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化合物F是合成抗心律失常藥-多非利特的中間體,以苯為原料合成F的路線如下:

已知:①CH3CH=CH2$\stackrel{HBr}{→}$CH3CHBrCH3     ②CH3CH=CH2$→_{過氧化物}^{HBr}$CH3CH2CH2Br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苯→A轉化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
(2)化合物C→D轉化的反應條件通常是NaOH醇溶液、加熱,化合物D不存在(填“存在”、“不存在”)順反異構,已知化合物C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四種峰,且峰的面積比為2:2:1:3,則C的結構簡式為
(3)寫出E→F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4)化合B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滿足以下條件的同分異構體共有3種.
①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分子結構中沒有甲基,但有氨基
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和水解反應,并且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5)苯乙酮()常用作有機化學合成的中間體,參照上述合成F的部分步驟,設計一條以苯為起始原料制備苯乙酮的合成路線

分析 苯和氯乙烷反應生成A,A和硝酸發(fā)生反應生成B,根據B結構簡式知,苯和氯乙烷的反應為取代反應生成A為;則發(fā)生硝化反應生成B,C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四種峰,且峰的面積比為2:2:1:3,所以B與溴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生成C為,
C發(fā)生反應生成D,D發(fā)生信息②的反應生成E,E反應生成F,根據F結構簡式知,
C發(fā)生消去反應得D為,D與溴化氫發(fā)生題中信息②中的加成反應生成E為,E與CH3NH2發(fā)生取代生成F,
(5)以苯為起始原料制備苯乙酮,可以用苯與氯乙烷發(fā)生取代生成乙苯,乙苯與溴發(fā)生取代生成溴苯,再堿性水解、氧化可得苯乙酮,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苯和氯乙烷反應生成A,A和硝酸發(fā)生反應生成B,根據B結構簡式知,苯和氯乙烷的反應為取代反應生成A為;則發(fā)生硝化反應生成B,C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四種峰,且峰的面積比為2:2:1:3,所以B與溴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生成C為
C發(fā)生反應生成D,D發(fā)生信息②的反應生成E,E反應生成F,根據F結構簡式知,
C發(fā)生消去反應得D為,D與溴化氫發(fā)生題中信息②中的加成反應生成E為,E與CH3NH2發(fā)生取代生成F,
(1)通過以上分析知,苯轉化為A的反應為取代反應,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2)C到D是鹵代烴的消去反應,需要的條件是NaOH醇溶液、加熱,D為,亞甲基中含有兩個碳原子,所以不存在順反異構,C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NaOH醇溶液、加熱; 不存在;

(3)E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F,反應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4)①屬于芳香族化合物,說明含有苯環(huán);        
②分子結構中沒有甲基,但有氨基;
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和水解反應,說明含有醛基和酯基,并且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說明酯為甲酸苯酯,
取代基為HCOO-和-CH2NH2
有鄰間對三種結構,
故答案為:3;
(5)苯和氯乙烷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乙苯,乙苯和溴發(fā)生取代反應,然后發(fā)生水解反應、最后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苯甲酮,合成路線為,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和有機物合成,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斷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根據反應前后物質結構變化結合題給信息進行推斷,難點是合成路線設計及同分異構體種類判斷,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把一根鐵棒插入500L2mol/L的硫酸銅溶液中,反應一段時間后,將鐵棒取出洗凈烘干(設生成的銅全部附著在鐵棒上)稱重,鐵棒比原來增重2.0g.
求:(1)反應中生成銅的質量
        (2)反應后溶液的體積仍為500mL,則該溶液中各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常見物質的工業(yè)冶煉說法正確的是( 。
A.工業(yè)制金屬鈉:電解飽和食鹽水
B.工業(yè)煉鐵: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空氣和生石灰
C.冶煉鎂:將六水合氯化鎂晶體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得到無水氯化鎂,電解熔融氯化鎂,可以得到金屬鎂
D.硫酸工業(yè):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從接觸室進入吸收塔的氣體中不可能含有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芳香烴A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以它為初始原料可以合成鄰氨基苯甲酸、扁桃酸等物質.轉化關系圖如下(部分產物、合成路線、反應條件略去).

