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0?宣武區(qū)二模)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如圖
Ⅰ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第三周期ⅦA族
第三周期ⅦA族

(2)Y和Z元素可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SO2、SO3
SO2、SO3

(3)寫出銅和X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稀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Cu+2NO3-+8H+=3Cu2++2NO↑+4H2O
3Cu+2NO3-+8H+=3Cu2++2NO↑+4H2O

(4)W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濃溶液不穩(wěn)定,受熱可分解,產物之一是黃綠色氣體,且當有28mol電子轉移時,共產生9mol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HClO4
  △  
.
 
2Cl2↑+7O2↑+2H2O
4HClO4
  △  
.
 
2Cl2↑+7O2↑+2H2O

Ⅱ若Y和Z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2
(1)Y的氣態(tài)氫化物電子式為
,工業(yè)合成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
N2+3H2
高溫、高壓
催化劑
2NH3
N2+3H2
高溫、高壓
催化劑
2NH3

(2)將X的最高價氧化物通入到苯酚鈉溶液中,實驗現象是
溶液變渾濁
溶液變渾濁

(3)X單質與W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濃溶液反應,當電子轉移0.4mol時,產生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是
6.72L
6.72L
分析: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關系可知,X、Y處于第二周期,Z、W處于第三周期,
Ⅰ、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則Z最外層電子數為6,故Z為硫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X為氮元素、Y為氧元素、W為Cl元素;
(1)W為Cl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為3,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7;
(2)氧元素與硫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二氧化硫與三氧化硫;
(3)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NO與水;
(4)高氯酸濃溶液不穩(wěn)定,受熱可分解,產物之一是黃綠色氣體,該氣體為氯氣,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可知,氧元素被氧化生成氧氣,由氫元素守恒,還原水生成,根據電子轉移守恒計算氯氣、氧氣的物質的量,確定二者系數,據此書寫;
Ⅱ、若Y和Z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2,令Y的核外電子數為y,則Z的核外電子數為y+8,則y+y+8=22,解得y=7,故Y為氮元素、Z為磷元素,則X為碳元素、W為硫元素;
(1)氨氣分子中N原子成3個N-H鍵,N原子還原1對孤對電子,據此書寫電子式;工業(yè)上通常利用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生成氨氣;
(2)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強,反應生成苯酚,通常條件下苯酚溶解性不大;
(3)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根據電子轉移守恒計算二者的物質的量,再根據V=nVm計算體積.
解答:解: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關系可知,X、Y處于第二周期,Z、W處于第三周期,
Ⅰ、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則Z最外層電子數為6,故Z為硫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X為氮元素、Y為氧元素、W為Cl元素;
(1)W為Cl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為3,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7,故處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ⅦA族,
故答案為:第三周期ⅦA族;
(2)氧元素與硫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SO2、SO3,
故答案為:SO2、SO3
(3)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NO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Cu+2NO3-+8H+=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2NO3-+8H+=3Cu2++2NO↑+4H2O;
(4)高氯酸濃溶液不穩(wěn)定,受熱可分解,產物之一是黃綠色氣體,該氣體為氯氣,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可知,氧元素被氧化生成氧氣,由氫元素守恒,還原水生成,當有28mol電子轉移時,得到氯氣為
28mol
7×2
=2mol,生成氧氣為9mol-2mol=7mol,故反應方程式為:4HClO4
  △  
.
 
2Cl2↑+7O2↑+2H2O,
故答案為:4HClO4
  △  
.
 
2Cl2↑+7O2↑+2H2O;
Ⅱ、若Y和Z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2,令Y的核外電子數為y,則Z的核外電子數為y+8,則y+y+8=22,解得y=7,故Y為氮元素、Z為磷元素,則X為碳元素、W為硫元素;
(1)氨氣分子中N原子成3個N-H鍵,N原子還原1對孤對電子,故氨氣分子的電子式為,工業(yè)合成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
高溫、高壓
催化劑
2NH3,
故答案為:;N2+3H2
高溫、高壓
催化劑
2NH3;
(2)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強,反應生成苯酚,通常條件下苯酚溶解性不大,溶液變渾濁,
故答案為:溶液變渾濁;
(3)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當電子轉移0.4mol時,n(SO2)=
0.4mol
6-4
=0.2mol、n(CO2)=
0.4mol
4-0
=0.1mol,故標準狀況下產生氣體的體積為(0.2mol+0.1mol)×22.4L/mol=6.72L,
故答案為:6.72L.
點評: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常用化學用語、元素化合物性質、化學計算等,推斷元素是解題的關鍵,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宣武區(qū)二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宣武區(qū)二模)向25.00mL 0.1000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0mol/L CH3COOH溶液,溶液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宣武區(qū)二模)某脂肪酸的兩種異構體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宣武區(qū)二模)在恒溫容器中,可逆反應 C(s)+H2O(g)?CO(g)+H2(g)一定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宣武區(qū)二模)關于下列裝置用途的判斷正確的是(  )
①裝置甲可防止鐵釘被腐蝕                ②裝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
③裝置丙可檢驗NH3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    ④裝置丁可用于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
⑤裝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