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反應4A(g)+5B(g)?4C(g)+6D(g),在5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C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30mo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010 mol•L-1•s-1
B.容器中含D物質的量至少為0.45 mol
C.容器中A的物質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
D.容器中A、B、C、D的物質的量的比一定是4:5:4:6

分析 A.根據v=$\frac{△c}{△t}$計算v(C),再根據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計算v(A);
B.半分鐘后,C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30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D為0.45mol,D的起始量不一定為0;
C.A為反應物,C為生成物,C的物質的量增大,則A的一定減小;
D.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之比與物質的起始投入的量及轉化率有關.

解答 解:A.v(C)=$\frac{\frac{0.3mol}{5L}}{30s}$=0.002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所以v(A)=v(C)=0.002mol•L-1•s-1,故A錯誤;
B.C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30mol,根據方程式4A(g)+5B(g)=4C(g)+6D(g)可知,生成D的物質的量為0.45mol,D的起始量不一定為0,故容器中含D物質的量至少為0.45 mol,故B正確;
C.C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30mol,根據方程式4A(g)+5B(g)=4C(g)+6D(g)可知,參加反應的A的物質的量為0.3mol,A減小0.3mol,故C錯誤;
D.半分鐘后,容器中A、B、C、D的物質的量的比與物質的起始投入的量及轉化率有關,可能為4:5:4:6,也可能不是,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反應速率計算,難度不大,注意物質A、B的起始量不確定,有利于基礎知識的鞏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實驗室為完成某一實驗,需用 240mL 0.1mol/L 的 Na2CO3溶液,現用 Na2CO3﹒10H2O晶體配制.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應用托盤天平稱取 Na2CO3•10H2O 晶體7.2g.
(2)現有下列儀器:燒杯、藥匙、膠頭滴管、玻璃棒、天平、量筒. 配制時,還缺少的儀器是250ml容量瓶.
(3)如圖為配制過程中的幾個關鍵步驟和操作:將上述實驗步驟 A-F 按實驗過程先后次序排列C B D F A E.
(4)若實驗過程中遇到下列情況,則會造成所配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CEF.(填字母)
A.容量瓶內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處理 B.忘記將洗滌液加入容量瓶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搖勻后發(fā)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加水至凹液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E.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沒有恢復到室溫就進行定容 F.Na2CO3•10H2O 已失去部分結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高錳酸鉀是錳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劑.以下是工業(yè)上用軟錳礦制備高錳酸鉀的一種工藝流程.

(1)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KOH、MnO2(寫化學式).
(2)若不考慮制備過程中的損失與物質循環(huán),則1mol MnO2可制得$\frac{2}{3}$mol KMnO4;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主要作用是還原劑(“氧化劑”、“還原劑”、“催化劑”).
(3)操作I的名稱是過濾;操作Ⅱ根據KMnO4和K2CO3兩物質在溶解度(填性質)上的差異,采用濃縮結晶(填操作步驟)、趁熱過濾得到KMnO4粗晶體.
(4)寫出母液中加入生石灰苛化時的反應總的離了方程式CO32-+CaO+H2O=CaCO3↓+2OH-
(5)該生產中需要純凈的CO2氣體.若實驗室要制備純凈的CO2,所需試劑最好選擇(選填代號)CD.
A.石灰石    B.稀HCl    C.稀H2SO4    D.純堿
所需氣體發(fā)生裝置是A(選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
CH3CH2OH→CH2=CH2+H2O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副反應有:乙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l40℃脫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備1,2-二溴乙烷,裝置如圖所示:有關數據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狀態(tài)無色液體無色液體無色液體
密度/g•cm-30.792.20.71
沸點/℃78.513234.6
熔點/℃-1309-116
回答下列問題:
(1)在此制備實驗中,要盡可能快地把反應溫度升高到170℃左右,其目的有ad(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引發(fā)反應
b.加快反應速度
c.防止乙醇揮發(fā)
d.減少副產物乙醚生成
(2)將1,2-二溴乙烷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物應在下層(填“上”、“下”)
(3)實驗過程中裝置B可以防止倒吸,并檢查裝置C、D是否堵塞,寫出裝置D堵塞時B中的現象當裝置發(fā)生堵塞時,B裝置中液體會壓入的長玻璃導管,甚至溢出導管,以觀測和緩解氣壓增大
(4)判斷該制備反應已經結束的最簡單方法是溴的顏色完全褪去
(5)反應過程中應用冷水冷卻裝置D,其主要目的是冷卻可避免溴的大量揮發(fā);但又不能過度冷卻(如用冰水),其原因是產品1,2-二溴乙烷的熔點(凝固點)低,過度冷卻會凝固而堵塞導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698K時,向某V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H2(g)和2mol I2(g),發(fā)生反應:H2(g)+I2(g)═2HI(g),測得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容器的體積V=2L.
(2)反應達到最大限度的時間是5s,該時間內平均反應速率v(HI)=0.316mol•L-1•s-1
(3)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的依據是② (填序號)
①v(I2)=2v(HI)
②H2、I2、HI的濃度都不變
③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
④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光氣(COCl2)在塑料、制革、制藥等工業(yè)中有許多用途,工業(yè)上采用高溫下CO與Cl2在活性碳催化下合成.
(1)實驗室中常用來制備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工業(yè)上利用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與CO2進行高溫重整制備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燒熱(△H)分別為-890.3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則生成1 m3(標準狀況)CO所需熱量為5.52×103KJ;
(3)實驗室中可用氯仿(CHCl3)與雙氧水直接反應制備光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Cl3+H2O2=HCl+H2O+COCl2;
(4)COCl2的分解反應為COCl2(g)═Cl2(g)+CO(g)△H=+108 kJ•mol-1.反應體系平衡后,各物質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如下圖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濃度變化曲線未示出):
①計算反應在第8min時的平衡常數K=0.234mol/L;
②比較第2min反應溫度T(2)與第8min反應溫度T(8)的高低:T(2)< T(8)(填“<”、“>”或“=”);
③若12min時反應于溫度T(8)下重新達到平衡,則此時c(COCl2)=0.031mol•L-1
④比較產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v(5~6)>v(2~3)=v(12~13);
⑤比較反應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時平均反應速率的大。簐(5-6)> v(15-16)(填“<”、“>”或“=”),原因是在相同溫度時,該反應的反應物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現象解釋或結論
A過量的鐵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稀硝酸將Fe氧化為Fe2+
BAlCl3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氨水先出現白色沉淀,后沉淀又逐漸溶解氫氧化鋁能溶于氨水
C鋁箔插入稀硝酸中無明顯現象鋁箔表面被稀硝酸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點到pH試紙上試紙變黑色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濃鹽酸易揮發(fā),盛在無色密封的玻璃瓶中
B.久置濃硝酸呈黃色,消除黃色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水
C.除去C02中混有的S02:用飽和NaHC03溶液洗氣,再干燥
D.液溴易揮發(fā),盛放在用水密封的用玻璃塞塞緊的棕色試劑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用可溶性鋇鹽檢驗SO42-離子的存在時,先在待測溶液中加入鹽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較多的白色沉淀
B.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陰離子及Ag+的干擾
C.形成的沉淀純度更高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陽離子的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