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堝質量(g) | 坩堝和晶體的總質量(g) | 加熱后坩堝和剩余固體的質量(g) |
11.685 | 13.691 | 12.948 |
分析 (1)測定流程為,需要加熱2次再測定質量,實驗前測定坩堝的質量、坩堝和晶體的質量;
(2)利用加熱后兩次測定的質量不變判斷硫酸銅晶體加熱時完全變成無水硫酸銅;
(3)由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知,晶體的質量為13.691g-11.685g=2.006g,結晶水的質量為13.691g-12.948g=0.743g,結合CuSO4•xH2O$\frac{\underline{\;\;△\;\;}}{\;}$CuSO4+xH2O計算;
(4)造成結果偏低,則不當操作導致水的質量測定偏小,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由,需要加熱2次再測定質量,實驗前測定坩堝的質量、坩堝和晶體的質量可知,本實驗至少需要加熱2次.至少需要稱量4次,故答案為:2;4;
(2)通過實驗知道,要確保結果的準確性,本實驗中的一個關鍵是通過恒重操作來判斷硫酸銅晶體加熱時是否完全變成無水硫酸銅,
故答案為:恒重操作;
(3)由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知,晶體的質量為13.691g-11.685g=2.006g,結晶水的質量為13.691g-12.948g=0.743g,
CuSO4•xH2O$\frac{\underline{\;\;△\;\;}}{\;}$CuSO4+xH2O
160+18x 18x
2.006g 0.743g
$\frac{160+18x}{2.006g}$=$\frac{18x}{0.743g}$,
解得x=5.23,
故答案為:5.23;
(4)a.加熱前稱量時坩堝未完全干燥,水的質量偏大,造成結果偏高,故不選;
b.加熱過程中有少量晶體濺出,水的質量偏大,造成結果偏高,故不選
c.加熱時坩堝內(nèi)物質變黑,硫酸銅分解生成CuO,水的質量偏大,造成結果偏高,故不選;
d.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水的質量偏小,造成結果偏低,故選;
e.最后兩次加熱后稱量的質量差大于0.001g,結晶水沒有完全失去,水的質量偏小,造成結果偏低,故選;
故答案為:de.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含量的測定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測定原理、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技能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結晶水含量的誤差分析,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主族元素的電負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一定越大 | |
B. |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電負性從左到右越來越小 | |
C. | 在形成化合物時,電負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顯正價 | |
D. | 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定小于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族元素,隨著核外電子層數(shù)的增加,I1逐漸增大 | |
B. | 通常情況下,對于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其電離能I1<I2<I3 | |
C. | 同周期元素,總體變化趨勢是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I1增大 | |
D. | 通常情況下,電離能越小,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加熱前質量 | 加熱后質量 | ||
m1 | m2 | m3 | m4 |
5.400g | 7.900g | 6.900g | 6.901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狀態(tài) | 無色液體 | 無色液體 | 無色液體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點/℃ | 78.5 | 132 | 34.6 |
熔點/℃ | -130 | 9 | -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稱量樣品→加熱→冷卻→稱量CuO | |
B. | 稱量樣品→加熱→用已知質量的無水氯化鈣吸收水蒸氣并稱量 | |
C. | 稱量樣品→加熱→冷卻→稱量Cu(NO3)2 | |
D. | 稱量樣品→加NaOH→過濾→加熱→冷卻→稱量Cu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變 | B. | 增大 | C. | 減小 | D. | 無法判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