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夏季,我國頻頻遭遇城市內(nèi)澇的窘境。強降雨過后,街道成河、住宅進水、汽車沒頂……城市瞬間變成“水城”,網(wǎng)民戲稱帶你去“看海”。回答問題。

1.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滲透的水量稱為降雨損失量,降雨損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積水。

如圖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損失量,序號和地表物質(zhì)對應(yīng)正確的是

A.①土地        ②混凝土方磚     ③新瀝青路面     ④草地

B.①草地         ②土地           ③混凝土方磚     ④新瀝青路面

C.①新瀝青路面   ②混凝土方磚     ③草地           ④土地

D.①混凝土方磚   ②草地           ③土地           ④新瀝青路面

2.很多時候,城市比周邊地區(qū)降雨強度高、時間長,稱為“雨島效應(yīng)”,下列關(guān)于城市“雨島效應(yīng)”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空氣濕度大  ②氣溫高,多上升氣流

③車流量大,尾氣排放量大        ④多高層建筑,氣流移動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D

【解析】

1.根據(jù)地表吸收及滲透的水量稱為降雨損失量的大小可知,草地降雨損失量最大,其次是土地、混凝土方磚。新瀝青路面最小。正確的排序是B項。

2.根據(jù)城市熱島效應(yīng)可知,城市氣溫高,氣流上升運動,形成降水;多高層建筑,氣流移動慢,降水集中在城市上空。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1年夏季,我國頻頻遭遇城市內(nèi)澇的窘境。強降雨過后,街道成河、住宅進水、汽車沒頂……城市瞬間變成“水城”,網(wǎng)民戲稱帶你去“看海”;卮饐栴}。

(1)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滲透的水量稱為降雨損失量,降雨損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積水。
如圖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損失量,序號和地表物質(zhì)對應(yīng)正確的是

A.①土地②混凝土方磚③新瀝青路面④草地

B.①草地②土地③混凝土方磚④新瀝青路面

C.①新瀝青路面②混凝土方磚③草地④土地

D.①混凝土方磚②草地③土地④新瀝青路面

(2)很多時候,城市比周邊地區(qū)降雨強度高、時間長,稱為“雨島效應(yīng)”,下列關(guān)于城市“雨島效應(yīng)”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空氣濕度大 ②氣溫高,多上升氣流
③車流量大,尾氣排放量大       ④多高層建筑,氣流移動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浙江省臺州中學(xué)高三第一次統(tǒng)練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2011年夏季,我國頻頻遭遇城市內(nèi)澇的窘境。強降雨過后,街道成河、住宅進水、汽車沒頂……城市瞬間變成“水城”,網(wǎng)民戲稱帶你去“看!薄;卮饐栴}。
【小題1】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滲透的水量稱為降雨損失量,降雨損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積水。
如圖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損失量,序號和地表物質(zhì)對應(yīng)正確的是

A.①土地②混凝土方磚③新瀝青路面④草地
B.①草地②土地③混凝土方磚④新瀝青路面
C.①新瀝青路面②混凝土方磚③草地④土地
D.①混凝土方磚②草地③土地④新瀝青路面
【小題2】很多時候,城市比周邊地區(qū)降雨強度高、時間長,稱為“雨島效應(yīng)”,下列關(guān)于城市“雨島效應(yīng)”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空氣濕度大 ②氣溫高,多上升氣流
③車流量大,尾氣排放量大       ④多高層建筑,氣流移動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我國兩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回答問題。

【小題1】由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A.城市化水平更高B.人口素質(zhì)更高
C.老齡化問題更突出D.人口合理容量更大
【小題2】2011年夏季,乙省某城市多次出現(xiàn)嚴重內(nèi)澇現(xiàn)象。它的形成與下列人類活動無關(guān)的是
A.城市人工綠地面積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
B.城市空氣中塵埃多,增加暴雨形成機率
C.城市“熱島效應(yīng)”,使大氣對流運動增強
D.城市建設(shè)使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滲能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011年夏季,我國頻頻遭遇城市內(nèi)澇的窘境。強降雨過后,街道成河、住宅進水、汽車沒頂……城市瞬間變成“水城”,網(wǎng)民戲稱帶你去“看!。回答問題。


1.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滲透的水量稱為降雨損失量,降雨損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積水。
如圖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損失量,序號和地表物質(zhì)對應(yīng)正確的是


  1. A.
    ①土地②混凝土方磚③新瀝青路面④草地
  2. B.
    ①草地②土地③混凝土方磚④新瀝青路面
  3. C.
    ①新瀝青路面②混凝土方磚③草地④土地
  4. D.
    ①混凝土方磚②草地③土地④新瀝青路面

2.很多時候,城市比周邊地區(qū)降雨強度高、時間長,稱為“雨島效應(yīng)”,下列關(guān)于城市“雨島效應(yīng)”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空氣濕度大 ②氣溫高,多上升氣流
③車流量大,尾氣排放量大       ④多高層建筑,氣流移動慢


  1. A.
    ①②
  2. B.
    ③④
  3. C.
    ①③
  4.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