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反應中,反應混合物A、B、C的物質的量濃度(c )與時間(t)關系如下所表示:
t/ c | 初始 | 2min | 4min | 6min | 8min |
c(A)(mol/L) | 1.45 | 1.28 | 1.00 | 1.00 | 1.20 |
c(B)(mol/L) | 0.38 | 0.72 | 1.28 | 1.28 | 0.88 |
c(C)(mol/L) | 0.095 | 0.18 | 0.32 | 0.32 | 0.4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 2B+C B.2 min末A的轉化率為11.7%
C.4--6min時,反應停止了
D.6--8min之間的變化是由于增加了A的濃度引起的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啟東市匯龍中學迎二模模擬考試(二)、化學 題型:0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屆安徽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6分)銅陵有色股份有限公司電線電纜廠屬國家電線電纜、繞組線行業(yè)專業(yè)生產廠。在電纜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量的含銅廢料(如:零碎電纜)。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四位同學得知這一情況后,圍繞“從含銅廢料中回收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學根據已學知識,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學在查閱資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氣并加熱的條件下,銅可與稀硫酸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方程式為:2Cu+2H2SO4+O22CuSO4+2H2O ) ,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甲方案的①、③兩個步驟中,與銅或銅的化合物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別是:
① ;③ 。
(2)從環(huán)保角度對兩套方案的不同部分進行比較,你認為 (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
(3)丙認為,無論是甲還是乙的方案,在“加鐵屑”這一步時,應該加入略過量的鐵屑。你認為丙這么說的道理是: 。
丁又提出了疑問:如果鐵過量,剩余的鐵粉會混在紅色粉末中,該怎么處理呢?
請?zhí)岢瞿愕南敕ǎ?u> 。
(4)最后,老師肯定了同學們的積極思考,但同時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淺綠色濾液結晶后,會得到一種俗稱“綠礬”的工業(yè)產品,可增加經濟效益。如果直接排放掉濾液,不僅造成了浪費,還會 。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質量分數(shù)為36.8%,問每1000mL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mL)能配制出這種稀硫酸 g,需水 mL(水的密度為1.0g/mL ) ,在實驗室中稀釋濃硫酸時,是如何操作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銅陵有色股份有限公司電線電纜廠屬國家電線電纜、繞組線行業(yè)專業(yè)生產廠。在電纜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量的含銅廢料(如:零碎電纜)。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四位同學得知這一情況后,圍繞“從含銅廢料中回收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甲同學根據已學知識,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學在查閱資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氣并加熱的條件下,銅可與稀硫酸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方程式為:2Cu+2H2SO4+O2≜2CuSO4+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 甲方案的①、③兩個步驟中,與銅或銅的化合物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別是:
① ; ③ 。
(2)從環(huán)保角度對兩套方案的不同部分進行比較,你認為 (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認為,無論是甲還是乙的方案,在“加鐵屑”這一步時,應該加入略過量的鐵屑。你認為丙這么說的道理是: 。
丁又提出了疑問:“如果鐵過量,剩余的鐵粉會混在紅色粉末中,該怎么處理呢?”。
請?zhí)岢瞿愕南敕ǎ?u> 。
(4)最后,老師肯定了同學們的積極思考,但同時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淺綠色濾液結晶后,會得到一種俗稱“綠礬”的工業(yè)產品,可增加經濟效益。如果直接排放掉濾液,不僅造成了浪費,還會 。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質量分數(shù)為36.8%,問每1000mL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mL)能配制出這種稀硫酸 g,需水 mL(水的密度為1.0g/mL),在實驗室中稀釋濃硫酸時,是如何操作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