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編號 | 操作 | 現(xiàn)象 |
a |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蕩 | 試管內紅色固體完全溶解,溶液變?yōu)樗{色,并有無色氣體產生 |
b | 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蕩 | 試管內有紅色固體,溶液為無色 |
分析 (1)驗證CO能還原CuO,并探究其還原產物的組成,利用的原理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驗證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生成的產物為紅色固體,先制備純凈的一氧化碳,依據裝置圖可知,裝置E加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通過裝置B吸收水蒸氣,通過裝置D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通過裝置A中的堿石灰除去未反應的二氧化碳氣體,得到純凈的一氧化碳氣體,通過裝置F加熱發(fā)生反應,生成的氣體二氧化碳通過裝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檢驗,最后剩余一氧化碳氣體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需要收集或點燃進行尾氣處理;
(2)依據上述分析說明CO能還原CuO的實驗現(xiàn)象應根據生成的紅色固體和二氧化碳去產生的現(xiàn)象判斷;
(3)實驗過程中生成的尾氣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氣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需要點燃或收集;
(4)B裝置是吸收生成的水蒸氣,若去掉B裝置水蒸氣進入裝置D會和碳反應生成氫氣,氫氣也會還原氧化銅來分析;
(5)Cu和Cu2O均為紅色,所以紅色固體的成分可能為:①Cu;②Cu2O;③Cu和Cu2O的混合物;
依據實驗現(xiàn)象和物質性質分析,硝酸和銅、氧化亞銅都能發(fā)生反應,稀硫酸只和氧化亞銅發(fā)生反應.
解答 解:(1)驗證CO能還原CuO,并探究其還原產物的組成,利用的原理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驗證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生成的產物為紅色固體,先制備純凈的一氧化碳,依據裝置圖可知,裝置E加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通過裝置B吸收水蒸氣,通過裝置D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通過裝置A中的堿石灰除去未反應的二氧化碳氣體,得到純凈的一氧化碳氣體,通過裝置F加熱發(fā)生反應,生成的氣體二氧化碳通過裝置C中的澄清石灰水檢驗,最后剩余一氧化碳氣體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需要收集或點燃進行尾氣處理,按氣流方向,各裝置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icdgh(或hg)abjk(或kj)fe;
故答案為:cd;gh(或hg);ab;jk(或kj);fe;
(2)上述分析可知說明CO能還原CuO的實驗現(xiàn)象為F處硬質玻璃管中的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F處硬質玻璃管中的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實驗過程中生成的尾氣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氣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該實驗處理尾氣的方法為點燃燒掉或用氣囊收集;
故答案為:點燃燒掉或用氣囊收集;
(4)B裝置是吸收生成的水蒸氣,若去掉B裝置,NaHCO3分解產生的水蒸氣進入裝置D,高溫能與碳粉反應生成H2 ,對實驗產生干擾;
故答案為:NaHCO3分解產生的水蒸氣高溫能與碳粉反應生成H2,對實驗產生干擾;
(5)Cu和Cu2O均為紅色,所以紅色固體的成分可能為:①Cu;②Cu2O;③Cu和Cu2O的混合物;Cu2O在酸性溶液中能生成Cu和Cu2+,分別取少量紅色固體放人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蕩,試管內紅色固體完全溶解,溶液變?yōu)樗{色,說明生成了銅離子,并有無色氣體產生證明為一氧化氮,但銅和氧化亞銅都可以和硝酸發(fā)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4H2O,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a實驗不能確定紅色固體成分;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蕩,試管內有紅色固體,溶液不變色證明無氧化亞銅,紅色固體為銅;
故答案為:Cu和Cu2O;a;3Cu+8HNO3(。=3Cu(NO3)2+2NO↑+4H2O、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Cu.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驗證生成物成分、實驗探究物質組成的分析判斷,主要是裝置連接設計,物質性質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B | C | D | |
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容器中SO2的轉化率小于60% | |
B. | 平衡時SO3的體積分數(shù):甲>乙 | |
C. | 打開K后一段時間.再次達到平衡.甲的體積為1.4 L | |
D. | 平衡后向甲中再充入2mol SO2、1mol O2.和3moLSO3,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A | B | C | D |
實驗 操作 | ||||
實驗 目的 | 分離乙酸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液 | 制取氨氣 | 鹽酸與碳酸鈣反應,驗證碳與氯的非金屬性強弱 | 驗證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強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氧化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種 | B. | 4種 | C. | 5種 | D. | 6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