCN溶液,②Na2CO3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三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5)下圖中可以描述乙酸(甲曲線)和一氯乙酸(乙曲線)在水中的電離度與濃度關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二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苯乙酸的同分異構體中屬于芳香酯類的有( )種。

A.6 B.5 C.4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晉江市高一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糖類、油脂、蛋白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糖類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B.葡萄糖與果糖是同分異構體,淀粉與纖維素也是同分異構體

C.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D.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濃的硫酸銨溶液有沉淀析出,屬于蛋白質的變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