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4.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學習“硫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質”中,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探究SO2的性質,
按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盛放亞硫酸鈉的儀器名稱是蒸餾燒瓶,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2)實驗過程中,裝置B、C中發(fā)生的現象分別是溶液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無色溶液中出現淡黃色渾濁,這些現象分別說明SO2具有的性質是還原性和氧化性;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3)裝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與品紅作用的可逆性,請寫出實驗操作及現象品紅溶液褪色后,關閉分液漏斗活塞,點燃D處酒精燈加熱,溶液恢復紅色;
(4)該裝置有一明顯缺陷,請指明缺少尾氣吸收裝置,并在框圖2內畫出補充裝置(注明藥品).
【實驗二】驗證足量鋅與濃硫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氫氣.按圖裝置進行實驗(鋅與濃硫酸共熱時產生的氣體為X,且該裝置略去).試回答:
(5)A中加入的試劑可能是品紅溶液,作用是檢驗SO2
B中加入的試劑可能是濃硫酸,作用是吸收水蒸氣;
E中加入的試劑可能是堿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
(6)可以證明氣體X中含有氫氣的實驗現象是:C中:黑色CuO變成紅色的Cu,D中:白色粉末變成藍色.

分析 (1)根據化學常用儀器及儀器的名稱來分析;制備二氧化硫的方法是利用亞硫酸鈉和濃硫酸反應生成;
(2)利用二氧化硫與高錳酸鉀溶液,二氧化硫與硫化鈉的氧化還原反應來分析反應現象和性質,依據離子性質和電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書寫離子方程式;
(3)根據二氧化硫能使品紅褪色,但加熱褪色后的溶液又可恢復紅色來解答;
(4)二氧化硫有毒,沒有使用尾氣吸收裝置;可以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5)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紅溶液檢驗;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堿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6)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水和無水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五水合硫酸銅.

解答 解:(1)裝置A中盛放亞硫酸鈉的儀器名稱是蒸餾燒瓶,利用亞硫酸鈉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2)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二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則觀察到紅色逐漸變淺直至完全褪去,二氧化硫進入硫化鈉溶液中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為2S2-+SO2+2H2O=3S↓+4OH-,則觀察到出現黃色渾濁,B中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表現還原性,C中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表現氧化性,高錳酸鉀溶液和二氧化硫氣體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故答案為:溶液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無色溶液中出現淡黃色渾濁;還原性;氧化性;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3)因二氧化硫能使品紅褪色,但加熱褪色后的溶液又可恢復紅色,則操作為待品紅溶液完全褪色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旋塞,點燃酒精燈加熱,觀察到的現象為無色溶液恢復為紅色,
故答案為:品紅溶液褪色后,關閉分液漏斗活塞,點燃D處酒精燈加熱,溶液恢復紅色;
(4)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氣體,多余的二氧化硫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圖示中缺少尾氣吸收裝置;二氧化硫能夠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裝置如圖:,
故答案為:缺少尾氣吸收裝置;
(5)A裝置的作用是檢驗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紅,所以通過品紅溶液褪色檢驗SO2的存在,現象是品紅褪色;為了檢驗氫氣的存在,需用無水硫酸銅檢驗氫氣被氧化的產物水,所以事先需除掉水,利用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鈣和氫氧化鈉,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為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E中加入的試劑可能是堿石灰,
故答案為:品紅溶液;檢驗SO2;濃硫酸;吸收水蒸氣; 堿石灰;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
(6)為了檢驗氫氣的存在,氫氣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uO$\frac{\underline{\;\;△\;\;}}{\;}$Cu+H2O黑色CuO變成紅色的Cu,需用無水硫酸銅檢驗氫氣被氧化的產物水,水和無水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五水合硫酸銅,所以可以證明氣體X中含有H2的實驗現象是C中黑色CuO變成紅色的Cu;D中白色粉末變成藍色,
故答案為:黑色CuO變成紅色的Cu;白色粉末變成藍色.

