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氣候類型中,氣溫和降水季節(jié)變化最小的是 ( )
A. 熱帶草原氣候 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地中海式氣候 D. 溫帶季風氣候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及里海海平面變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變化的特點有
①面積不斷增大 、谄露戎饾u趨緩、巯驏|南方向擴展 ④增速先慢后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于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3】若在該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庫,將導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 三角洲面積縮小 B. 河口鹽堿化加劇
C. 水位季節(jié)變化增大 D. 生物多樣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意歐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氣溫狀況。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城市a→e( )
A. 氣候大陸性自東向西逐漸增強 B. 年降水量自西向東呈遞減趨勢
C. 夏季溫和、冬季寒冷,全年濕潤 D. 年太陽輻射量自東向西逐漸變大
【2】影響城市a→e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C. 大氣環(huán)流、地形地勢 D. 緯度位置、地形地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qū)域和該區(qū)域乙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丙區(qū)域的氣候類型及其對應自然帶
A.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C. 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D.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草原帶
【2】左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相同的是
A. 氣候類型 B. 大氣環(huán)流 C. 自然帶 D. 盛行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日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經濟以加工貿易為主 B. 主要工業(yè)區(qū)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C. 河流流速急,水能豐富 D. 日本的自然資源中,森林資源比較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古往今來,“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喚起了多少人對桂林山水的神往。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①漓江風光 ②象鼻山 ③峰林 ④ 地下“神宮”
【1】圖中景觀主要與喀斯特淀積作用有關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景觀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態(tài)有 ( )
A. 石芽、漏斗、落水洞 B. 石鐘乳、石筍、石柱
C. 天生橋、石林、洼地 D. 溶洞、地下河、峰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陸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同一種陸地自然帶的兩個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陸東岸的是________氣候,位于大陸西岸的是________氣候。
(2)圖中有兩個字母表示的陸地自然帶氣候類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們是________,它們都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3)從D→C→B→A的更替體現(xiàn)了陸地自然帶_______規(guī)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為基礎的。
(4)從D→E→F的更替體現(xiàn)了陸地自然帶______規(guī)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為基礎的,在____地區(qū)表現(xiàn)較為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屆浙江嘉興模擬)(加試題)左圖為海南島地形、河流和部分產業(yè)園分布示意圖,右圖為圖中A、B兩城市氣候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比較A、B兩城市氣候特征的差異。
(2)說出圖中海南產業(yè)園的主要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與乙相比,甲河口泥沙顆粒較 (粗/細),說明判斷理由。
(4)海南島西部臺風頻次低于東部,說明其主要原因并寫出防御臺風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冰楔作用是指在巖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復凍融,體積時漲時縮而造成巖層破碎的作用。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冰楔作用屬于外力作用中的( )
A. 風化作用 B. 流水搬運作用 C. 冰川侵蝕作用 D. 流水侵蝕作用
【2】圖示現(xiàn)象在下列哪一地區(qū)表現(xiàn)最顯著( )
A. 三峽谷地 B. 淮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D. 皖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