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4010  34018  34024  34028  34034  34036  34040  34046  34048  34054  34060  34064  34066  34070  34076  34078  34084  34088  34090  34094  34096  34100  34102  34104  34105  34106  34108  34109  34110  34112  34114  34118  34120  34124  34126  34130  34136  34138  34144  34148  34150  34154  34160  34166  34168  34174  34178  34180  34186  34190  34196  34204  109140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區(qū)域降水季節(jié)分配較均勻。2010年5月初,該區(qū)域天氣晴朗,氣溫驟升,出現了比常年嚴重的洪災。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與常年相比該區(qū)域可能                                      (    )

A.降水量偏少,氣溫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氣溫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氣溫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氣溫偏低

2.2010年5月初,控制該區(qū)域的天氣系統(tǒng)及其運行狀況是         (    )

A.氣旋緩慢過境           B.冷鋒緩慢過境                                

C.反氣旋緩慢過境        D.暖鋒緩慢過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甲圖為北京制造業(yè)、服務業(yè)空間分布模式圖,乙圖為1996年、2001年北京市制造業(yè)人口密度與服務業(yè)就業(yè)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間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北京市服務業(yè)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①人口密集                    ②交通通達度          ③制造業(yè)分布         ④城市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讀乙圖,1996年、2001年北京市R值變化特點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現象是             (    )

A.R值變小,反映服務業(yè)和制造業(yè)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下降

B.R值的極大值離市中心變遠,說明北京中心城區(qū)范圍擴大,北京郊區(qū)城市化水平提

C.R值變大,說明北京市產業(yè)結構的不斷升級,第三產業(yè)的人口比重不斷增大。

D.大約離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說明服務業(yè)和制造業(yè)人口密度都達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務區(qū)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圖”。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間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下列各題。

1.中心商務區(qū)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的變化直接反映             (    )

A.中心商務區(qū)地價高于工業(yè)區(qū)                 B.中心商務區(qū)工業(yè)用地減少

C.工業(yè)區(qū)與中心商務區(qū)分離                     D.住宅區(qū)與中心商務區(qū)分離

2.中心商務區(qū)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的必備條件是         (    )

A.城市服務等級提高                           B.城市交通條件改善  

C.城市流動人口增加                            D.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a、b、c為等壓線,箭頭表示A地風向, d、e線為等溫線, f線為等高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該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河流的流向大致是東南流向西北              B.等溫線值的大小關系是d > e

C.該地最有可能是南半球某地                   D.該湖泊為咸水湖

2.A地未來幾日天氣狀況可能是                  (    )

A.晴朗、氣溫高、氣壓低                       B.晴朗、氣溫低、氣壓高

C.陰雨、氣溫降低、氣壓升高                      D.陰雨、氣溫升高、氣壓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我國甲、乙、丙三地200 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日出時刻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比較,正確的是    (    )

A.甲地至少有10個月以上的時間比乙、丙兩地早看到日出

B.任何兩地都不可能同時見到日出

C.夏至日三地晝長差異最大,冬至日三地晝長差異最小

D.甲地晝長年變化最大,丙地晝長年變化最小

2.根據圖上信息,推測三地之間的地理方位    (    )

A.甲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向,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B.甲地位于乙地的東北方向,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C.甲乙兩地均勻位于丙地的東北方向

D.甲乙兩地均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9分)下列A、B、C、D四條曲線表示不同緯度在6月22日的太陽高度日變化,讀圖回答相關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A、B、C、D四地中,此日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____________,能觀察到極晝現象的有____________,中午影子半年朝北,半年朝南的是_____。

(2)A、B、C、D四地,按緯度由高到低排列為____________。春分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為_____ ____            _。

(3)A地經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地冬半年看北極星的仰角是______________。

  (4)一架飛機從B地飛往C地,飛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16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資料一:順義位于北京市東北郊,土地總面積137萬畝,平原面積占95.7%。素有“京

