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將混合物加熱會產(chǎn)生H2O(g)、CO2等氣體,應在C、D中分別吸收,由干燥劑的性質(zhì)知應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即C中的干燥劑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產(chǎn)生的CO2的質(zhì)量)可求出NaHCO3質(zhì)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產(chǎn)生的H2O及已經(jīng)知道的NaHCO3分解產(chǎn)生的H2O的質(zhì)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質(zhì)量,從而求出NaCl的質(zhì)量;故應在實驗前想法趕出裝置中的空氣,關鍵操作應是趕B中的空氣,所以關閉b,打開a就成為操作的關鍵,緩緩通入則是為了趕出效果更好;E中堿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氣中的H2O(g)、CO2進入裝置D影響實驗效果,
根據(jù)以上分析進行解答(1)(2)(3);
(4)裝置D中增加的質(zhì)量為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根據(jù)反應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計算出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再計算出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 解:(1)本實驗中需要分別測定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zhì)量,所以實驗前必須將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趕走,避免影響測定結果;操作方法為:關閉b,打開a,緩緩通入空氣,直至a處出來的空氣不再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為止,
故答案為:趕走裝置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空氣;
(2)裝置C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氣,可以使用無水CaCl2、P2O5等;裝置D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堿石灰,
故答案為:CaCl2(或P2O5等);堿石灰;
(3)若將A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m(H2O)增加,使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若B中反應管右側(cè)有水蒸氣冷凝,測定碳酸鈉的質(zhì)量是根據(jù)裝置D中質(zhì)量變化計算的,與水蒸氣的量無關,則測定結果中NaHCO3的含量不變; E中堿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氣中的H2O(g)、CO2進入裝置D,若撤去E裝置,則測定的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偏大,碳酸氫鈉分解生成水的質(zhì)量偏高,而Na2CO3•10H2O的測定是根據(jù)生成水的總質(zhì)量計算的,則測得Na2CO3•10H2O的含量將偏低,
故答案為:偏低;無影響;偏低;
(4)若樣品質(zhì)量為25.0g,反應后C、D增加的質(zhì)量分別為9.9g、2.2g,則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2.2g,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168 44
m(NaHCO3) 2.2g
m(NaHCO3)=$\frac{168×2.2g}{44}$=8.4g,
混合物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8.4g}{25.0g}$×100%=33.6%,
故答案為:33.6%.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測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題目難度中等,解題時必須結合實驗裝置和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綜合分析,綜合考查學生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以及實驗原理.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含氧化合物 |
A | K2O2 |
B | H2O2 |
C | Na2CO3 |
D | Na2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⑥ | ⑦ | ||||||
3 | ① | ③ | ⑤ | ⑧ | ⑩ | |||
4 | ② | ④ | 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①與反應④均是取代反應 | |
B. | 反應②與反應③均是加成反應 | |
C. | 反應②中產(chǎn)物的結構簡式為CH2BrCH2CHClBr | |
D. | 反應③、④表明硫酸是乙烯與水反應的催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8g | B. | 3.6g | C. | 5.4g | D. | 4.5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