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為檢驗淀粉水解的情況,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試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熱5~6min,試管乙不加熱.待試管甲中的溶液冷卻后再進行后續(xù)實驗.

實驗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氫氧化銅,加熱,沒有磚紅色沉淀出現(xiàn).
實驗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幾滴碘水,溶液變?yōu)樗{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實驗時,溶液不變藍色.
實驗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至堿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1)寫出淀粉水解的化學方程式:(C6H10O5n(淀粉)+nH2O$\stackrel{H+}{→}$nC6H12O6(葡萄糖).
(2)設計甲和乙是為了探究溫度對淀粉水解的影響,設計甲和丙是為了探究催化劑對淀粉水解的影響.
(3)實驗1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加入堿中和作為催化劑的稀硫酸.
(4)實驗3中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碘反應了.

分析 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熱可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具有還原性,可與氫氧化銅濁液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水解后應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至堿性,
(1)淀粉在酸性環(huán)境下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是葡萄糖;
(2)甲和乙溫度為實驗變量,所以是探究溫度對淀粉水解的影響,甲和丙催化劑是變量,所以所以是探究催化劑對淀粉水解的影響;
(3)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溶液呈酸性,反應須在堿性條件下進行;
(4)氫氧化鈉能與碘單質(zhì)反應,生成碘化鈉、次碘酸鈉和水.

解答 解: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熱可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具有還原性,可與氫氧化銅濁液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水解后應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至堿性,
(1)淀粉屬于多糖,在酸性環(huán)境下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是葡萄糖,化學方程式為:(C6H10O5n(淀粉)+nH2O$\stackrel{H+}{→}$nC6H12O6(葡萄糖),
故答案為:(C6H10O5n(淀粉)+nH2O$\stackrel{H+}{→}$nC6H12O6(葡萄糖);
(2)試管甲和乙均用2g淀粉和20mL20%的稀硫酸,試管甲用60~80℃的水浴加熱5~6min,試管乙不加熱,所以設計甲和乙是為了探究溫度對淀粉水解的影響,試管丙用2g淀粉,與甲對比未用20mL20%的稀硫酸,試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熱5~6min,所以設計甲和丙是為了探究催化劑對淀粉水解的影響,
故答案為:溫度;催化劑;
(3)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溶液呈酸性,反應須在堿性條件下進行,因此淀粉與少量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需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中和稀硫酸,溶液呈現(xiàn)堿性,然后再加入制氫氧化銅溶液,
故答案為:沒有加入堿中和作為催化劑的稀硫酸;
(4)實驗3中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是因為:碘單質(zhì)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碘化鈉、次碘酸鈉和水,反應為I2+2NaOH=NaI+NaIO+H2O,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與碘反應了.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實驗的設計,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性質(zhì)、檢驗方法及流程分析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緊密相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石油的分餾、煤的氣化屬物理變化;石油的裂解、煤的干餾屬化學變化
B.鋁及合金是日常生活廣泛使用的材料,通常用電解氯化鋁的方法制取鋁
C.綠色化學期望從源頭消除污染,生產(chǎn)過程中充分利用原料,實現(xiàn)零排放
D.在江河入?诘匿撹F閘門上安裝銅塊或鋅塊,均可防止鋼鐵閘門被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鈉鹽和鉀鹽易溶于水,而其鈣鹽難溶于水.草酸晶體(H2C2O4•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同學按照如圖所示的裝置,通過實驗檢驗草酸晶體的分解產(chǎn)物.裝置C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知草酸晶體分解的產(chǎn)物中有CO2.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水蒸氣和草酸),防止草酸進入裝置C反應生成沉淀而干擾CO2的檢驗.
(2)乙組同學認為草酸晶體分解產(chǎn)物中還有CO,為進行驗證,選用甲組實驗中的裝置A、B和圖2所示的部分裝置(可以重復選用)進行實驗.
①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B、F、D、G、H、D、I,裝置H反應管中盛有的物質(zhì)是CuO.
②能證明草酸晶體分解產(chǎn)物中有CO的現(xiàn)象是H中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設計實驗證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試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氣泡產(chǎn)生就說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20.如圖1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圖: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ⅣA族.
(2)C與D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學鍵類型為離子鍵、非極性共價鍵.用電子式表示該物質(zhì)的形成過程
(3)C、D、G對應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是S2->O2->Na+.(用離子符號回答)
(4)某同學設計實驗裝置如圖2,證明A、B、F的非金屬性強弱關系:
①溶液a和溶液b分別為硝酸(HNO3),飽和NaHCO3溶液.
②溶液c中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SiO32-+CO2+H2O=H2SiO3↓+CO32-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常溫下,如圖表示向10mLpH=3的A溶液中加水稀釋到V1mL溶液pH的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V1=100,則稀釋前A的濃度一定是0.001mol/L
B.若A為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則V1一定大于100
C.a點水的電離程度一定小于b點
D.若A為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則溶液中c(NH4+)>c(Cl-)>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CDGH.
A.將無水乙醇加熱至170℃時,可以制得乙烯
B.向溴乙烷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以檢驗其中的溴元素
C.用稀HNO3清洗做過銀鏡反應的試管;
D.苯酚、濃鹽酸和福爾馬林在沸水浴中加熱可得酚醛樹脂
E.乙醇、冰醋酸和2mol/L的硫酸混合物,加熱制得乙酸乙酯
F.苯、濃溴水和鐵粉混合,制取溴苯
G.用酒精洗滌盛放過苯酚的試管;
H.用熱NaOH溶液洗滌有油脂的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一定溫度下的某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學平衡:C(s)+H2O(g)?CO(g)+H2(g),下列敘述中不能認定上述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v(CO)=v(H2O)
B.2 mol H-O鍵斷裂的同時有1 mol H-H鍵形成
C.生成n mol CO的同時生成n mol H2O(g)
D.體系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2(g)+3H2(g)?2NH3(g)△H<0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v(H2)和H2的轉(zhuǎn)化率均增大
B.同時改變兩個變量來研究反應速率的變化,能更快得出有關規(guī)律
C.合成氨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工業(yè)合成氨時溫度越低越好
D.恒溫、恒容的條件下對于N2(g)+3H2(g)?2NH3(g)△H<0的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可以作為其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甲裝置可用來分離乙醇和乙酸
B.乙裝置可以構成原電池
C.在制備乙酸乙酯的實驗中,丙裝置中的飽和碳酸鈉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
D.丁裝置可以用來分離乙醇和丁醇和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