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量50.56 g氯化鉀

B.用50 mL量筒量取5.0 mL稀H2SO4

C.用堿式滴定管量取18.5 mL 1 mol·L-1的NaOH溶液

D.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

E.欲在燒杯中加熱配制50 mL某溶液,應選用的燒杯規(guī)格是250 mL

F.用50 mL酸式滴定管量取25 mL稀鹽酸的操作是:將鹽酸加入酸式滴定管使其凹液面正好與25 mL刻度相切,將溶液全部放入燒杯,可準確量取25 mL稀鹽酸

G.用pH試紙檢驗溶液酸堿性的操作是:先取一塊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測液的玻璃棒點在試紙中部,觀察顏色的改變并在半分鐘內(nèi)與標準比色卡對比,確定溶液的pH

(2)請選用下列試劑: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銨溶液、濃鹽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銨晶體和蒸餾水,設計實驗證明NH3·H2O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請簡述實驗方法及現(xiàn)象。

(1)ABDEF

(2)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稀氨水,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說明氨水溶液呈堿性;然后向其中加入適量的醋酸銨晶體,振蕩,可以看到紅色變淺,說明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NH3·H2ONH4++OH,加入NH4+使電離平衡左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X、Y、Z為周期表中常見元素,原子序數(shù)遞增,X、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Z單質(zhì)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
(1)X、Y的原子可構(gòu)成一種物質(zhì),該物質(zhì)與某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結(jié)構(gòu)相同;該物質(zhì)的電子式是

(2)下列含氧酸根離子的化學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ae
ae
(填序號).
a.XO3-    b.XO32-    c.YO32-    d.Y2O32-    e.YO3-   f.YO42-
(3)Z單質(zhì)與其它化合物可滿足如圖所示轉(zhuǎn)化關系:

①C溶液在儲存時應加入少量Z,其理由是(用文字和離子方程式回答)
加入少量鐵,防止Fe2+被氧化為Fe3+,2Fe3++Fe═3Fe2+
加入少量鐵,防止Fe2+被氧化為Fe3+,2Fe3++Fe═3Fe2+

②將5~6滴B的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紅褐色液體,該液體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Fe3++3H2O(沸水)═Fe(OH)3(膠體)+3H+
Fe3++3H2O(沸水)═Fe(OH)3(膠體)+3H+

(4)Y的最高價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
①已知YO2被空氣氧化,每生成1mol氣態(tài)YO3,放出98.3kJ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SO2(g)+
1
2
O2(g)═SO3(g)△H=-98.3kJ?mol-1
SO2(g)+
1
2
O2(g)═SO3(g)△H=-98.3kJ?mol-1

②實驗測得相同條件下一定量的Y單質(zhì)分別在空氣和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產(chǎn)物的成分(體積分數(shù))如下表.
YO2 YO3
空氣 94%-95% 5%-6%
氧氣 97%-98% 2%-3%
Y在純氧中燃燒的產(chǎn)物中YO3含量比在空氣中燃燒YO3含量少,試分析其原因
純氧中O2的濃度大,反因應速率快,單位時間內(nèi)放熱多,體系溫度高,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動,SO3含量低
純氧中O2的濃度大,反因應速率快,單位時間內(nèi)放熱多,體系溫度高,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動,SO3含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工業(yè)制硫酸時,利用催化氧化反應將SO2轉(zhuǎn)化為SO3是一個關鍵的步驟.
(1)某溫度下,SO2(g)+
12
O2(g)?SO3(g);△H=-98kJ?mol-1.開始時在100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0mol SO2(g)和10.0molO2(g),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共放出熱量196kJ,該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K=
3.33
3.33

(2)一定條件下,向一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達平衡后改變下述條件,SO2、O2、SO3氣體平衡濃度都比原來增大的是
AD
AD
(填字母).
A.保持溫度和容器不變,充入2molSO3
B.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2molN2
C.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1molSO3
D.移動活塞壓縮氣體
E.升高溫度
(3)下列關于2SO2(g)+O2(g)?2SO3(g)反應的圖象中,不正確的是
C
C


(4)同學們學習了電化學知識后大家提出,可以用電解的方法來生產(chǎn)硫酸,可避免產(chǎn)生酸雨,污染環(huán)境.于是大家設計了一個以鉑為電極,兩極分別通入SO2和空氣,酸性電解液來實現(xiàn)電解生產(chǎn)硫酸.
①陽極的電極反應為
SO2+2H2O-2e-=SO42-+4H+
SO2+2H2O-2e-=SO42-+4H+

