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多年凍土作為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墊面,它的存在與變化對氣候變化有明顯的反饋、調節(jié)和指示作用。位于多年凍土之上的活動層是多年凍土與大氣的接觸面,多年凍土對氣候系統(tǒng)的影響首先通過活動層與大氣間的能水交換來實現。凍土的形成與地表面的輻射熱量交換有關,輻射熱量平衡的結構對凍土的形成和動態(tài)變化有決定作用。下圖為青藏高原某山區(qū)地表輻射收支年內變化和活動層土壤溫度變化圖。
(1)描述該山地地表能量收支的年內變化特征。
(2)判斷在季節(jié)發(fā)生轉換時土壤熱通量與其它各因子數值變化差異,并說明判斷依據。
(3)說明該山地活動層土壤的凍融過程并簡述其成因。
(4)推測活動層融化厚度的年內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
【答案】(1)季節(jié)變化明顯;各收支項年內變化特點相似;總輻射、凈輻射、土壤熱通量及地面 熱源強度在 6 月~7 月最大,在 11 月~12 月最小。
(2)差異:土壤熱通量數值幅度遠小于其它各因子,且收、支轉換明顯。依據:隨著地表能量的季節(jié)轉換,土壤熱通量有明顯的正負交替。
(3)凍融過程:大致 4 月~10 月為融化期,11 月~次年 3 月為凍結期。原因:11 月~次年 3 月活動層土壤溫度在 0℃以下,活動層土壤處于凍結期;土壤溫度 由 4 月中下旬開始升至 0℃以上,土壤開始融化。
(4)特點:4 月~10 月中下旬開始融化,到 9 月底 10 月初達到最大融化深度,10 月開 始減少乃至消失。原因:在融化期間,從 4 月中下旬開始隨地表接收太陽輻射的增多,融化厚度逐漸增大, 至 9 月底 10 月初融化厚度達到最大值;10 月初開始隨地表接收太陽輻射的減少,融化 厚度逐漸減小,當地表能量積累為 0 時活動層的融化厚度最小。
【解析】
本題考查圖文信息的獲取和解讀能力,調用知識的能力,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較高。
(1)該山地地表能量收支的年內變化特征主要分析年內變化的總體特征,最低值最高值的出現的月份。從圖中可以看出季節(jié)變化明顯;各收支項年內變化特點相似;總輻射、凈輻射、土壤熱通量及地面熱源強度在6月~7月最大,在11月~12月最小。
(2)本題考查圖文信息的獲取和分析能力。從圖中可以看出差異:土壤熱通量數值幅度遠小于其它各因子,且收、支轉換明顯。依據:隨著地表能量的季節(jié)轉換,土壤熱通量有明顯的正負交替。
(3)土壤溫度在0℃以下,突然發(fā)給處于凍結期,在0℃以上在處于融化期。從圖中可以看出:4月~10月土壤溫度在0℃以上,大致4月~10月為融化期;11月~次年3月土壤溫度在0℃以下為凍結期。
(4)特點:4月~10 月中下旬開始融化,到9月底10月初達到最大融化深度,10月開始減少乃至消失。原因與太陽輻射的多少,土壤溫度的高低有關。在融化期間,從4月中下旬開始隨地表接收太陽輻射的增多,融化厚度逐漸增大,至9月底10月初融化厚度達到最大值;10月初開始隨地表接收太陽輻射的減少,融化厚度逐漸減小,當地表能量積累為0時活動層的融化厚度最小,在0以下就處于餓凍結狀態(tài)了。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受暖流影響明顯的地方是
A. T B. Q C. R D. S
【2】氣候特點為“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的地方是
A. T B. Q C. R D. S
【3】在下圖所示的幾種氣溫年內變化和年降水量情況中,與P地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該大陸的農業(yè)地域類型主要有
A. 水稻種植業(yè)和商品谷物農業(yè)
B. 混合農業(yè)和大牧場放牧業(yè)
C. 水稻種植業(yè)和混合農業(yè)
D. 商品谷物農業(yè)和大牧場放牧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剛果(金)位于赤道附近,人口超過7100萬,熱帶雨林資源豐富,有“非洲木材之國”之稱。持續(xù)的戰(zhàn)亂造成數百萬流民涌入雨林里從事原始的遷移農業(yè)和木炭生產,導致大面積的森林破壞。
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第二肺”,主要是因為熱帶雨林可以( )
A. 涵養(yǎng)水源B. 固碳放氧
C. 降解污染物D. 保護生物多樣性
【2】剛果(金)爾林被大量砍伐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增長、貧困和戰(zhàn)亂B. 發(fā)達國家的過度需求
C. 過度的遷移農業(yè)D. 政府的開發(fā)計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河套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00~300毫米,多年平均蒸發(fā)量約為2000毫米,農業(yè)灌溉僅靠黃河過境水源,農業(yè)生產歷史悠久,享有“塞外米糧川”的美譽。