已知:Ⅰ.
Ⅱ.R-CN$\underset{\stackrel{{H}_{2}O/{H}^{+},△}{→}}{\;}$R-COOH
Ⅲ.
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填空:
(1)反應③的條件是Cu/加熱;反應④的類型為加成反應.
(2)寫出結構簡式:A;扁桃酸
(3)反應步驟⑤⑥不能對換,其理由是氨基易被氧化,不能對換.
(4)寫出A→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寫出C與銀氨溶液反應的方程式:
(6)寫出反應⑦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E、G、M、Q、T是五種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E、G、M是位于P區(qū)的同一周期的元素,M的價層電子排布為Nsnnp2n,E與M原子核外的未成對電子數相等;QM2與GM2-為等電子體;T為過渡元素,其原子核外沒有未成對電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與T同區(qū)、同周期元素原子價電子排布式是3d104s1
(2)E、G、M均可與氫元素形成氫化物,它們的最簡單氫化物在固態(tài)時都形成分子晶體,其中晶胞結構與干冰不一樣的是NH3、H2O(填分子式).
(3)E、G、M的最簡單氫化物中,鍵角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H4>NH3>H2O(用分子式表示),其中G的最簡單氫化物的VSEPR模型名稱為四面體,M的最簡單氫化物的分子立體構型名稱為V形.
(4)EM、GM+、G2互為等電子體,EM的結構式為(若有配位鍵,請用“→”表示).E、M電負性相差1.0,由此可以判斷EM應該為極性較強的分子,但實際上EM分子的極性極弱,請解釋其原因從電負性分析,CO中的共用電子對偏向氧原子,但分子中形成配位鍵的電子對是由氧原子單方面提供的,抵消了共用電子對偏向O而產生的極性.
(5)TQ在熒光體、光導體材料、涂料、顏料等行業(yè)中應用廣泛.立方TQ晶體結構如圖所示,該晶體的密度為ρ g•cm-3.如果TQ的摩爾質量為M 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 mol-1,則a、b之間的距離為$\frac{\sqrt{3}}{4}×\root{3}{\frac{4M}{ρ{N}_{A}}}$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25℃時,用2a mol/LNaOH溶液滴定1.0L 2a mol/L氫氟酸溶液,得到混合液中HF、F-的物質的量與溶液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H=3.45時,溶液中:c(Na+)+c(H+)=c(HF)+c(OH-
B.pH=3時,溶液中:c(Na+)>c(F-
C.n(F-)=0.6a mol時,溶液中:c(Na+)>c(HF)
D.pH=4時,溶液中:c(HF)+c(Na+)+c(H+)-c(OH-)=2a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徑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Y原子最外層有4個電子,Z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至今發(fā)現的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W、Y、Z、X
B.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Y、Z、W
C.在化合物Y2X2、Z2X4分子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相等
D.在元素W、Y、Z中,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1)如圖1裝置中,已知A、B兩池溶液的體積均為200mL.

①寫出裝置的名稱:A池為電解池;B池為原電池;
②若反應開始時,CuSO4溶液的濃度為1.0mol/L.工作一段時間后取出電極,測得導線上通過了0.04mol e-.則反應后A池c(Cu2+)為0.9mol/L(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③A池中左邊石墨棒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4OH--4e-=2H2O+O2↑;
A池中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電\;}}{\;}$2Cu+O2↑+2H2SO4
(2)圖2是1mol NO2氣體和1mol CO氣體反應生成CO2氣體和NO氣體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又已知:2NO(g)+2CO(g)?N2(g)+2CO2(g)△H=-760.3kJ•mol-1,則反應:N2 (g)+2NO2 (g)?4NO(g) 的△H=+292.3kJ•mol-1
(3)化學反應中放出的熱能(焓變,△H)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鍵能(E)有關.已知:H2(g)+Cl2(g)=2HCl (g)△H=-185kJ/mol,E(H-H)=436kJ/mol,E(Cl-Cl)=243kJ/mol.則E(H-Cl)=43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下列各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2 mol氣態(tài)水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B.
表示恒溫恒容條件下發(fā)生的可逆反應2NO2(g)?N2O4(g)中,各物質的濃度與其消耗速率之間的關系,其中交點A對應的狀態(tài)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
C.
表示A、B兩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將t1℃時的A、B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2℃時,溶質的質量分數B>A
D.
表示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與生成沉淀和氣體的量的關系,則此溶液中n(Mg2+)、n(NH4+)、n(Al3+)的比為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