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有一幢樓,冬至日正午影長與樓房高度相同,據(jù)此回答(1)~(2)題。

(1)該地正午太陽高度是

[  ]

A.23°26′
B.60°34′
C.90°
D.45°

(2)該地的緯度是

[  ]

①23°36′N ②21°34′N�、�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D
解析:

1D 本題考查正午太陽高度一年之內(nèi)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規(guī)律和正午太陽高度計算。通過解題培養(yǎng)學(xué)生空間想像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第(1)題要借用數(shù)學(xué)三角函數(shù)公式求正午太陽高度。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如果樓高h與影長s相等,tanhs1,45°,即太陽高度角等于45°。

2D 要結(jié)合計算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公式給出下圖。計算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公式H90°-()(某地與太陽直射點緯度之間的緯度差)。冬至日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是90°,21°34N與南回歸線之間緯度差是45°,因此21°34N正午高度是45°;同理,68°26S與南回歸線之間的緯度差是45°,故68°26S正午太陽高度是45°。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22

我國某城市某地一開闊平地上有一座樓房(北樓),現(xiàn)計劃在其正南方距離該樓房40米處興建一幢商品住宅樓(南樓)。為了使北樓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時終年都能被太陽照射,需對南樓高度作出限制,為此,某校地理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xué)進行了研究。

(1)第一步,他們在春分日測定了該地的經(jīng)緯度。他們利用平地上一根長17.32米的旗桿做測量物,并記錄下不同時間桿影長度的數(shù)值(如下表)。經(jīng)分析,該地的經(jīng)緯度為________。

(提示: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大�。篐=90°-|φ-δ|,式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φ為當(dāng)?shù)鼐暥�,取正值;δ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當(dāng)?shù)叵陌肽耆≌担肽耆∝撝�。�?/P>

(2)第二步,他們按要求對南樓的最大高度進行了計算,求得滿足條件的南樓最高高度約為________米。(參考數(shù)據(jù):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3)從理論上分析,為了使樓房獲得較好的光照條件,我國下列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樓房之間的間距從大到小的順序應(yīng)該是________。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