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74848  174856  174862  174866  174872  174874  174878  174884  174886  174892  174898  174902  174904  174908  174914  174916  174922  174926  174928  174932  174934  174938  174940  174942  174943  174944  174946  174947  174948  174950  174952  174956  174958  174962  174964  174968  174974  174976  174982  174986  174988  174992  174998  175004  175006  175012  175016  175018  175024  175028  175034  175042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用繩子拴住水桶,手拉繩子從井中向上拉水桶,水桶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
A.B.地球C.水桶D.繩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如圖A所示,在一端開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將管口密封后翻轉(zhuǎn)讓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觀察到混合液的體積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總體積,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分子間有間隙.此時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的密度大于0.9×103kg/m3(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如圖B所示,分別在熱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紅墨水,可以看到熱水瓶中墨水擴散的快,這說明分子運動的快慢跟溫度有關(guān).(酒精的密度為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2014年1月4日,國家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2013年自然災情進行通報,改善空氣質(zhì)量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們在空氣中做無規(guī)則運動,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會進入血液對人體形成危害,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不屬于(選填“屬于”或“不屬于”)分子運動.2月20日0-24時南京空氣質(zhì)量為輕度污染,PM2.5日均濃度為77×10-3mg/m3,那么103m3的空氣中PM2.5的顆粒物的質(zhì)量為0.077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回顧所用的科學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根據(jù)增大壓強的方法想到減小壓強的方法,應用了逆向思考法
B.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應了壓強的大小,這是運用了轉(zhuǎn)換法
C.找出蒸發(fā)和沸騰的不同點,運用了類比法
D.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時,三次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滑下,是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最早測定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是( 。
A.阿基米德B.牛頓C.焦耳D.托里拆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面是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一些物理事例,其中文明的做法是( 。
A.有的人利用小鏡子反射太陽光晃人家的眼睛
B.為了增大摩擦,把路面挖的坑坑洼洼
C.車輛快速行駛時前后要保持車距
D.將秤砣內(nèi)部用密度小的材料填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如圖所示,容器中盛有水,一正方體物塊漂浮在水中,上下兩個表面都受到水的壓強.其中h1=10m,h2=5m,h3=7m,h4=8m求:
(1)水對物塊上下表面的壓強各是多少?
(2)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是( 。
A.用探傷儀給金屬內(nèi)部檢查B.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
C.用超聲波清洗眼鏡D.用超聲波美白牙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張鑫同學在學校春季運動會百米賽跑中以12.5s的成績獲得冠軍,測得他在50m處的速度是7m/s,到終點時的速度為10m/s,則全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
A.7m/sB.10m/sC.8.5m/sD.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一艘巡邏船以122.4 km/h的速度沿直線向一座燈塔駛?cè),燈塔上有一工作人員,當巡邏船行駛到距燈塔680m處鳴笛,經(jīng)過2s又鳴笛一次,問此工作人員先后聽到兩次鳴笛的時間間隔是多少s?(聲音傳播速度是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