郊糧倉”的美譽,全區(qū)糧食生產已基本實現了農田噴灌化、作業(yè)機械化、種植良種化,

農業(yè)現代化綜合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

資料二:北京城區(qū)農產品的來源基本是郊區(qū)供應和外埠供應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場的蔬菜交易品種大多來自廣西、廣東、四川、海南、山東等地。為了豐富北京的“菜藍子”,北京市政府明確扶持溫室、大棚等設施農業(yè)的建設,農民建一個溫室補貼5000元、建一個大棚補貼3000元。

(1)順義區(qū)素有“京郊糧倉”的美譽,分析其發(fā)展糧食生產的自然條件。(6分)

(2)目前北京“菜籃子”里的蔬菜更加豐富多樣了,從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分析其原因。(4分)

(3)北京不同地區(qū)的農業(yè)各具特色。遠郊山區(qū)主要發(fā)展防護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經濟林木,說明其主要意義。(2分)

(4)說出從廣東運蔬菜進京可選擇的鐵路干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資料一:2008年5月,廣東省委、省政府下發(fā)《關于推進產業(yè)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部署全省進一步推進“雙轉移”工作,促進廣東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圖17為廣東省產業(yè)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方向示意圖。

資料二: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工業(yè)實力的不斷增加,產業(yè)結構也不短發(fā)生變化(圖18)。

資料三:

表3工業(yè)化發(fā)展階段判別標準

指標

工業(yè)化前

工業(yè)化初期

工業(yè)化中期

工業(yè)化后期

后工業(yè)化時期

人均GDP(美元)

260-728

728-1456

1456-5460

5460-13104

13104以上

非農產業(yè)產值比重(%)

50以下

50-70

70-87

87-98

下降

表4 2004年廣東省各地帶工業(yè)化指標

指標

山區(qū)

兩翼

珠江三角洲

全省

人均GDP(美元)

1054

1249

5594

2381

非農產業(yè)產值比重(%)

72.66

80.33

96.22

83.07

 

(1)圖17中①②③的含義分別表示:①        ;②        ;③        。(選擇填空)(3分)

A.一些較高素質勞動力向發(fā)達的珠三角地區(qū)轉移

B.珠三角的產業(yè)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qū)轉移

C.東西兩翼、粵北山區(qū)的勞動力向當地二、三產業(yè)轉移

 (2)根據圖18,說明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產業(yè)結構的變化趨勢。(3分)

 (3)珠江三角洲處于工業(yè)化的        階段,分析其工業(yè)化迅速推進的原因。(5分)

  (4)簡述產業(yè)轉移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qū)未來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的影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M地年降水量比周圍地區(qū)        。其影響因素是        。(2分)

(2)分析尼羅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請說明s地區(qū)氣候對其他自然地理環(huán)境要素的影響。(4分)

(4)若PQ為昏線,此時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有        ,(雙項選擇)。(2分)

A.H地即將迎來黎明     C.地中海沿岸炎熱干燥

B.長江流域出現汛期     D.北京盛行西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讀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荷蘭70%的花卉生產采用溫室栽培,花卉生產中的溫度、濕度、光照、施肥、噴藥等都實現了電腦自動控制。大部分生產企業(yè)應用了無土栽培技術、分子育種技術、克隆技術等。

近年來,蘇州新興高技術產業(yè)如光電產業(yè)、新醫(yī)藥產業(yè)、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yè)、新材料產業(yè)等快速興起,蘇州軟件園被科技部評為“中國軟件歐美出口工程”軟件產業(yè)基地,F代化的交通是高新技術園區(qū)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區(qū)位條件。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通過滬寧高速公路,到上海行車時間不到1小時,距離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約1.5小時的汽車行程。

(1)比較荷蘭與江蘇省地理位置的相同點。(3分)

(2)依據資料,概括農業(yè)技術在荷蘭現代化農業(yè)生產中所起的作用。(3分)

(3)結合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產品特點,分析高新技術產業(yè)通常布局在接近機場和高速公路附近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