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CO2和CH4都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
B.Na2O、Na2O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陽離子和陰離子的數(shù)目比不同
C.SO2、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wěn)定存在
D.分別向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都呈紅色

分析 A.CO2和CH4都可導致全球溫度升高;
B.Na2O、Na2O2的組成元素相同,陽離子均為鈉離子,但陰離子分別為O2-、O22-;
C.NO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D.新制氯水含HClO,而久置氯水不含HClO.

解答 解:A.CO2和CH4都可導致全球溫度升高,則CO2和CH4都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故A正確;
B.Na2O、Na2O2的組成元素相同,陽離子均為鈉離子,但陰離子分別為O2-、O22-,則陽離子和陰離子的數(shù)目比均為2:1,故B錯誤;
C.NO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SO2、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只有NO不能穩(wěn)定存在,故C錯誤;
D.新制氯水含HClO,而久置氯水不含HClO,分別加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新制溶液呈無色,而久置氯水為紅色,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發(fā)生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注意化學與環(huán)境的關系,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X、Y、Z為不同短周期非金屬元素的氣態(tài)單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反應: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離子化合物,甲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于乙.
(1)X的結構式是N≡N.
(2)白磷在Z氣體中燃燒可生成液態(tài)丙(PZ3)分子,也可生成固態(tài)。≒Z5)分子.磷單質(zhì)和Z單質(zhì)反應生成lmol丙時,反應過程與能量變化如圖I所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frac{1}{4}$P4(s)+Cl2(g)=PCl3(l)△H=-akJ/mol.
已知1mol白磷固體和Z氣體反應,生成固態(tài)丁時,放熱bkJ,則1mol固態(tài)丁轉化為丙時的反應熱△H=(a-$\frac{4}$)kJ/mol


(3)某同學擬用圖II所示裝置證明氧化性Z>I2,已知高錳酸鉀與乙的濃溶液反應生成Z,則a是淀粉KI的水溶液.若僅將a換為甲的濃溶液,實驗時會產(chǎn)生大量白煙并有氣體單質(zhì)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8NH3+3Cl2=6NH4Cl+N2
(4)向一定濃度的BaCl2溶液中通人SO2氣體,未見沉淀生成,若在通入SO2氣體的同時加入由X、Y、Z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的某純凈物,即可生成白色沉淀,該純凈物可能是Cl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膠體是一種重要的分散系.
(1)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zhì)能使膠體凝聚.使一定量的膠體在一定時間內(nèi)開始凝聚所需電解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稱作“聚沉值”,電解質(zhì)的“聚沉值”越小,則表示其“凝聚值”越大(填“越小”或“越大”).實驗證明,凝聚能力主要取決于與膠體粒子帶相反電荷的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電荷數(shù)越大,凝聚能力越大.向Fe(OH)3膠體中加入下列電解質(zhì)時,其“聚沉值”最小的是④(填序號)
①NaCl           ②FeCl3                 ③K2SO4                ④Na3PO4
(2)為了把黏土溶膠(黏土溶膠粒子帶負電荷)變成較潔凈的水,加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下列電解質(zhì)時,哪種效果最明顯?B(填編號,下同);原因是等物質(zhì)的量的這四種電解質(zhì)中,Al2(SO43的陽離子所帶電荷的物質(zhì)的量最大,凝聚能力越大,效果最好
A.BaCl2             B.Al2(SO43               C.KCl                       D.CuSO4
(3)向膠體中加入某種溶液,出現(xiàn)沉淀,繼續(xù)滴加該溶液后沉淀溶解,滴入的溶液可能是B.
A.NaOH溶液   B.稀H2SO4            C.Na2SO4溶液             D.乙醇
(4)區(qū)分膠體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丁達爾效應,這是因為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作用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化合物不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B.油脂C.纖維素D.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用50mL0.50mol/L的鹽酸與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裝置中還缺少的實驗儀器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因為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
(3)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偏。ㄌ睢捌、偏小、無影響”).
(4)已知稀溶液中,0.2molHCl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11.46kJ熱量,寫出表示HCl與NaOH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關苯分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苯分子中C原子均以sp3雜化方式成鍵,形成夾角為120°的三個sp3雜化軌道,故為正六邊形的碳環(huán)
B.每個碳原子還有一個未參與雜化的2p軌道,垂直碳環(huán)平面,相互交蓋,形成大π鍵
C.大π鍵中6個電子被6個C原子共用,故稱為6中心6電子大π鍵
D.苯分子中共有十二個原子共面,六個碳碳鍵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四個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根據(jù)下列在相同時間內(nèi)測定的結果判斷,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2mol•L-1•min-1B.v(N2)=0.2 mol•L-1•min-1
C.v(N2)=0.02 mol•L-1•s-1D.v(H2)=0.04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甲烷、苯都不能發(fā)生氧化反應
B.乙烯、聚乙烯都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
C.一氯丙烷(C3H7Cl)的同分異構體共有3種
D.乙酸乙酯、油脂與NaOH溶液反應均有醇類物質(zhì)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有Mg、Al混合粉末10.2g,將它溶于500mL 4mol•L-1的鹽酸里,若要使沉淀質(zhì)量達到最大值,則需加入2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 。
A.1 000mLB.500mLC.100mLD.1 5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