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封管實驗具有簡易、方便、節(jié)約、綠色等優(yōu)點,下列關(guān)于三個封管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的說法錯誤的是

A.加熱③時,溶液紅色褪去,冷卻后又變紅色,體現(xiàn)SO2的漂白性

B.加熱②時,溶液紅色變淺,可證明氨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C.加熱①時,上部匯集了NH4Cl固體,此現(xiàn)象與碘升華實驗現(xiàn)象相似

D.三個封管實驗中所涉及到的化學反應不全是可逆反應

【答案】A

【解析】

A.依據(j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和漂白效果不穩(wěn)定性解答;

B.加熱時氨氣逸出,②中顏色為無色,冷卻后氨氣溶解②中為紅色;

C.氯化銨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氣遇冷重新反應生成氯化銨;

D.可逆反應應在同一條件下進行。

A.二氧化硫與有機色素化合生成無色物質(zhì)而具有漂白性,受熱又分解,恢復顏色,所以加熱時,③溶液變紅,冷卻后又變?yōu)闊o色,故A錯誤;

B.加熱時氨氣逸出,②中顏色為無色,冷卻后氨氣溶解②中為紅色,可證明氨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B正確;

C.加熱時,①上部匯集了固體NH4Cl,是由于氯化銨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氣遇冷重新反應生成氯化銨,此現(xiàn)象與碘升華實驗現(xiàn)象相似,故C正確;

D.氨氣與水的反應是可逆的,可逆反應應在同一條件下進行,題中實驗分別在加熱條件下和冷卻后進行,不完全是可逆反應,故D正確;

故答案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甘氨酸亞鐵[(NH2CH2COO)2Fe]是一種補血劑。實驗室以綠礬(FeSO4·7H2O)為鐵源制備補血劑甘氨酸亞鐵。有關(guān)物質(zhì)性質(zhì)如下:

甘氨酸(NH2CH2COOH

檸檬酸

甘氨酸亞鐵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兩性化合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5

易溶于水和乙醇,有強酸性和還原性

易溶于水,難溶乙醇

.配制FeSO4溶液

用綠礬(FeSO4·7H2O)配制100mL1.00mol·L-1FeSO4溶液。

1)除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外,還需要的儀器有__

.制備FeCO3

將配制好的綠礬溶液倒入燒杯中,緩慢加入200mL1.10mol·L-1NH4HCO3溶液,邊加邊攪拌,反應結(jié)束后過濾并洗滌沉淀。

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

.制備(NH2CH2COO)2Fe

制備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和加熱儀器已省略)。將Ⅱ中制備得到的FeCO3轉(zhuǎn)移到裝置D的三頸燒瓶中,檢查氣密性后,按如圖所示加入足量的相關(guān)試劑,按以下操作進行實驗。

3)關(guān)閉K2、打開K1、K3,此操作的目的是__;

4)當觀察到裝置E中出現(xiàn)渾濁后,關(guān)閉K3、打開K2,此時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

5)關(guān)閉K1、K2、K3,打開K4,向三頸燒瓶中加入檸檬酸溶液,加熱,使反應發(fā)生。加入檸檬酸溶液的目的除了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促進FeCO3溶解,另一目的是__;

6)反應結(jié)束后,將三頸燒瓶中所得到的混合物過濾,濾液經(jīng)___(填操作)、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產(chǎn)品。洗滌操作所選用的最佳洗滌試劑是__。

A.蒸餾水 B.乙醇 C.FeSO4溶液 D.檸檬酸溶液

.產(chǎn)率計算

7)若得到的產(chǎn)品質(zhì)量為17.96g,則產(chǎn)率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如圖所示,若C為濃硝酸,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zhuǎn),B電極材料為Fe ,A電極材料為Cu,則B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溶液CpH___ (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變”)。

(2)我國首創(chuàng)以鋁空氣海水電池作為能源的新型的海水標志燈,以海水為電解質(zhì)溶液,靠空氣中的氧氣使鋁不斷氧化而產(chǎn)生電流,只要把燈放入海水數(shù)分鐘,就會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則電源的負極材料是____,負極反應為___________;正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鹽電池具有高的發(fā)電效率,因而受到重視,可用Li2CO3Na2CO3的熔融鹽混合物作電解質(zhì),CO為負極燃氣,空氣與CO2的混合氣為正極助燃氣,制得在650 ℃下工作的燃料電池,完成有關(guān)電池反應式。負極反應式為2CO2CO32-4e=4CO2,正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電池總反應式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用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定濃度均為0.1mol·L-1的三種酸(HA、HBHD)溶液,滴定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同濃度的三種鹽溶液的pHpHNaA>pHNaB>pHNaD

B.pH=7時,三種溶液中:c(A-)<c(B-)<c(D-)

C.滴定至P點時,溶液中:c(Na+)>c(B-)>c(HB)>c(H+)>c(OH-)

D.當中和百分數(shù)達100%時將三種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第三周期元素,已知A、BE3種原子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這3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皆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C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比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3

1D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___;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

2)比較C、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學式表示)___。

3AE兩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電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過程:___

4)寫出A、B兩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

5E單質(zhì)與水反應時,每1molE單質(zhì)完全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下圖所示實驗,下列實驗現(xiàn)象預測或操作正確的是

A. 實驗甲:勻速逐滴滴加鹽酸時,試管中沒氣泡產(chǎn)生和有氣泡產(chǎn)生的時間段相同

B. 實驗乙: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為橙紅色,上層為無色

C. 實驗丙:由MgCl26H2O制備無水MgCl2

D. 裝置丁: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氣泡出現(xiàn),且溶液顏色會逐漸變淺乃至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開發(fā)和應用的廣闊前景。

(1)已知:CH3OH(g)=HCHO(g)+H2(g) △H=+84kJmol1,

2H2(g)+O2(g)═2H2O(g) △H=484kJmol1

工業(yè)上常以甲醇為原料制取甲醛,請寫出CH3OH(g)與O2(g)反應生成HCHO(g)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內(nèi),充入0.2molCO與0.4molH2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 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①A,B兩點對應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PA________PB(填“>,<,=”)

②下列敘述能說明上述反應能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填代號)

a.H2的消耗速率是CH3OH生成速率的2倍 b.CH3OH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改變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和壓強不再改變

③在P1壓強、T1°C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填計算結(jié)果)

④T1°C、1L的密閉容器內(nèi)發(fā)生上述反應,測得某時刻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如下:CO:0.1mol, H2 :0.2mol, CH3OH:0.2mol。此時v ________ v(填> 、 < 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若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1012 mol/L,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Al3Na、NO3、ClB.K、NaClNO3

C.K、NaHCO3NO3D.K、NH4+、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shè)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0.1mol鈉和O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Na2ONa2O2混合物時,失去電子數(shù)為0.1NA

B.0.1mol鐵和O2在一定條件下生成FeOFe2O3混合物時,失去電子數(shù)為0.2NA

C.標況下,1L乙醇完全燃燒時產(chǎn)生CO2的分子數(shù)為

D.通常狀態(tài)下,32O2含氧原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