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19日,黑龍江省平均降雨量比歷年同期偏多27%,個別地方降雨甚至超過了600毫米。主要集中在嫩江、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受持續(xù)降雨影響,黑龍江發(fā)生大洪水,洪水主要來源于黑龍江上游干流和俄羅斯境內的結雅河和布列亞河。讀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這次洪災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全球水循環(huán)過于活躍
②降水豐富,并受地形影響
③該地區(qū)主要受季風影響,夏季風異;钴S
④主要受積雪融水補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圖中黑影是黑龍江省的內流區(qū)范圍。其形成原因是
A.主要是受地質構造和地形的影響 B.不受季風影響
C.主要受積雪融水補給影響 D.受副高影響,降水少
1.B
2.A
【解析】
試題分析:
1.這次洪災是區(qū)域的降水多,水循環(huán)過于活躍,不代表全球水循環(huán)活躍,①錯。洪災發(fā)生,盡然是降水豐富,受地形影響,排水不暢,所以②對。東北地區(qū)是季風區(qū),8月上夏季,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風異;钴S,導致降水偏多,③對。積雪融水是主要在春季。所以④錯。選項B對。A、C、D錯。
2.內流區(qū)是指河流水沒有流入海洋而是注入內陸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的集水區(qū)域。黑龍江是季風區(qū),不可能沒有季風影響,B錯。這里緯度高,蒸發(fā)也不會很強,受積雪融水補給的影響,與形成內流區(qū)沒有必然聯(lián)系。C錯。讀圖,這里應是松嫩平原地區(qū),因為受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地形影響,地勢低洼,地表水不能外泄,成為沼澤地,為內流區(qū)。A對。這里不受副高影響 ,D錯。
考點:該題考查中國區(qū)域地理,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特征及成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南省豫東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學期階段性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3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3年8月12日8時至14時,嫩江上游尼爾基水庫(位置見下圖)庫區(qū)空降暴雨,受此影響,尼爾基水庫12日14時入庫洪峰流量迭9.440立方米每秒,為起過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尼爾基水庫本次共控制下泄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削減洪峰42%。
(1)據(jù)圖指出甲-乙沿線主要農(nóng)業(yè)土地類型的分布差異,并分析產(chǎn)生這一差異的原因(6分)
(2)試分析此次嫩江流域出現(xiàn)洪澇災害的主要自然原因以及尼爾基水庫的作用。(3分)
(3)請你為減輕嫩江流域洪澇熒害提出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日本《東京新聞》2013年8月2日報道稱日本計劃派遣日本陸上自衛(wèi)隊進駐最西南側的與那國島,日本防衛(wèi)省隨后證實了此報道。報道稱(如圖所示),與那國島距臺灣地區(qū)的花蓮縣只有110公里,距釣魚島150公里,距日本現(xiàn)在駐軍的沖繩卻有500公里,是日本最西南側的門戶,居民只有1600人,日本過去并未在此駐軍。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若有一戰(zhàn)斗機于當?shù)貢r間8:00以每小時大約1540km的速度從與那國島出發(fā),30分鐘后即可抵達我國上海(31°N,120°E)。若抵達上海時的北京時間為8:18,則與那國島的經(jīng)緯度約為
A.22°N,118°E B.22°N,124°E
C.24°N,123°E D.24°N,117°E
2.若報道當日太陽直射某地,下列關于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B.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一天
C.區(qū)時和地方時都是12點 D.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大的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綿陽市高三11月第一次診斷性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2013年10月12日8時世界某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分布情況,圖中虛線是鋒面。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兩地的氣壓值差最可能是
A、24 B、9 C、26 D、14
2.此時,③地吹
A、西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東南風
3.此時,④地的天氣狀況是
A、狂風暴雨 B、晴朗少雨 C、陰有降雨 D、大風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