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轉(zhuǎn)化關系,已知B、C、D、E是非金單質(zhì),且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氣體;化合物G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化合物I和J通常狀況下呈氣態(tài);反應①是化工生產(chǎn)中的一種重要固氮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寫出E、F的電子式:E,F(xiàn);
(2)實驗室制J的化學方程式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由F制取B的反應中,每產(chǎn)生標準狀況下11.2L的B,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
(4)在C、D、E.、I、J分子中,以極性鍵結(jié)合的是I、J(填相應的字母,下同),以非極性鍵結(jié)合的是C、D、E;
(5)用電子式表示I的形成過程;
(6)現(xiàn)將標準狀況下1.12L二氧化碳通入60mL 1mol/L的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溶液中,則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n(Na2CO3):n(NaHCO3)=1:4.

分析 化合物G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含有Na元素,F(xiàn)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得到氣體單質(zhì)B與G,可推知F為Na2O2,B為O2,G為Na2CO3,而A與B(氧氣)反應得到F(過氧化鈉),則A為Na.G(Na2CO3)與I反應得到CO2,則I屬于酸,I由氣體非金屬單質(zhì)C與D在光照條件下得到,則I為HCl,C、D分別為H2、Cl2中的一種,I和J通常狀況下呈氣態(tài),二者反應得到銨鹽,且反應①是化工生產(chǎn)中的一種重要固氮反應,可推知J為NH3,D為H2,E為N2,銨鹽為NH4Cl,故C為Cl2,據(jù)此進行解答.

解答 解:化合物G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含有Na元素,F(xiàn)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得到氣體單質(zhì)B與G,可推知F為Na2O2,B為O2,G為Na2CO3,而A與B(氧氣)反應得到F(過氧化鈉),則A為Na,G(Na2CO3)與I反應得到CO2,則I屬于酸,I由氣體非金屬單質(zhì)C與D在光照條件下得到,則I為HCl,C、D分別為H2、Cl2中的一種,I和J通常狀況下呈氣態(tài),二者反應得到銨鹽,且反應①是化工生產(chǎn)中的一種重要固氮反應,可推知J為NH3,D為H2,E為N2,銨鹽為NH4Cl,C為Cl2,
(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質(zhì)E為N2,其電子式為;F為Na2O2,過氧化鈉為離子化合物,其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
(2)J為NH3,固體氯化銨和固體氫氧化鈣反應的方程式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故答案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F為Na2O2,B為O2,F(xiàn)和CO2的反應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標況下11.2L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frac{11.2L}{22.4L/mol}$=0.5mol,生成0.5mol氧氣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ol×2=1mol,
故答案為:1mol;
(4)C為Cl2、D為H2、E為N2、I為HCl、J為NH3,不同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極性共價鍵,同種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極性共價鍵,則以極性鍵結(jié)合的是I、J,以非極性鍵結(jié)合的是C、D、E,
故答案為:I、J;C、D、E;
(5)I為HCl,氯化氫為共價化合物,用電子式表示其形成過程為,
故答案為:;
(6)A為Na,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為NaOH,標況下1.12L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為:$\frac{1.12L}{22.4L/mol}$=0.05mol,
60mL 1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L×0.06L=0.06mol,
NaOH與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0.06mol:0.05mol=6:5,則反應后溶質(zhì)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化合物,設Na2CO3、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x、y,
則:$\left\{\begin{array}{l}{x+y=0.05mol}\\{2x+y=0.06mol}\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x=0.01mol}\\{y=0.04mol}\end{array}\right.$,
所以n(Na2CO3):n(NaHCO3)=0.01mol:0.04mol=1:4,
故答案為:n(Na2CO3):n(NaHCO3)=1:4.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物推斷,涉及Na、Cl、N元素單質(zhì)化合物性質(zhì),物質(zhì)的狀態(tài)、焰色反應及轉(zhuǎn)化中特殊反應等是推斷突破口,側(c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難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zhì),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可能有9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有7個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線上
D.至少有6個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能正確反映化合物(用M表示)與電解質(zhì)(用N表示)二者關系的是(  )
選項ABCD
關系


