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某溫度時,在一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3X+2Y?3Z;
(2)反應開始至2min,氣體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25mol/(L.min);
(3)若X、Y、Z均為氣體,則反應起始時與平衡后的壓強之比是4:3.
(4)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D
A.X、Y、Z的濃度之比是1:2:3
B.X的消耗速率和Y的生成速率相等
C.Z的濃度保持不變
D.升高溫度重新達到平衡,Z的濃度減小,則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分析 (1)根據(jù)圖知,隨著反應的進行,X、Y的物質的量減少而Z的物質的量增大,所以X和Y是反應物、Z是生成物,10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參加反應的△n(X)=(1.00-0.25)mol=0.75mol、△n(Y)=(1.00-0.50)mol=0.50mol、△n(Z)=(0.75-0)mol=0.75mol,同一可逆反應中同一時間段內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
(2)0-2min內Z的平均反應速率=$\frac{\frac{△n}{V}}{△t}$;
(3)恒溫恒容條件下,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前氣體的總物質的量=1.00mol×2=2.00mol,平衡是氣體總物質的量=(0.25+0.50+0.75)mol=1.5mol;
(4)A.相同容器中,X、Y、Z的濃度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
B.該反應中X、Y的計量數(shù)之比為3:2,當X的消耗速率與Y的生成速率之比為3:2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當Z的濃度保持不變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D.升高溫度重新達到平衡,Z的濃度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

解答 (1)根據(jù)圖知,隨著反應的進行,X、Y的物質的量減少而Z的物質的量增大,所以X和Y是反應物、Z是生成物,10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參加反應的△n(X)=(1.00-0.25)mol=0.75mol、△n(Y)=(1.00-0.50)mol=0.50mol、△n(Z)=(0.75-0)mol=0.75mol,同一可逆反應中同一時間段內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X、Y、Z的計量數(shù)之比=0.75mol:0.50mol:0.75mol=3:2:3,所以該反應方程式為3X+2Y?3Z,
故答案為:3X+2Y?3Z;
(2)0-2min內Z的平均反應速率=$\frac{\frac{△n}{V}}{△t}$=$\frac{\frac{0.50mol-0}{2L}}{2min}$=0.125mol/(L.min),故答案為:0.125mol/(L.min);
(3)恒溫恒容條件下,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前氣體的總物質的量=1.00mol×2=2.00mol,平衡是氣體總物質的量=(0.25+0.50+0.75)mol=1.50mol,所以反應起始時與平衡后的壓強之比=2.00mol:1.50mol=4:3,故答案為:4:3;
(4)A.相同容器中,X、Y、Z的濃度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0.25mol:0.50mol=0.75mol=1:2:3,故A正確;
B.該反應中X、Y的計量數(shù)之比為3:2,當X的消耗速率與Y的生成速率之比為3:2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所以當X的消耗速率和Y的生成速率相等時該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當Z的濃度保持不變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升高溫度重新達到平衡,Z的濃度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D錯誤;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及化學平衡狀態(tài)判斷,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能力,把握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量之比與計量數(shù)之比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只有反應前后改變的物理量才能作為平衡狀態(tài)判斷依據(jù),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對于胃潰瘍較重的病人,不適合使用的抑酸劑是( 。
A.Mg(OH)2B.Al(OH)3C.NaHCO3D.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用海帶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現(xiàn)用CCl4從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離兩種溶液.其實驗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蓋好玻璃塞;
C.取分液漏斗,且檢驗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轉漏斗用力振蕩,并不時旋開活塞放氣,最后關閉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從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層水溶液;
G.將漏斗上口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上的小孔;旋開活塞,用燒杯接收下層液體
H.靜置、分層.
就此實驗完成下列各題:
(1)將C、D、G步驟補充完整.
C.檢驗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并不時旋開活塞放氣;G.將漏斗上口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上的小孔
(2)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編號字母填寫):
C→B→D→A→H→G→_E.
(3)能用CCl4從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CCl4與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碘.為了從海帶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步驟①灼燒海帶時,除需要三腳架外,還需要用到的實驗儀器是BDE (從下列儀器中選出所需的儀器,用標號字母填寫在空白處).
A.燒杯  B.瓷坩堝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燈   F.坩堝鉗
(2)步驟③、⑤的實驗操作名稱分別是過濾和萃取分液.
(3)步驟⑤中,加入苯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溶液分層,上層為紫紅色,下層為無色.
(4)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還含有單質碘.請寫出該實驗的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幾滴淀粉試液,觀察是否出現(xiàn)藍色,如果出現(xiàn)藍色,說明含有單質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是粗鹽提純實驗操作步驟,其名稱為過濾(填“溶解”、“過濾”或“蒸發(fā)”),該步驟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普通漏斗.實驗結束后,取精鹽配制成0.05L含氯化鈉0.05mol的食鹽水,其濃度為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比較溫室效應氣體對全球增溫現(xiàn)象的影響,科學家以CO2為相對標準,引入了“溫室效應指數(shù)”的概念(如下表).
