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絕對值相等,B的基態(tài)原子有3個不同的能級且各能級中電子數(shù)相等,D的基態(tài)原子與B的基態(tài)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目相同,E的基態(tài)原子的s能級的電子總數(shù)與p能級的電子數(shù)相等,F(xiàn)的基態(tài)原子的3d軌道電子數(shù)是4s電子數(shù)的4倍。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基態(tài)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 。
(2)B、C、D、E的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回答)
(3)下列關(guān)于B2A2分子和A2D2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中都含有σ鍵和π鍵
B.中心原子都sp雜化
C.都是含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D.互為等電子體
E.B2A2分子的沸點明顯低于A2D2分子
(4)F2+能與BD分子形成[F(BD)4]2+,其原因是BD分子中含有
(5)由B、E、F三種元素形成的一種具有超導性的晶體,晶胞如圖所示.B位于E和F原子緊密堆積所形成的空隙當中.與一個F原子距離最近的F原子的數(shù)目為 ,該晶體的化學式為 .若該晶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B、E、F三種元素的原子半徑分別為r1pm、r2pm、r3pm,則該晶體的密度表達式為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能發(fā)生鋁熱反應的是( )
A.Al粉和MnO2粉末 B.木炭粉和CuO粉末
C.Al粉和Cr2O3粉末 D.Al粉和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子式為C10H20O2的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所得酸A和醇B,且B經(jīng)氧化可得A。符合此條件的酯的同分異構(gòu)體數(shù)目為( )
A.4 B.8 C.16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溶液中各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下圖所示。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線段BC代表Fe3+ 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情況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 6mol
C.當通入Cl2 2mol時,溶液中已發(fā)生的離子反應可表示為: 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恒溫下,在容積為1升的甲、乙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H2和I2發(fā)生可逆反應:H2(g)+I2(g)⇌2HI(g)△H=-14.9kJ/mol,實驗時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表:
容器編號 | 起始濃度mol/L | 平衡時的濃度mol/L | 平衡時放出的熱量/KJ | |
I2 | H2 | HI | ||
甲 | 0.01 | 0.01 | 0.004 | Q1 |
乙 | 0.02 | 0.02 | a | Q2 |
下列判斷正確的( 。
A.平衡時,乙中顏色更深,a>0.008
B.平衡時,放出的熱量:Q1=1/2Q2=0.149kJ
C.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
D.平衡后,向甲中再充入0.004mol HI氣體,再次達到平衡時HI的百分含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與圖像對應符合的是
A.對于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N2(g)+3H2(g)2NH3(g)在t0時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動
B.p2>p1,T1>T2
C.該圖像表示的化學方程式為:2A===B+3C
D.對于反應2X(g)+3Y(g) 2Z(g) ΔH<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量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mA(g)+nB(g) pC(g)達到平衡時,維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2,當達到新的平衡時,氣體C的濃度變?yōu)樵胶鈺r的1.9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p
B.m+n<p
C.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C的質(zhì)量分數(shù)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凈化和收集由鹽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氣體,從下圖中選擇合適的裝置并連接。合理的是( )
A.a(chǎn)—a′→d—d′→e B.b—b′→d—d′→g
C.c—c′→d—d′→g D.d—d′→c—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晶體中,化學鍵類型相同、晶體類型也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 B.CCl4和KCl C.NaCl和HCl D.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