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實驗小組設計用50mL 1.0mol/L鹽酸跟50mL 1.1mol/L氫氧化鈉溶液在如圖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在大燒杯底部墊泡沫塑料(或紙條),使放入的小燒杯杯口與大燒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或紙條),大燒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作蓋板,在板中間開兩個小孔,正好使溫度計和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通過.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用稍過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說是為保證鹽酸完全被中和.試問:鹽酸在反應中若因為有放熱現(xiàn)象,而造成少量鹽酸在反應中揮發(fā),則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2)該實驗小組做了三次實驗,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記錄如下原始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溫差(t2-t1)℃
鹽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鹽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熱容C=4.18J(g?℃)則該反應的中和熱為△H=
 
;
(3)若用等濃度的醋酸與NaOH溶液反應,則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其原因是
 
;
(4)影響中和熱測定結果的關鍵因素在于:
 
,為減小實驗誤差,可采取的措有:
 
考點:中和熱的測定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1)根據(jù)少量鹽酸在反應中揮發(fā),反應的鹽酸偏少,放出的熱量偏。
(2)先判斷三次反應溫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值,再根據(jù)公式Q=cm△T來求出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熱量,最后根據(jù)中和熱的概念求出中和熱;
(3)根據(jù)弱電解質(zhì)電離吸收熱量;
(4)在中和反應中,必須確保熱量不散失;可以用保溫杯代替燒杯;
解答: 解:(1)少量鹽酸在反應中揮發(fā),鹽酸揮發(fā)吸收熱量,且鹽酸偏少,放出的熱量偏小,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偏低;故答案為:偏低;
(2)3次反應前后溫度差分別為:6.6℃、6.7℃、6.8℃,均有效,平均值為
6.6℃+6.7℃+6.8℃
3
=6.7℃,50mL 1.0mol/L鹽酸跟50mL 1.1mol/L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和為m=100mL×1g/mL=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熱量Q=4.18J/(g?℃)×100g×6.7℃=28.006KJ,即生成0.5mol的水放出熱量28.006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熱量為28.006KJ×2=56.01kJ,即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56.01kJ/mol;
故答案為:-56.01kJ/mol;
(3)醋酸為弱酸,電離過程為吸熱過程,所以醋酸(CH3COOH)代替HCl溶液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偏低,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偏低;
故答案為:偏低;醋酸為弱酸,電離過程為吸熱過程;
(4)在中和反應中,必須確保熱量不散失;為減小實驗誤差,可采取的措有用保溫杯代替燒杯;
故答案為:保溫;用保溫杯代替燒杯;
點評:本題考查熱反應熱的測定與計算,題目難度大,注意理解中和熱測定原理以及測定反應熱的誤差等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A、向硫酸亞鐵溶液中通入H2S氣體:Fe2++H2S→FeS↓+2H+
B、碳酸鈣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C、少量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氫鈉溶液混合:OH-+HCO3-→H2O+CO32-
D、稀氯化銨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混合:NH4++OH-→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CH3+、-CH3(甲基)、CH3-都是重要的有機反應中間體,有關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們均由甲烷去掉一個氫原子所得
B、它們互為等電子體,碳原子均采取sp2雜化
C、CH3-與NH3、H2O+互為等電子體,幾何構型均為三角錐形
D、CH3+中的碳原子采取sp2雜化,所有原子均共面
E、兩個-CH3(甲基)或一個CH3+'和一個CH3-結合均可得到CH3CH3
(2)鋅是一種重要的金屬,鋅及其化合物有著廣泛的應用.
①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葡萄糖酸鋅〔CH2OH( CHOH) 4 COO]2Zn是目前市場上流行的補鋅劑.寫出Zn2+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
 
,葡萄糖分子[CH2OH(CHOH)4CHO]中碳原子雜化方式有
 

③Zn2+能與NH3形成配離子[Zn(NH34]2+.配位體NH3分子屬于
 
(填“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在〔Zn(NH34]2+中,Zn2+位于正四面體中心,N位于正四面體的頂點,試在圖1中表示出〔Zn(NH34]2+中Zn2+與N之間的化學鍵.