材料二: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略圖,其中餅狀圖為部分城市的工業(yè)結構。鄂爾多斯羊絨制品的年產銷能力達到1000萬件以上,占全國的40%和世界的30%,產品品質、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出口創(chuàng)匯等連續(xù)十五年穩(wěn)居我國絨紡行業(yè)第一位。
(1)鄂爾多斯的羊絨制品廠屬于________指向型工業(yè);促進河套平原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________。
(2)簡析鄂爾多斯羊絨制品在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優(yōu)勢。
(3)圍繞河套平原農業(yè)灌溉水資源緊張問題,提出可以采取的有效途徑。
(4)分別說出甲、乙兩地面臨的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分析其形成過程中的氣候條件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中國多樣的地理環(huán)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中華飲食文化極富創(chuàng)造性和明顯的地域 性,不同地方的口味千差萬別。如京津地區(qū)飲食文化圈,口味咸香,兼容八方,從皇宮御膳、貴族府宴到市井小吃,形成了全國特有的層次性飲食文化;清中葉以前, 東北人喜歡咸重、辛辣與生食口味,酸菜是生活中常見 的食物,冬季喜食燉菜以提取高熱量動物脂肪。下圖為中國區(qū)域飲食文化圈示意圖。讀圖,據此完成 下面小題。
【1】形成京津地區(qū)飲食文化圈獨特層次性飲食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氣候
B. 土壤土質
C. 政治經濟
D. 文化習俗
【2】最能體現長江中游地區(qū)傳統(tǒng)飲食文化特色的是
A. 奶茶烈酒
B. 麻辣辛香
C. 羊肉泡饃
D. 飯稻羹魚
【3】清中葉以前,形成東北人飲食習慣的根本原因是
A. 新鮮蔬菜豐富
B. 冬季漫長寒冷
C. 酸菜新鮮度差
D. 蔬菜種類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四個階段人口增長模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判斷,人口增長模式的演變順序一般為( )
A. 甲→乙→丁→丙 B. 乙→甲→丁→丙
C. 丁→甲→丙→乙 D. 丁→甲→乙→丙
【2】關于圖中四個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階段人口數量將達到最大值
B. 乙階段環(huán)境人口容量較大
C. 丙階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D. 丁階段社會養(yǎng)老負擔較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乙、丙三地屬于不同的農業(yè)地域類型。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甲地相比,丙地
A. 地廣人稀,生產規(guī)模大
B. 市場廣闊,農產品商品率高
C. 科技發(fā)達,機械化水平高
D. 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高
【2】影響甲、乙、丙三地的地域類型產生差異的主要條件是
A. 經濟條件B. 交通條件
C. 社會條件D. 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全局趨勢三維透視圖,該圖揭示中國縣域人口老齡化空間分布的總體格局及特定方向的變化趨勢。人口老齡化系數與人口老齡化程度正相關。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2000~201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空間分布變化的趨勢是
A. 西北升高,東部降幅小 B. 整體升高,東西差異擴大
C. 西北升高,東西差異縮小 D. 整體升高,東部升幅小
【2】2000~2010年,東北地區(qū)老齡化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遷入 B. 出生率持續(xù)較低 C. 放開二胎 D. 城市化水平提高
【3】該時期南部沿海地區(qū)人口老齡化程度降低會
A. 增加青壯年的社會負擔 B. 促進社會養(yǎng)老體系完善
C. 使勞動力成本增幅降低 D. 制約產業(yè)結構調整升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區(qū)域某月一條海平面等壓線,圖中N地氣壓高于P地。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N地風向為
A. 東北風 B. 東南風 C. 西北風 D. 西南風
【2】M、N、P、Q四地中,陰雨天氣最有可能出現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3】當M地月平均氣壓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 巴西高原處于干季 B. 尼羅河進入豐水期
C. 印度半島吹西南季風 D. 我國東北地區(qū)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