包含關系



并列關系



交集關系



重疊關系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領域有廣泛應用.
(1)由合成氣(組成為H2、CO和少量CO2)直接制備甲醇,其主要過程包括以下2個反應:
Ⅰ、CO(g)+2H2(g)=CH3OH(g)△H1=-90.1kJ•mol-1
Ⅱ、CO2(g)+3H2(g)=CH3OH(g)+H2O(g)△H2=-49.0kJ•mol-1
①與反應Ⅱ比較,采用反應Ⅰ制備甲醇的優(yōu)點是無副產(chǎn)物生成,原子利用率高.
②CO(g)與H2O (g)生成CO2(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H2O(g)=CO2(g)+H2(g)△H=-41.1 kJ•mol-1
③圖1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利用反應Ⅱ原理制備甲醇的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是A(填序號).

(2)甲醇燃料電池由于結(jié)構(gòu)簡單、能量轉(zhuǎn)化率高、對環(huán)境無污染,可作為常規(guī)能源的替代品而越來越受到關注.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H3OH-6e-+H2O=CO2+6H+
②若該電池中消耗6.4g甲醇,則轉(zhuǎn)移1.2mol電子.
(3)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通常先用生物膜脫氮工藝進行處理,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將NH4+最終氧化為HNO3,然后加入CH3OH,得到兩種無毒氣體.寫出加入CH3OH后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6NO3-+5CH3OH+6H+=3N2↑+5CO2↑+1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乙烯間接水合法合成乙醇分兩步完成,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對于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合成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H2SO4是乙烯間接水合法合成乙醇的催化劑
B.縮小容器容積,乙烯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C.反應①和反應②均為放熱反應
D.反應②的反應熱△H=-(E3-E4)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離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 A>B>D>CB.原子序數(shù) d>c>b>a
C.離子半徑 C>D>B>AD.陰離子的還原性C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9.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Z
請判斷 X、Y、Z,并用相應的元素符號回答下列問題.
(1)X是Si,它的原子M層電子數(shù)是4.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徑最大的是Si.
(3)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用電子式表示Y的最簡單氫化物的形成過程
(4)氮氣中氮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屬于共價鍵鍵,由氮氣與氫氣反應生成1mol氨氣時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是3NA
(5)硫與Z兩種元素相比,非金屬性強的是Cl,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這一結(jié)論H2S+Cl2=S↓+2HCl.
(6)碳、氮、Y三種元素的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2O>NH3>CH4.由最高價碳元素與最低價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C3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H2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zhì)(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合成氨反應的活化能
B.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NaHCO3中是否混有Na2CO3
C.由粗硅制高純硅的反應類型依次為化合反應、置換反應
D.聚合物   的鏈節(jié)為CH2=C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用作分析試劑、鞣革還原劑、脫氯劑等.它受熱、遇酸易分解.它有多種制備方法,其中硫化堿法為:向熱的硫化鈉和亞硫酸鈉混合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經(jīng)吸硫、蒸發(fā)、結(jié)晶,制得硫代硫酸鈉晶體.制備過程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Na2S+H2O+SO2→Na2SO3+H2S …(i)
2H2S+SO2→3S+2H2O  …(ii)
S+Na2SO3$\stackrel{△}{→}$Na2S2O3 …(iii)
(1)已知Na2S2O3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由此可得出:該分解反應中,反應物斷裂化學鍵所吸收的總能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形成化學鍵所放出的總能量.
(2)Na2S2O3具有還原性,判斷依據(jù)是硫元素化合價為+2價,沒有達到最高價、可用作脫氯劑(至少寫出兩條).
(3)上述反應i~iii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S+Na2SO3+3SO2→3Na2S2O3.制備過程中,即使將反應物的用量按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shù)進行配比,反應后各反應物仍有剩余,這說明該過程中存在可逆反應.
(4)為了保證硫代硫酸鈉的產(chǎn)量,生產(chǎn)中通入的SO2不能過量,原因是SO2過量,溶液顯酸性,Na2S2O3遇酸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