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1 西藏已建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但還遠遠滿足不了西藏經濟、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要。
材料2 西藏的煤和石油資源都不是很多,農牧民平常取暖做飯都是靠燒牛糞和一點兒柴草,能量低,致使草原破壞。隨著農牧民生活范圍的擴大,人口迅速增長,如不及時解決交通運輸問題就會造成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材料3 青藏高原的凍土問題從50年代就開始研究,現(xiàn)在已經掌握了可靠的技術解決
這一難題,像南疆鐵路就成功地經過了一段凍土地帶。
材料4 當國家決定在“十五”期間續(xù)建青藏鐵路格拉段時,廣大藏胞很感謝。
其實早在 20世紀 50年代,鐵道部已對線路進行了勘探,并草擬了三條路線方案,3個方案對比如下:

材料5 進藏鐵路線路方案示意圖

(1)從材料1可知,建設青藏鐵路有利于促進西藏     的發(fā)展;從材料2可知,建設青藏鐵路有利干對          的保護。
(2)從材料3可知,         是建設鐵路的可靠保證。從材料1至4可知,在現(xiàn)代鐵路建設中,             因素對鐵路區(qū)位遠作起決定性影響。從材料4和材料5可知,在鐵路具體選線時
             因素仍很重要。
(3)青藏高原地區(qū)城市密度和規(guī)模均小于東南部沿海地區(qū)的自然原因是                    
(4)西藏目前已建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鄰省又有豐富的煤、石油,為什么農民仍以柴草為主要生活用能

A.因為西藏森林、草場資源主富
B.藏民不習慣使用煤炭、石油燃料
C.公路運輸輸入煤炭、石油運量小,運價高
D.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護大氣環(huán)境

(1)社會經濟   生態(tài)環(huán)境
(2)科學技術   經濟和社會   自然 
(3)地勢高、氣候條件惡劣
(4)C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冀州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科A卷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塔里木盆地示意圖。

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每年的8月底到11月初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季節(jié)工,其需求量大約在50萬人左右,其中以河南和四川農民工最多。
材料三:棉花是喜溫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溫霜凍,怕陰雨漬澇;棉花是直根,有較發(fā)達的根系,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對水分要求十分敏感。
(1)影響塔里木盆地城鎮(zhèn)分布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_。
(2)描述塔里木盆地交通線路的分布特點,并簡析影響其形成的區(qū)位因素。
(3)該區(qū)域成為我國重要的長絨棉基地,簡述該地種植棉花有利的自然區(qū)位條件?
(4)簡要分析摘棉季節(jié)民工流動對圖示區(qū)域和輸出區(qū)的益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三調研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8分)以重慶和德國杜伊斯堡分別為起始點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成為了“新絲綢之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5)題。

    材料一:“渝新歐”國際鐵路聯(lián)運大通道全長11179公里,運行時間16天;運費比航空節(jié)省,運時比海運縮短;運力更大,安全性更高,輻射更廣,通關更加便捷。重慶成為國內產品搶灘歐洲市場的橋頭堡。下圖為“渝新歐”國際鐵路和重慶鐵路交通示意圖。

 

    材料二:重慶市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的特大城市,城鎮(zhèn)人口超過1500萬,城市交通發(fā)達。同時,重慶也是我國傳統(tǒng)的六大老工業(yè)基地之一。經過多年努力,重慶形成以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業(yè)、石油天然氣化工等為主導的產業(yè)體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重慶的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

(1)重慶構建“一江兩翼連三洋”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其中“一江”是指    (河流名稱)和與之平行的重慶至太平洋沿岸的鐵路;“兩翼”指兩條以鐵路為主力的大通道,其中西北方向經阿拉山口直通        洋沿岸。(4分)

(2)新絲綢之路自東向西經過的植被類型分別是      、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自然環(huán)境呈現(xiàn)顯著的       分異規(guī)律。(4分)

(3)“筆記本電腦像新鮮蔬菜,越新鮮越好賣!痹嚪治鋈蚬P記本電腦三大巨頭、六大代工商以及500余家配套廠落戶重慶的原因。(6分)

(4)試分析新絲綢之路的開通給我國內陸出口經濟格局帶來的新變化。(8分)

(5)綜合分析重慶多出現(xiàn)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黑頸鶴是在高原淡水濕地生活的鶴類,以植物的根、昆蟲、魚、蛙以及農田中殘留的作物種子等為食。目前世界上黑頸鶴的種群數量約為8000多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圖18為中國黑頸鶴分布圖。

材料二:歷史上一些西藏牧民與農民每年都要進行鹽和糧食的交換,每年的2月至5月,牧民去采鹽、馱鹽,秋末冬春季節(jié)到農區(qū)交換糧食。圖19為馱鹽、鹽糧交換行程圖。

 (1)鳥類學家確定黑頸鶴遷徙通道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1分)

 

(2)請描述青藏高原黑頸鶴越冬地點的分布規(guī)律,并分析黑頸鶴能夠在這些地區(qū)越冬的原因。(6分)

 

(3)A、B哪段行程屬于馱鹽行程?請說明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威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黑頸鶴是在高原淡水濕地生活的鶴類,以植物的根、昆蟲、魚、蛙以及農田中殘留的作物種子等為食。目前世界上黑頸鶴的種群數量約為8000多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圖18為中國黑頸鶴分布圖。

材料二:歷史上一些西藏牧民與農民每年都要進行鹽和糧食的交換,每年的2月至5月,牧民去采鹽、馱鹽,秋末冬春季節(jié)到農區(qū)交換糧食。圖19為馱鹽、鹽糧交換行程圖。

 (1)鳥類學家確定黑頸鶴遷徙通道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1分)

 

(2)請描述青藏高原黑頸鶴越冬地點的分布規(guī)律,并分析黑頸鶴能夠在這些地區(qū)越冬的原因。(6分)

 

(3)A、B哪段行程屬于馱鹽行程?請說明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江蘇灌云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圖14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圖,圖15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圖。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條大河的發(fā)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為主,局部地區(qū)有高寒草原。東南邊緣海拔較低的河谷中四季溫暖,降水較多。

(1)高原東南部適宜發(fā)展河谷農業(yè),其有利條件是                            

       。

高原北部適宜發(fā)展的農業(yè)類型是          

若過度發(fā)展可能帶來的問題是             

      。(6分)

 (2)高原北部可開發(fā)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東南部水能資源

豐富,其原因是                           

     。 (4分)

(3)我國在高原東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三江”是指                   、

             和瀾滄江,建立該保護區(qū)的目的是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