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FeI溶液中不斷通人Cl,溶液中I-、Cl-、I數(shù)學公式、Fe2+、Fe3+等粒子的物質(zhì)的量隨n(Cl2):n(FeI2)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已知:2Fe3++2I-=I2+2Fe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折線E和線段C所表示的意義:折線E表示______;線段C表示______.
(2)寫出線段D所表示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3)當n(Cl2):n(FeI2)=6.5時,溶液中n(C1-):n(I數(shù)學公式)=______.

解:(1)有關(guān)物質(zhì)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I->Fe2+>I2,則在不斷通Cl2的過程中,依次發(fā)生以下氧化還原反應:Cl2+2I-=2Cl-+I2,Cl2+2Fe2+=2Fe3++2Cl-,5Cl2+I2+6H2O=2 IO3-+12H++10Cl-.可見,當n(Cl2):n(FeI2)=1:1時,I-恰好全被氧化;當n(Cl2):n(FeI2)=1.5時,F(xiàn)e2+正好全被氧化;當n(Cl2):n(FeI2)=6.5時,氧化還原反應完畢.
因此,當n(Cl2):n(FeI2)>1:1時,開始生成Fe3+至1.5時,F(xiàn)e3+達到最大量,故折線E代表了n(Fe3+)的變化;
當n(Cl2):n(FeI2)>1.5時,開始生成IO3-,至6.5時,IO3-達到最大量,故折線C的起點若從1.5出發(fā)至6.5結(jié)束,則可代表了n(IO3-)的變化;
當n(Cl2):n(FeI2)<1時,碘離子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碘離子濃度減小至1時為0,碘單質(zhì)的濃度最大,為原來碘離子濃度的一半,所以A代表了n(I-)的變化,B代表了n(I2)的變化;

當1.5≥n(Cl2):n(FeI2)>1:1時,F(xiàn)e2+濃度減少至1.5時,F(xiàn)e2+達到最小量為0,故折線D代表了n(Fe2+)的變化;

故答案為:n(Fe3+)的變化;n(IO3-)的變化;
(2)折線D代表了n(Fe2+)的變化,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2+2Fe2+=2Fe3++2Cl-,故答案為:Cl2+2Fe2+=2Fe3++2Cl-;
(3)當n(Cl2):n(FeI2)=6.5時,氯氣和碘化亞鐵恰好反應,反應方程式為13Cl2+2FeI2+12H2O=2FeCl3+4HIO3+20 HCl,根據(jù)方程式知n(C1-):n(IO3-)=26:4=13:2,故答案為:13:2.
分析:(1)有關(guān)物質(zhì)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I->Fe2+>I2,則在不斷通Cl2的過程中,依次發(fā)生以下氧化還原反應:Cl2+2I-=2Cl-+I2,Cl2+2Fe2+=2Fe3++2Cl-,5Cl2+I2+6H2O=2 IO3-+12H++10Cl-.可見,當n(Cl2):n(FeI2)=1:1時,I-恰好全被氧化;當n(Cl2):n(FeI2)=1.5時,F(xiàn)e2+正好全被氧化;當n(Cl2):n(FeI2)=6.5時,氧化還原反應完畢.
因此,當n(Cl2):n(FeI2)>1:1時,開始生成Fe3+至1.5時,F(xiàn)e3+達到最大量,故折線E代表了n(Fe3+)的變化;
當n(Cl2):n(FeI2)>1.5時,開始生成IO3-,至6.5時,IO3-達到最大量,故折線C的起點若從1.5出發(fā)至6.5結(jié)束,則C代表了n(IO3-)的變化;
當n(Cl2):n(FeI2)<1時,碘離子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碘離子濃度減小至1時為0,碘單質(zhì)的濃度最大,為原來碘離子濃度的一半,所以A代表了n(I-)的變化,B代表了n(I2)的變化;
當1.5≥n(Cl2):n(FeI2)>1:1時,F(xiàn)e2+濃度減少至1.5時,F(xiàn)e2+達到最小量為0,故粗線D代表了n(Fe2+)的變化;
(2)根據(jù)(1)中的分析,寫出離子反應方程式;
(3)當n(Cl2):n(FeI2)=6.5時,氯氣和碘化亞鐵恰好反應,根據(jù)反應方程式確定n(C1-):n(IO3-).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性強弱比較,根據(jù)還原性強弱確定離子反應的先后順序,明確每一條折線代表的物質(zhì)是解本題關(guān)鍵,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