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通過測量反應前后C、D裝置質(zhì)量的變化,測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加熱前通入空氣的目的是趕走裝置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空氣.
(2)裝置C、D中盛放的試劑為CCaCl2(或P2O5等)、D堿石灰.
(3)若將A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測得的NaCl含量將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下同);若B中反應管右側(cè)有水蒸氣冷凝,則測定結果中NaHCO3的含量將無影響;若撤去E裝置,則測得Na2CO3•10H2O的含量將偏低.
(4)若樣品質(zhì)量為25.0g,反應后C、D增加的質(zhì)量分別為9.9g、2.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3.6%.

分析 將混合物加熱會產(chǎn)生H2O(g)、CO2等氣體,應在C、D中分別吸收,由干燥劑的性質(zhì)知應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即C中的干燥劑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產(chǎn)生的CO2的質(zhì)量)可求出NaHCO3質(zhì)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產(chǎn)生的H2O及已經(jīng)知道的NaHCO3分解產(chǎn)生的H2O的質(zhì)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質(zhì)量,從而求出NaCl的質(zhì)量;故應在實驗前想法趕出裝置中的空氣,關鍵操作應是趕B中的空氣,所以關閉b,打開a就成為操作的關鍵,緩緩通入則是為了趕出效果更好;E中堿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氣中的H2O(g)、CO2進入裝置D影響實驗效果,
根據(jù)以上分析進行解答(1)(2)(3);
(4)裝置D中增加的質(zhì)量為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根據(jù)反應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計算出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再計算出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 解:(1)本實驗中需要分別測定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zhì)量,所以實驗前必須將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趕走,避免影響測定結果;操作方法為:關閉b,打開a,緩緩通入空氣,直至a處出來的空氣不再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為止,
故答案為:趕走裝置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空氣;
(2)裝置C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氣,可以使用無水CaCl2、P2O5等;裝置D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堿石灰,
故答案為:CaCl2(或P2O5等);堿石灰;
(3)若將A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m(H2O)增加,使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若B中反應管右側(cè)有水蒸氣冷凝,測定碳酸鈉的質(zhì)量是根據(jù)裝置D中質(zhì)量變化計算的,與水蒸氣的量無關,則測定結果中NaHCO3的含量不變; E中堿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氣中的H2O(g)、CO2進入裝置D,若撤去E裝置,則測定的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偏大,碳酸氫鈉分解生成水的質(zhì)量偏高,而Na2CO3•10H2O的測定是根據(jù)生成水的總質(zhì)量計算的,則測得Na2CO3•10H2O的含量將偏低,
故答案為:偏低;無影響;偏低;
(4)若樣品質(zhì)量為25.0g,反應后C、D增加的質(zhì)量分別為9.9g、2.2g,則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2.2g,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168              44
m(NaHCO3)       2.2g
m(NaHCO3)=$\frac{168×2.2g}{44}$=8.4g,
混合物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8.4g}{25.0g}$×100%=33.6%,
故答案為:33.6%.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測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題目難度中等,解題時必須結合實驗裝置和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綜合分析,綜合考查學生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以及實驗原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題現(xiàn)有濃度均為0.1mol•L-1的下列溶液:
①硫酸、②醋酸、③氫氧化鈉、④氯化銨、⑤醋酸銨、⑥硫酸銨、⑦硫酸氫銨. ⑧氨水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兩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①<②(填“<”“=”“>”).
(2)④、⑤、⑥、⑦、⑧五種溶液中NH4+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⑥>⑦>④>⑤>⑧.
(3)⑥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H4+)>c(SO42-)>c(H+)>c(OH-).將③和④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a+)=c(CI-)>c(OH-)>c(NH4+)>c(H+).
(4)已知t℃時,KW=1×10-13,則t℃(填“>”、“<”或“=”)>25℃.
在t℃時將pH=11的NaOH溶液aL與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a:b=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鐵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chǎn)中有廣泛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黃鐵礦(FeS2)是生產(chǎn)硫酸和冶煉鋼鐵的重要原料.其中一個反應為3FeS2+8O2 $\frac{\underline{\;高溫\;}}{\;}$6SO2+Fe3O4,當4mol O2參加反應,轉(zhuǎn)移16mol電子.
(2)鐵粉與水蒸氣也可以制得Fe3O4,其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 $\frac{\underline{\;高溫\;}}{\;}$Fe3O4+4H2
(3)當制得等質(zhì)量的Fe3O4時,由FeS2反應得到SO2與消耗的水蒸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3:2.
(4)Fe3O4可以用CO還原,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3O4+4CO $\frac{\underline{\;高溫\;}}{\;}$3Fe+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已知K2O2和Na2O2都是過氧化物,化學性質(zhì)非常相似.下列含氧化合物中氧的化合價最低的是( 。
選項含氧化合物
 A K2O2
 B H2O2
 C Na2CO3
 DNa2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常溫下,在57.5g水中溶解2.5gCuSO4•5H2O恰好達到飽和,該溶液密度為1.2g/cm3求:
①該溶液的體積
②該溶液中CuSO4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③取出20.0ml該溶液,配成濃度為0.10mol/L的稀溶液,則稀釋后溶液的體積是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列出了十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IIA0
2
3
4
請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Ca(填元素符號);
(2)①~⑩中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HClO4(填物質(zhì)化學式),呈兩性的氫氧化物是Al(OH)3(填物質(zhì)化學式);
(3)⑦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其氫化物能生成鹽M,M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離子鍵、共價鍵;
(4)用電子式表示元素③與⑧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5)寫出將⑨元素單質(zhì)從海水中(離子形式存在)提取所涉及到的三個步驟的離子方程式,第一步:Cl2+2Br-=2Cl-+Br2第二步:Br2+SO2+2H2O=4H++SO42-+2Br-; 第三步Cl2+2Br-=2Cl-+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某化工廠以丙烯、乙烯為原料進行化工生產(chǎn)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①與反應④均是取代反應
B.反應②與反應③均是加成反應
C.反應②中產(chǎn)物的結構簡式為CH2BrCH2CHClBr
D.反應③、④表明硫酸是乙烯與水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現(xiàn)有A、B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有100ml3mol/L的鹽酸和100ml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的鋁粉,反應結束后測得生成H2的體積比是3:5,則加入鋁粉的質(zhì)量為( 。
A.1.8gB.3.6gC.5.4gD.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請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和提供的數(shù)據(jù),計算生石灰樣品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不考慮其它因素對實驗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