④圖2示鋅與某非金屬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X通過共價鍵結合,該化合物的Zn與X的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
 
;
⑤在④的晶胞(圖2)中,如果只考查X的排列方式,則X的堆積方式屬于金屬晶體堆積方式中的_
 
堆積;設該晶胞中Zn的半徑為r1 cm,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M1,X的半徑為r2cm,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M2,則該晶體的密度為_
 
g/cm3(寫出 含有字母的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給定條件下,氮氣與氫氣在密閉容器中合成氨.起始時加入氮氣和氫氣且濃度分別為1.0mol/L 和3.0mol/L,2秒后,氮氣的濃度為0.8mol/L,氫氣的濃度為2.4mol/L,氨氣的濃度為0.4mol/L.分別用氮氣、氫氣和氨氣的濃度變化表示的這2秒內(nèi)的化學反應速率是多少?有什么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xiàn)下列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如圖所示:

(1)固體A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其化學式為
 
.W的電子式為
 

(2)寫出W與氣體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利用上圖中有關物質(zhì)實現(xiàn)C→B的轉(zhuǎn)變,寫出該轉(zhuǎn)變的離子方程式:
 

(4)上述變化中的B和丙按物質(zhì)的量3: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若甲和乙恰好完全反應,則W與A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鈦有強度高和質(zhì)地輕的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飛機制造業(yè)等.工業(yè)上利用鈦鐵礦,其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eTiO3)制備鈦金屬,工業(yè)流程如下:
已知:Ti與TiO2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溶于稀硫酸、稀鹽酸等.

(1)請寫出FeTiO3與稀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請寫出“熔融氧化”的化學方程式:
 

(3)電解氯化鎂的陰極反應式為:
 
,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為:
 
(填化學式).
(4)熱還原法中能否改用鈉代替鎂作還原劑:
 
(填“能”或“不能”);原因為:
 

(5)用此方法制備得到的Ti金屬;煊蠱gCl2和Mg,除雜試劑是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2molSO2和1molO2在一密閉容器中,于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達到平衡后,生成了amolSO3
(1)達到平衡時SO3的體積分數(shù)是
 
 (用字母a的表達式表示).
(2)若該反應是在恒溫恒壓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現(xiàn)加入4molSO2和2molO2,達到平衡后SO3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用字母a表示).此時SO3在反應混合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該反應是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
①若要使反應達到相同的平衡狀態(tài),可改為加入
 
molSO3,或b molSO3
 
molSO2
 
molO2的混合物.
②現(xiàn)加入4molSO2和2molO2,達到平衡后SO3的物質(zhì)的量[n(SO3)]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車用燃料甲醇國家標準》的實施拉開了車用燃料低碳革命的大幕,一些省市正在陸續(xù)試點與推廣使用甲醇汽油.甲醇可通過將煤的氣化過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制得:CO(g)+2H2(g)?CH3OH(g).圖Ⅰ、圖Ⅱ是關于反應進行情況的圖示.
(1)圖Ⅰ是反應時CO和CH3OH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CO濃度變化表示平均反應速率v(CO)=
 

(2)圖Ⅱ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的變化,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3)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
 
;當溫度升高時,該平衡常數(shù)K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恒容條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n(CH3OH)
n(CO)
增大的有
 

A.升高溫度   B.充入He氣    C.再充入1molCO和2molH2     D.使用催化劑
(5)在恒溫條件下,擴大容器體積,則平衡
 
(填“逆向移動”、“正向移動”、“不移動”).
(6)在溫度、容積相同的三個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保持恒溫、恒容,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容器
投料量 1mol CO、2mol H2 1mol CH3OH 2mol CH3OH
CH3OH的濃度(mol?L-1 c1 c2 c3
反應的能量變化 放出Q1 kJ 吸收Q2 kJ 吸收Q3 kJ
體系壓強(Pa) P1 P2 P3
反應物轉(zhuǎn)化率 α1 α2 α3
A.c1=c2;  B.Q3=2Q2;  C.2P1<P3;  D.α12=1;  E.2α23
F.該反應若生成1mol CH3OH放出的熱量為(Q1+Q2)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于反應:N2+3H2═2NH3,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只改變一個反應條件,將生成NH3的反應速率的變化填入空格里(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編號 改變的條件 生成NH3的速率
升高溫度
 
降低溫度
 
增大N2的濃度
 
使用催化劑
 
壓縮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