物質大氣中的含量
(體積百分比)
溫室效應
指數(shù)
CO20.031
H2O10.1
CH42×10-430
N2O43×10-5160
O34×10-62000
CCl2F24.8×10-825000
回答下列問題:
(1)6種氣體中,溫室效應指數(shù)最大的物質屬于極性分子(選填“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
(2)1mol CO2中σ鍵的數(shù)目為2NA,由第二周期原子構成與CO2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是N2O,陰離子是N3-.(寫一種)
(3)水的沸點高于CO2的原因是水分子間含氫鍵,冰熔化時體積變小密度變大的原因是晶體結構被破壞,使分子間隙減。
(4)配合物Fe (CO)5結構式如圖:配合物中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是sp雜化;1mol Fe (CO)5分子中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無水芒硝(Na2SO4)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Ⅰ.無水芒硝制備Na2S的流程如圖(a)所示:

(1)若煅燒時,生成氣體為物質的量之比1:1的CO和CO2,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2SO4+8C$\frac{\underline{\;\;△\;\;}}{\;}$3Na2S+4CO2↑+4CO↑.
(2)用稀堿液浸取比用熱水好,理由為熱水能促進Na2S水解,而稀堿可抑制Na2S水解.
(3)進行過濾操作時,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
(4)Na2S常用于除去皮革工業(yè)廢水中的汞,汞的去除率與溶液的pH和x(x代表硫化鈉的實際用量與理論用量的比值)的關系如圖(b)所示.為使除汞效果最佳,應控制的條件x=12;pH的范圍為9~10之間.
(5)25℃時,Ksp(HgS)=1.6×10-52.該溫度下,0.1mol•L-1的Na2S溶液中,HgS的溶解度為3.728×10-50g.(假設溶液密度ρ=1.0g•mL-1
Ⅱ.無水芒硝制備Na2S2O3
(6)第一步:一定條件下,將H2S通入芒硝溶液中,生成Na2SO3和S;第二步:Na2SO3和S粉反應生成Na2S2O3;第三步:分離提純.
①第一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2S+SO42-+4H+═3S↓+4H2O.
②用第三步所得Na2S2O3配制成0.01000mol•L-1標準液,滴定25.00mL碘水.滴定時,所用指示劑的名稱為淀粉;若滴定時平均消耗標準液的體積為10.00mL,發(fā)生的反應為2S2O32-+I2═S4O62-+2I-,則該碘水中I2的含量為5.08×10-4g•m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苯甲酸乙酯(C9H10O2)有水果氣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業(yè)中,其制備步驟如下:
①在100mL燒瓶中加入12g苯甲酸;25mL乙醇(過量)及4mL濃硫酸和沸石,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連接好.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加熱回流2h,反應過程中即時打開旋塞放掉生成的水.
④反應結束,冷卻至室溫,向燒瓶中加飽和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⑤用分液漏斗分離出有機層,即得到粗產品.
⑥向粗產品中加無水CaCl2,蒸餾得精產品.
(1)制備苯甲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為
(2)步驟②的方法是關閉旋塞,向分水器中加一定量的水,形成一段水柱,靜置,若液面不下降,則氣密性良好.
(3)步驟③用分水器不斷分離出水的目的是使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
(4)沸石的作用是,步驟⑥中無水CaCl2的作用是除掉產品中微量的水分雜質.
(5)步驟④可使產品純度變高,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一種酸性雜質被除掉的反應原理
(6)步驟④中測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將一小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膠頭滴管將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再將變色的試紙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硫酸鹽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
Ⅰ.工業(yè)上以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為原料制備BaCl2,其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某研究小組查閱資料得:
BaSO4(s)+4C(s)$\frac{\underline{\;高溫\;}}{\;}$4CO(g)+BaS(s);△H1=+571.2kJ•mol-1       ①
BaSO4(s)+2C(s)$\frac{\underline{\;高溫\;}}{\;}$2CO2(g)+BaS(s);△H2=+226.2kJ•mol-1      ②
(1)用過量NaOH溶液吸收氣體,得到硫化鈉.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H2S+2OH-═2S2-+H2O.
S2-+H2O?HS-+OH-;HS-+H2O?H2S+OH-
(2)反應C(s)+CO2(g)═2CO(g)的△H=+172.5 kJ•mol-1
(3)實際生產中必須加入過量的炭,同時還要通入空氣,其目的有兩個:
①從原料角度看,使BaSO4得到充分的還原(或提高BaS的產量);
②從能量角度看,①②為吸熱反應,炭和氧氣反應放熱維持反應所需高溫.
(4)該小組同學想對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做進一步研究,查資料發(fā)現(xiàn)在某溫度時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1圖所示.該小組同學提出以下四種觀點:
①當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加入Ba2+使SO42-沉淀完全,則此時SO42-在溶液中的濃度為0
②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點變到b點
③通過蒸發(fā)可以使溶液由d點變到c點
④d點無BaSO4沉淀生成其中正確的是④(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