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運用類比學習的思想,探究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硫的反應。小組同學改進了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已知制取SO2的反應為H2SO4+Na2SO3=Na2SO4+SO2↑+H2O)。充分反應,B中固體由淡黃色變?yōu)榘咨?Na2O2完全反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C中,木條復燃。試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完成裝置改進的措施和理由:
①措施:在A、B之間加一個干燥管,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推斷該白色固體為Na2SO3,則其所類比的化學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任何的推論都要經(jīng)過檢驗,請完成對白色固體的探究:
限選實驗儀器與試劑:燒杯、試管、藥匙、滴管、酒精燈、試管夾;3 mol·L-1HCl、6 mol·L-1HNO3、NaOH稀溶液、蒸餾水、1 mol·L-1 BaCl2溶液。
①    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                        ;假設2:                        
假設3:                        ;
②      設計實驗方案證明你的假設,并按下表格式寫出實驗操作步驟、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
 
步驟2:
 

 
(1)①產(chǎn)生二氧化硫沒有干燥,水蒸氣會與Na2O2反應;②在B、C之間加一個裝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 除去SO2氣體
(2) 2Na2O2+2CO2=2Na2CO3+O2
①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白色固體為Na2SO3  假設2:白色固體為Na2SO3與Na2SO4的混合物
假設3:白色固體為Na2SO4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若聞到刺激性氣味,說明白色固體含有Na2SO3.
步驟2:在步驟1的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白色固體含Na2SO4.
若步驟1現(xiàn)象明顯,而步驟2沒明顯現(xiàn)象,則說明白色固體為Na2SO3;若步驟1現(xiàn)象不明顯,步驟2現(xiàn)象明顯,則說明白色固體為Na2SO4;若上述兩個實驗現(xiàn)象均有,則說明白色固體既含有Na2SO3,又含有Na2SO4。

本題考查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硫反應的探究實驗。(1)干燥二氧化硫,防止水蒸氣與過氧化鈉,B和C直接還需要一個尾氣吸收裝置,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2)將SO2與CO2作比較,因為存在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類推得到方程式為:2Na2O2+2SO2=2Na2SO3+O2。但是考慮到SO2與CO2在性質(zhì)上的不同,SO2中的硫元素不是最高價,能夠被過氧化鈉氧化,進而發(fā)生反應Na2O2+SO2=Na2SO4。綜合考慮該白色而固體應該有三種可能,即白色固體為Na2SO3、白色固體為Na2SO3與Na2SO4的混合物、白色固體為Na2SO4。關于產(chǎn)物的驗證實際上為SO42和SO32的檢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4分)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探究Ag與濃硝酸反應的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NO。其實驗流程圖如下:

(1)測定NO的體積:

①從上圖所示的裝置中,你認為應選用    裝置進行Ag與濃硝酸反應實驗。
②選用如上圖所示儀器組合一套可用來測定生成NO體積的裝置,其合理的連接順序是
3→             (填各導管口編號)。
③在測定NO的體積時,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氣瓶的液面要低,此時應將量筒的位置_______(“下降”或“升高”),以保證量筒中的液面與集氣瓶中的液面持平。
(2)測定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反應結束后,從上圖B裝置中所得100mL溶液中取出25.00mL溶液,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劑,第一次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圖所示。請將讀數(shù)填到表格的相應位置:

 
滴定前讀讀數(shù)/mL
滴定后讀數(shù)/mL
第一次
 
 
第二次
0.10
18.00
第三次
0.20
18.30
依據(jù)表格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3)氣體成份分析:
若實驗測得NO的體積為93.0mL(已折算到標準狀況),則Ag與濃硝酸反應過程中     
(填“有”或“沒有”)NO產(chǎn)生,作此判斷的依據(j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 實驗過程中,可能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有:
                                                    
                                                    ;
                                                    
                                                    ;
(2) 用該裝置做銅與濃硝酸反應的實驗,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                            。
(3) 若要驗證最終得到的氣體生成物,最簡便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數(shù)為1NA
B.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數(shù)為1NA
C.標準狀況下,22.4 L H2O的分子數(shù)為1NA
D.常溫常壓下,14 g N2含有分子數(shù)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2分)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蕩后溶液變?yōu)辄S色。
(1)甲同學認為這不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使溶液變黃色的物質(zhì)是:                       
(填粒子的化學式,下同);乙同學認為這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使溶液變黃色的物
                          
(2)現(xiàn)提供以下試劑:
A.酸性高錳酸鉀溶液B.氫氧化鈉溶液C.四氯化碳D.硫氰化鉀溶液
請判斷哪位同學的推斷是正確的,并用兩種方法加以驗證,寫出選用的試劑編號
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同學正確
選用試劑
實驗現(xiàn)象
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
 
 
  (3)若選用淀粉碘化鉀溶液來判斷哪位同學的推斷是正確的,你認為是否可行?
          理由是:                                                   
根據(jù)上述實驗推測,若在稀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首先被氧化的離子是             
寫出在稀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時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向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則溶液中(   )
A.一定含有、Ag+中的一種或幾種
B.一定含有或Ag+,不含
C.一定含有或Ag+
D.一定含、Ag+中的一種或幾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小組進行與NH3有關的系列實驗。
(1)從下圖中挑選所需儀器,畫出制取干燥NH3的裝置簡圖(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導管、膠皮管。固定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不用畫),并標明所用試劑。

(2)將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有如下規(guī)律可判斷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比較元素的單質(zhì)與水(或非氧化性酸)反應置換出氫氣的難易程度.置換反應越容易發(fā)生,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越強.某化學活動小組為了驗證上述規(guī)律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請你填寫下表有關內(nèi)容:
實驗內(nèi)容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1)Na、Mg(條)、K與水反應
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元素原子失電子的能力逐漸______;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依次______.


(2)Mg、Al與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及現(xiàn)象,可以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
實驗現(xiàn)象結論
A圖1左燒杯中鐵表面有氣泡,右燒杯中銅表面有氣泡活動性:Al>Fe>Cu
B圖2左邊棉花變?yōu)槌壬疫吤藁ㄗ優(yōu)樗{色氧化性:Cl2>Br2>I2
C圖3左邊燒杯變渾濁,右邊燒杯不變渾濁熱穩(wěn)定性:Na2CO3>NaHCO3
D圖4錐形瓶中有氣體產(chǎn)生,燒杯中液體變渾濁非金屬性:Cl>C>Si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