②若電解液為2L 0.025mol?L-1的硫酸溶液,當電解過程共轉(zhuǎn)移了0.1mol電子時,理論上消耗SO2的體積為(標準狀況)為
1.12L
1.12L
,此溶液的pH=
1
1
 (忽略溶液體積變化).
③設計此實驗的想法得到了老師的充分肯定,但與工業(yè)上生產(chǎn)硫酸相比還是有很多不足,請對此實驗進行合理的評價
耗費大量的電能,不經(jīng)濟,產(chǎn)率低,不能大規(guī)模生成
耗費大量的電能,不經(jīng)濟,產(chǎn)率低,不能大規(guī)模生成
(寫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標準狀況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500體積的HCl氣體.
(1)若向水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44.8LHCl氣體配成1L溶液,假設氣體完全溶解,得溶液中含H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2mol/L
2mol/L

(2)從該溶液中取出10mL濃鹽酸溶解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實驗時應選用儀器是
CEFGH
CEFGH
(填字母);
若實驗儀器有:
A.托盤天平、B.100mL量筒、C.玻璃棒、D.100mL容器瓶、E.10mL量筒、F.膠頭滴管、G.燒杯、H.250mL容量瓶.
配制后的稀溶液中含HC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0.8 mol/L
0.8 mol/L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BCD
BCD
(填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滌.
C.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試樣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到刻度線.
D.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液體,用量筒量取試樣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到刻度線.
E.蓋好瓶蓋,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zhuǎn)和搖動多次
(4)配制過程中,造成濃度偏低的操作可能有
BCD
BCD
(選填下列操作的序號).
A.容量瓶蒸餾水洗后未加干燥
B.量筒用蒸餾水洗后未干燥
C.將燒杯中濃鹽酸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滌燒杯,即向容量中加水到刻度
D、用膠頭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時,不慎超過刻度線,用另外膠頭滴管從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剛巧達刻度線
E.定容時,俯視液面加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氨是氮循環(huán)過程中的重要物質(zhì),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合成氨反應:N2(g)+3H2(g)
 
2NH3(g)△H
(1)若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自發(fā),則該反應的△H
0、△S
0(填“<”、“>”或“=”).
(2)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的是
BD
BD

A.3v(H2=2v(NH3             B.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N2的同時生成2n molNH3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容器內(nèi)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3)一定溫度下,向2L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保持體積不變,0.5min后達到平衡,測得容器中有0.4mol NH3,則平均反應速率v(N2)=
0.2mol/(L?min)
0.2mol/(L?min)
,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K=
0.058
0.058
.若升高溫度,K值變化
減小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為了尋找合成NH3的溫度和壓強的適宜條件,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部分實驗條件已經(jīng)填在下面實驗設計表中.請在下表的①②處填入合適的實驗條件數(shù)據(jù).
實驗編號 T(℃) n (N2)/n(H2 P(MPa) 平衡時NH3百分含量
450 1/3 1
1/3
480 1/3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三種不同條件下,分別向容積固定的2L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 B,發(fā)生反應如下:2A(g)+B(g)?2D(g)△H=akJ?mol-1,相關條件和數(shù)據(jù)見下表.
實驗Ⅰ 實驗Ⅱ 實驗Ⅲ
反應溫度/℃ 800 800 850
達平衡時間/min 40 10 30
c( D )平衡/mol?L-1 0.5 0.5 0.15
反應的能量變化/kJ Q1 Q2 Q3
請回答:
(1)實驗Ⅲ,反應進行到30min時的平均速率v (D)為
0.005mol?L-1?min-1
0.005mol?L-1?min-1

(2)實驗Ⅱ可能隱含的反應條件是
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劑
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劑

(3)下列描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的是
d
d
(填序號).
a.c(A)=2c(B)                    b.2v (D)=v (B)
c.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     d.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
(4)對比上述實驗,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熱a
0(填“>”或“<”),并將Q1、Q2、Q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Q3<Q1=Q2
Q3<Q1=Q2

(5)若實驗Ⅰ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再向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 D組成的氣體,則平衡將
逆向
逆向
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新平衡狀態(tài)時c(D)為
大于
大于
0.5mol?L-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