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為某大城市郊區(qū)某村落3年內發(fā)展為城鎮(zhèn)的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村落發(fā)展后,當地居民某日發(fā)現一直在使用的這口老井水有異味,經衛(wèi)生防疫站抽干井水消毒處理后,井水仍然有異味。這口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A.動物落入水井,腐爛所致。 B.地表水漫漲,灌入水井
C.生活廢水污染了地下水 D.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
2.村落發(fā)展后,最有可能引發(fā)的問題有
A.山體破壞,容易發(fā)生滑坡、泥石流 B.垃圾增多,無法處理,污染環(huán)境
C.路面封閉,容易發(fā)生“雨澇” D.生活提高,生產發(fā)展,用電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物流企業(yè)分布圖”,回答問題。
1.中國物流企業(yè)的總部分布格局正確的是( )
A.北方多于南方
B.所有省會城市都有物流企業(yè)總部
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業(yè)總部多
D.總部的區(qū)位由高層級的城市向低層級的城市演變
2.北京和上海的總部數量多,規(guī)模相當,其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商業(yè)、交通樞紐中心,通訊條件便利,物流市場龐大
B.港口貿易量大,國內外貨物貿易量大
C.我國經濟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門聯(lián)系,了解物流政策
D.服務業(yè)部門支持數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年4月28日,中國最長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全線貫通,2011年7月1日正式通車,屆時市民開車5分鐘即可到黃島。結合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是國內長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其建設的決定性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社會政治因素 C.社會經濟因素 D.科學技術因素
2.下列說法最能體現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建設意義的是( )
A.帶動了隧道沿線經濟的發(fā)展 B.加速膠州灣地區(qū)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C.緩解了青島市中心的交通壓力 D.證明中國隧道建設技術已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為“人類活動破壞前后,東北三江濕地氣溫年變化及其區(qū)域內某河流流量年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反映人類活動對濕地破壞后的曲線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關于三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土壤侵蝕,導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B.環(huán)境污染,富營養(yǎng)化速度加劇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D.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我國古代《莊子·齊物論》中出現了“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據此回答問題。
1.該思想體現了 ( )
A.環(huán)境決定論 B.人類中心論思想 C.人定勝天論思想 D.人地協(xié)調論思想
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使用化肥和農藥提高糧食產量 B.圍湖造田,擴大人類的生產空間
C.“珠三角”地區(qū)建設;~塘 D.變“北大荒”為“北大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幅地圖中,60°N上甲、乙兩地相距11. 1厘米,兩地的時差是2小時,則此圖的比例尺約為 ( )
A.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千米 B.1:15000000
C.1/30000000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示意某日晝夜分布狀況,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N、B間的距離約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
2.從C地出發(fā),依次過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東走,再向正西走B.先向東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東北走,再向東南走D.先向西南走,再向東南走
3.此時,D地的地方時為
A.12:00 B.15:00
C.18:00 D.2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甲、乙、丙、丁為赤道以北四地,回答問題。
1.若甲與乙,丙與丁同緯度,甲與丙,乙與丁同經度,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較丁地地轉偏向力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離,其方向是:先東南后東北
C、乙地較丙地線速度大
D、甲乙較丙丁年晝長變化大
2.若甲乙的線速度為丙丁線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晝夜等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若甲地位于大陸西岸,則甲地較丙地降水量豐富
B、若甲、乙經度差為60°,則丙、丁兩地的最短距離約為6660KM
C、甲乙兩地每年各有一天為極晝或極夜
D、若甲乙位于歐亞大陸上,則乙地必是亞寒帶針葉林景觀
3.若某日甲、丁同時日出,則關于四點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此時巴西高原草類茂盛 B、澳大利亞西南地區(qū)珀斯炎熱干燥
C、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正好晝夜等長 D、太平洋地區(qū)臺風處于一年中較為活躍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圖16和圖17,回答問題。(13分)
(1)圖16中A、B所示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分別是 、 ;簡述該地主要農業(yè)地域類型及基本特征。(5分)
(2)遼中南重工業(yè)基地和德國魯爾區(qū)都屬于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遼中南在改革與發(fā)展中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qū)在綜合整治中的哪些經驗?(5分)
(3)圖16中芝加哥、圖17中的鞍山同為世界著名的鋼鐵工業(yè)中心,比較二者在區(qū)位因素上的相同點。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面《南昆鐵路地理位置示意圖》及有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我國的南昆線是1997年新開通的一條現代化鐵路。鐵路線穿過的地形區(qū)主要是云貴高原,地質條件復雜,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質災害,這里貧困人口較多,同時也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南昆線建成后對當地經濟發(fā)展和人民脫貧致富有巨大的作用
(1)從影響鐵路建設的區(qū)位因素考慮, 致使南昆鐵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6分)
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
從社會經濟技術方面分析:
(2)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證明,南昆鐵路修通后,可帶動當地哪些產業(yè)的發(fā)展?(4分)
(3)若以航空運輸代替南昆鐵路,作為當地地域聯(lián)系與經濟發(fā)展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是否可能?為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