點評 本題考查了濃硫酸的性質,題目難度中等,試題涉及銅與濃硫酸、鋅與濃硫酸的反應,題量較大、知識點較多,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明確常見氣體的性質及檢驗方法為解答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熔點: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
B.密度:溴苯>H2O>苯
C.含碳量:甲烷>乙烯>乙炔>苯
D.等物質的量燃燒耗O2量:己烷<環(huán)己烷<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蓄電池是一種可以反復充電、放電的裝置.有一種蓄電池在充電和放電時發(fā)生的反應是NiO2+Fe+2H2O$?_{充電}^{放電}$Fe(OH)2+Ni(OH)2
(1)此蓄電池放電時,電池中某一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B.
A.NiO2   B.Fe   C.Fe(OH)2  D.Ni(OH)2
(2)以此蓄電池為電源,用石墨作電極,電解含有大量濃度相同的下列離子的溶液:Al3+、Cu2+、Cl-,SO42-,陰極上最先放電的離子是Cu2+,開始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
(3)用此蓄電池分別電解以下兩種溶液,若電路中轉移了0.02mol電子(電解池的電極為惰性電極),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電解足量Cu(NO32溶液時,某一電極增加的質量為0.64g.
②電解Na2SO4溶液,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e-=H2↑,陽極產生的氣體在標準情況下的體積為0.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是在高溫下,Fe與水蒸氣的反應實驗.
請回答該實驗中的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溫\;}}{\;}$Fe3O4+4H2
(2)圓底燒瓶中盛裝的水,該裝置在受熱后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水蒸氣;燒瓶底部放置了幾片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3)堿石灰的作用是干燥生成的氫氣.
(4)試管中收集的氣體是氫氣,如果在A處點燃該氣體,則必須對其進行驗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苯甲酸乙酯(C9H10O2)別名為安息香酸乙酯. 它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氣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業(yè)中,也可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溶劑等.其制備方法為:

已知:
名稱相對分子質量顏色,狀態(tài)沸點(℃)密度(g•cm-3
苯甲酸*122無色片狀晶體2491.2659
苯甲酸乙酯150無色澄清液體212.61.05
乙醇46無色澄清液體78.30.7893
環(huán)己烷84無色澄清液體80.80.7318
已知:苯甲酸在100℃會迅速升華.
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圓底燒瓶中加入4.0g苯甲酸,10mL 95%的乙醇(過量),8mL環(huán)己烷以及3mL濃硫酸,混合均勻并加入沸石,按圖所示裝好儀器,控制溫度在65~70℃加熱回流2h.利用分水器不斷分離除去反應生成的水,回流環(huán)己烷和乙醇.

