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湖岸四周高崖峭壁,蜿蜒曲折,深達 1470 米。下圖為

坦噶尼喀湖地理位置及湖泊景觀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湖岸四周高崖峭壁,蜿蜒曲折的地質成因之一是坦噶尼喀湖地殼

A. 褶皺凹陷 B. 流水侵蝕 C. 斷裂陷落 D. 水平錯斷

2圖示區(qū)域內典型樹種的特征有

A. 根系不發(fā)達 B. 葉質堅硬,樹皮厚

C. 板狀根大,樹干長 D. 葉面寬大,多氣孔

【答案】

1 C

2 B

【解析】

試題

1】坦噶尼喀湖位于東非大裂谷中,是典型的斷裂陷落形成的湖泊,C對;褶皺凹陷形成的湖泊一般四周坡度不陡,A錯;流水侵蝕沒有形成湖泊地貌,C錯;水平錯斷是斷層常表現方式,形成湖泊不會四周高崖峭壁,D錯。

2】植被性狀與氣候關系密切,該地位于東非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由于地勢高,改變了這里的氣溫和降水狀況,氣候暖和,不能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夏季,受來自印度洋上的、掠過暖流上空的暖濕東南信風的影響,降水比較多,形成濕季。冬季,受單一、干燥的信風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發(fā)旺盛,形成干季。由于干濕季節(jié)變化明顯使植被根系發(fā)達,A錯;葉質堅硬,樹皮厚,葉面較小有針刺,B對;板狀根大,樹干長,葉面寬大,多氣孔是典型熱帶雨林植被,CD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貝加爾湖(下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jiān)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貝加爾湖形成于( )

A. 地殼斷陷處集水B. 火山口集水

C. 滑坡阻斷河流D. 河流改道

2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且湖水的深度仍然還在加大,說明( )

A. 湖區(qū)降水量加大B. 湖盆仍然在加深

C. 入湖徑流增多D. 入湖泥沙增多

3貝加爾湖湖水更新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泊面積大B. 湖水深度大

C. 湖面蒸發(fā)弱D. 湖水鹽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622日與l2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陽高度。讀圖回答下題。

1】四地按地球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丙、丁、甲 C. 丙、丁、甲、乙 D. 丁、甲、乙、丙

2】(小題2)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 C. 丁、乙、丙、甲 D. 甲、丙、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b、c三條線代表途經江蘇的跨區(qū)域資源調配工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圖示地區(qū)而言,屬于資源調出的是________工程,屬于資源調入的是________工程。(填字母)

(2)a、b、c三大工程中,全程沿線地區(qū)植被變化最顯著的是________工程,沿線植被的變化體現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3)請簡述b、c兩工程的建設對江蘇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凍土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的活動層,下層為多年凍結層。我國的多年凍土分布主要分布于東北高緯度地區(qū)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區(qū)。東北高緯地區(qū)多年凍土南界的年平均氣溫在-1°~1°,青藏高原多年凍土下界的年平均氣溫約為-3.5°~2°C。

由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成功穿越了約550千米的連續(xù)多年凍土區(qū),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凍土地區(qū)的最長鐵路。多年凍土的活動層反復凍融及冬季不完全凍結,會危機鐵路路基。青藏鐵路建設者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主動降溫、冷卻路基、保護凍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熱棒新技術等措施。圖a示意青藏鐵路格拉段及沿線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其中西的灘至安多為連續(xù)多年凍土分布區(qū)。圖b為青藏鐵路路基兩側的熱棒照片及其散熱工作原理示意圖。熱棒地熱部分為冷凝段,地下部分為蒸發(fā)段,當冷凝段溫度低于蒸發(fā)段溫度時,蒸發(fā)段液態(tài)物質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卻成液態(tài),回到蒸發(fā)段,循環(huán)反復。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凍土的年平均氣溫比東北高緯度地區(qū)低的原因。

(2)圖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穩(wěn)定,請說明原因。

(3)根據熱棒的工作原理,判斷熱棒散熱的工作季節(jié)(冬季或夏季)簡述判斷依據,分析熱棒傾斜設置(圖b)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哥本哈根會議和坎昆會議上,世界上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額進行了多輪磋商,其中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態(tài)度有很大差異。

材料二 下面三幅圖示意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較。

材料三 左下圖為漫畫《請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材料四 右下圖示意全球溫度上升3 ℃后,世界部分區(qū)域糧食產量的增減狀況。

(1)哥本哈根會議和坎昆會議關注的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這一問題產生的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該環(huán)境問題對圖示地區(qū)糧食生產的影響,在空間上呈現的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眾多與會國家就減排問題進行磋商,這體現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________原則。漫畫反映的焦點是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__________原則。

(3)結合材料分析為什么發(fā)達國家在減排中要承擔更多的義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左圖為“1900~2000年太陽黑子年平均數變化示意圖”,下圖為“太陽及其大氣結構示意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耀斑發(fā)生在( )

A. ①層 B. ②層 C. ③層 D. 太陽內部

2太陽黑子活動的周期是( )

A. 7年 B. 9年 C. 11年 D. 17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安徽)風經過森林后,速度會有所降低。下圖表示四類不同結構的森林對風速的影響。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距地面6 m以內,防風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B. C. D.

2從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角度考慮,在華北平原營造農田防護林,宜選擇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清代初期,洞庭湖面積約6000km2,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紀末,面積僅剩下2625km2!昂樗淮笃菟畮讞l線”是對洞庭湖現狀的真實寫照。下圖示意洞庭湖水系變遷。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洞庭湖濕地重要的生態(tài)價值主要表現在

①提供豐富的農產品

②維持生物多樣性

③調蓄洪水,減輕旱災

④發(fā)展水上運輸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從清代初期到20世紀末,導致洞庭湖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圍湖造田 ②季風降水不穩(wěn)定

③長江入湖水量驟減 ④入湖泥沙淤積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3下列人類活動方式中有利于改善洞庭湖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是

A.上游濫砍濫伐森休

B.湖區(qū)工業(yè)排污

C.冬季開展?jié)O業(yè)捕撈

D.退耕還湖還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