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化學反應中,伴隨著物質的變化,既有化學鍵的斷裂又有化學鍵的形成,還有化學能的改變
B.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是放出熱量還是吸收熱量,取決于反應物總能量與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C.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該化學反應過程一定是吸收能量
D.物質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穩(wěn)定性越大,反應越難以發(fā)生;物質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穩(wěn)定性越小,反應越容易發(fā)生

分析 A.化學反應中一定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一定有新物質生成;
B.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反之為放熱反應;
C.反應中能量變化與反應條件無關;
D.能量越低的物質,越穩(wěn)定.

解答 解:A.化學反應中一定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一定有新物質生成,則反應在有物質變化、能量變化,故A正確;
B.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反之為放熱反應,則放出熱量還是吸收熱量,取決于反應物總能量與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故B正確;
C.反應中能量變化與反應條件無關,加熱的可能為放熱反應,如C的燃燒,加熱可能為吸熱反應,如C與二氧化碳加熱生成CO,故C錯誤;
D.能量越低的物質,越穩(wěn)定,則反應越難以發(fā)生,反之物質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穩(wěn)定性越小,反應越容易發(fā)生,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焓變,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能量變化、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的判斷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C為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各組分子、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F(xiàn)e3+的溶液中:、Na+、NO3-、SO42-
B.pH=13的溶液中:Na+、K+、S2-、SO32-
C.能使淀粉KI試紙顯藍色的溶液中:NH4+、Fe2+、NO3-、Cl-
D.在水電離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Na+、Ba2+、ClO-、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qū)別是粒子直徑的大小在1-100nm之間
B.可以利于丁達爾效應區(qū)分膠體和溶液
C.膠體均能發(fā)生布朗運動和電泳現(xiàn)象
D.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wěn)定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烴分子中含一個苯環(huán)結構和兩個三鍵,則該烴的化學式不可能是( �。�
A.C10H6B.C13H12C.C15H16D.C19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措施或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B.棕紅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已知:2NO2 (g)?N2O4 (g))
C.工業(yè)上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用硫酸氫鈉去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氯乙烷與NaOH溶液混合CH3CH2Cl+NaOHNaCl+CH3CH2OH
(2)苯的硝化反應
(3)1,2-二溴丙烷與NaOH醇溶液混合加熱CBrH2CHBrCH3+2NaOHCH≡CHCH3↑+2H2O+2Na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已知W、X、Y、Z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為金屬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W>X>Y>Z
B.酸性:W的含氧酸強于Z的含氧酸
C.穩(wěn)定性:Z的氣態(tài)氫化物強于Y氣態(tài)氫化物
D.X與Z形成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以下數(shù)值大于或等于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是( �。�
A.常溫常壓下,5.6L甲烷中的共價鍵數(shù)目
B.標準狀況下,17gND3中所含分子數(shù)目
C.向0.2 mol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OH-數(shù)目
D.0.1mol羥基(-OH)中所含電子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NH3可用于制造硝酸、純堿等,還可用于煙氣脫硝.

(1)NH3催化氧化可制備硝酸.
①NH3氧化時發(fā)生如下反應:
4NH3(g)+5O2(g)=4NO(g)+6H2O(g)△H1=-907.28kJ•mol-1
4NH3(g)+3O2(g)=2N2(g)+6H2O(g)△H2=-1269.02kJ•mol-1
則4NH3(g)+6NO(g)=5N2(g)+6H2O(g)△H3=-1811.63 kJ•mol-1
②NO被O2氧化為NO2.其他條件不變時,NO的氧化率[α(NO)]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1所示.則p1>p2(填“>”、“<”或“=”);溫度高于800℃時,α(NO)幾乎為0的原因是NO2幾乎完全分解.
(2)“候氏”制堿工藝示意圖如圖2所示.“碳化”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NH3+H2O+NaCl═NaHCO3↓+NH4C1.

(3)利用反應NO2+NH3→N2+H2O(未配平)消除NO2的簡易裝置如圖3所示.電極b的電極反應式為2NO2+8e-+4H2O═8OH-+N2;消耗標準狀況下4.48L NH3時,被消除的NO2的物質的量為0.15mol.
(4)合成氨的原料氣需脫硫處理.一種脫硫方法是:先用Na2CO3溶液吸收H2S生成NaHS;NaHS再與NaVO3反應生淺黃色沉淀、Na2V4O9等物質.生成淺黃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S+4NaVO3+H2O═Na2V4O9+2S↓+4NaOH.
(5)25℃時,pH=2的鹽酸和醋酸各1mL分別加水稀釋,pH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4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
A.曲線I代表鹽酸的稀釋過程  B.a溶液的導電性比c溶液的導電性強
C.a溶液中和氫氧化鈉的能力強于b溶液 D.將a、b兩溶液加熱至30℃,cClcCH3COO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