②反應一段時間,打開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體后,關閉旋塞,繼續(xù)加熱,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體不再明顯增加,停止加熱.
③將燒瓶內反應液倒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機層,水層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機層,加入氯化鈣,靜置,過濾,對濾液進行蒸餾,低溫蒸出乙醚和環(huán)己烷后,繼續(xù)升溫,接收210~213℃的餾分.
④檢驗合格,測得產品體積為2.3mL.
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實驗中,圓底燒瓶的容積最適合的是B(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2)步驟①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忘記加沸石,應該采取的正確操作是:冷卻后補加
(3)步驟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斷分離除去水的目的是使平衡不斷地向正向移動
(4)步驟③加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餾時蒸餾燒瓶中可見到白煙生成,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凈的苯甲酸,受熱至100℃時升華;
(5)有機物的分離操作中,經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儀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6)計算本實驗的產率為4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2Na2CO3•3H2O2是一種新型的氧系漂白劑.某實驗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Ⅰ實驗制備:
實驗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02
實驗步驟:取3.5gNa2CO3溶于10mLH2O加入0.1g穩(wěn)定劑,用磁力攪拌器攪拌完全溶解后,將6.0mL30%H2O2在15min內緩慢加入到三頸燒瓶中,實驗裝置如圖.
反應1小時后,加入1g氯化鈉后,靜置結晶,然后抽濾,干燥一周后,稱重.
(1)裝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降低溫度,防止2Na2CO3•3H2O2分解;
(3)加入適量NaCl固體的原因是降低2Na2CO3•3H2O2的溶解度,利用晶體析出;
(4)2Na2CO3•3H2O2極易分解,其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Ⅱ、活性氧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試樣0.2000g,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100mL濃度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mol/L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記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的體積為32.70mL.
活性氧含量計算公式:Q%=(40$\frac{cV}{m}$)×100%[c--KMnO2標準溶液濃度(mol/L);V--消耗的KMnO4標準溶液體積(L);m--試樣質量(g)]
(5)滴定終點的判定依據為加入最后一滴高錳酸鉀溶液,溶液紫色不褪去;
(6)滴定過程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6KMnO4 +5(2Na2CO3•3H2O2)+19H2SO4=3K2SO4+6MnSO4 +10Na2SO4 +10CO2↑+15O2↑+34H2O;
(7)活性氧含量為1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工業(yè)上由焦炭或夭然氣制氫氣的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碳.為了除去氫氣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將一氧化碳與水蒸氣發(fā)生反應:CO(g)+H2O( g)?CO2(g)+H2(g)△H=-41.0kJ•mol-l.該反應在工業(yè)上被稱為“一氧化碳變換”.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c(C{O}_{2})×c({H}_{2})}{c(CO)×c({H}_{2}O)}$; K( 200℃)> K( 300℃)(填“>”、“=”或“<”).
(2)在773K時,一氧化碳變換反應的平衡常數K=9,如反應開始時CO和H2O的濃度都是0.020•mol-l,則在此反應條件下一氧化碳的轉化率為75%.
(3)某工業(yè)合成氨的原料氣組成為:H2 40%、N2 20%、CO30%、CO210%(均為體積分數).現采用“一氧化碳變換”法,向上述原料氣中加入水蒸氣,以除去其中的CO.已知不同溫度及反應物投料比($\frac{n{H}_{2}O}{n(CO)}$  )下,變換后平衡混合氣體中CO的體積分數如下表所示:
投料比
CO體積分數/%
溫度/℃
 $\frac{n{H}_{2}O}{n(CO)}$=1 $\frac{n{H}_{2}O}{n(CO)}$=3 $\frac{n{H}_{2}O}{n(CO)}$=5
200
250
300
350
1.70
2.73
6.00
7.85
0.21
0.30
0.84
1.52
0.02
0.06
0.43
0.80
①從表中數據可以得到控制不同條件時CO的轉化率的變化規(guī)律.能使CO的轉化率升高,可改變的條件降低溫度、增大反應物投料比($\frac{n{H}_{2}O}{n(CO)}$ )或原料氣中水蒸氣的比例.
②溫度是一氧化碳變換工藝中最重要的工藝條件,實際生產過程中將溫度控制在300℃左右,其原因是提高溫度,會提高反應速率,但平衡逆向移動,CO的轉化率下降,實際生產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速率和平衡兩個方面.
③溫度為300℃、$\frac{n{H}_{2}O}{n(CO)}$=1時,變換后的平衡混合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是24.8%.(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實驗中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試管取出試劑瓶中的Na2CO3溶液,發(fā)現取量過多,為了不浪費,又把過量的試劑倒入試劑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將含有Ba(NO32的廢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沖入下水道
C.用蒸發(fā)方法使NaCl 從溶液中析出時,應將蒸發(fā)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熱蒸干
D.用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時,濃硫酸溶于水后,應冷卻至室溫才能轉移到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用稀鹽酸預處理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使之變?yōu)镠R,再用蒸餾水洗滌至中性,然后用該樹脂軟化100mL含0.001molMg2+的中性溶液,使Mg2+完全被樹脂所交換,再用100mL蒸餾水洗滌樹脂.將交換液和洗滌液收集到一起,該混合液的pH為( 。
A.2.0B.2.3C.3.0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