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73587  173595  173601  173605  173611  173613  173617  173623  173625  173631  173637  173641  173643  173647  173653  173655  173661  173665  173667  173671  173673  173677  173679  173681  173682  173683  173685  173686  173687  173689  173691  173695  173697  173701  173703  173707  173713  173715  173721  173725  173727  173731  173737  173743  173745  173751  173755  173757  173763  173767  173773  173781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便捷的交通工具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2017元旦,王師傅帶兒子駕車到無錫東站,然后乘高鐵去濟南旅游.10:35開車出發(fā),并看到路邊如圖甲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刻吩咐兒子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列車的時刻表.如圖乙所示,求:
(1)在交通正常情況下依據(jù)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父子倆最快能趕乘上哪一車次到濟南?
(2)該趟高鐵運營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時,小明取長50cm的細玻璃管注滿水,管中留一小氣泡,將玻璃管反轉(zhuǎn)后,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如圖甲所示.
(1)實驗時,小明將玻璃管翻轉(zhuǎn)后,他等氣泡運動一段路程后才開始計時,這是因為剛開始氣泡做變速運動,待運動趨于穩(wěn)定便于計時.
(2)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運動(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3)小明將實驗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請你在圖乙的坐標中畫出s-t圖象.
從O點開始的路程s/cm010203040
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5101520
(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和所畫的圖象,可歸納出:一段路程后,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近似成正(選填“正”或“反”)比,運動速度可以看做是不變(選填“改變”或“不變”)的.
(5)實驗時,玻璃管的放置應(yīng)B
A.一定豎直固定放置   B.可以傾斜固定放置    C.可用手拿玻璃管放置,便于觀察和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小明同學小學四年級學習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初中接觸物理后想:物體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釋放后滾動的快慢一樣嗎?他猜想物體滾動的快慢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生活中稱作“重量”)和形狀有關(guān).小明選擇下列物品進行實驗:一把米尺、一塊塑料板、同樣規(guī)格的一只裝滿水的瓶子和一只空瓶子、與空瓶等質(zhì)量的小球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塑料板搭成一個傾斜角度較小的斜面.
②將米尺橫放在這塊塑料板上,并握往它.
③將小球、裝滿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斜面上.
④移走米尺,同時釋放三個物體并現(xiàn)察它們滾動的快慢.
(1)要判定物體滾動的快慢與物體的形狀是否有關(guān),應(yīng)選擇空瓶和小球(選填“裝滿水的瓶”、“空瓶”或“小球”)進行比較.
(2)下面關(guān)于移走米尺的兩種方案,你認為較為合理的是A(選填“A”或“B”)
A.沿箭頭a方向,快速將米尺移走          B.沿箭頭b方向,快速將米尺移走
(3)通過步驟④中發(fā)現(xiàn)裝滿水的瓶子和空瓶同時到達斜面底部,可以得到結(jié)論:質(zhì)量不等的瓶子從斜坡的同一高度釋放,運動到水平面時,它們的速度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如圖所示,張寧同學在張老師指導下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當蠟燭位于圖中B處時,移動光屏到D處,觀察到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此時像和物大小相等,則該凸透鏡焦距為10.0cm.
(2)把蠟燭移動到A處,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要使像變清晰,光屏應(yīng)向左(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此時光屏上的像應(yīng)該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3)若凸透鏡在C點不動,要獲得與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的像,應(yīng)把蠟燭放置在標尺30<u<40cm,移動光屏,直到像最清晰為止,若移去光屏,該位置存在(選填“存在”或“不存在”)像.
(4)由于探究時間較長,蠟燭變短后,蠟燭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會向上(選填“上”或“下”,下同)移.為了使像重新呈在光屏中央,可以將凸透鏡向下移.
(5)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實像時,如果遮掉透鏡的上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像為C
A.上半段燭焰的像         B.下半段燭焰的像       C.完整燭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小芳想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她找到了如圖所示的一些實驗器材:

(1)為了驗證猜想,實驗中她應(yīng)該選擇B蠟燭和C(選填字母序號)蠟燭,目的是比較物像大小,并選厚度相同(2mm)的E(選填字母符號)作為平面鏡.
(2)選好器材后,她將器材按照如G圖所示位置擺放好,若將鏡前蠟燭稱為蠟燭A,鏡后蠟燭稱為蠟燭B,則小芳要想觀察到蠟燭A所成的像,她應(yīng)在蠟燭A(選填“A”或“B”)一側(cè)觀察
(3)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未點燃(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重合,此現(xiàn)象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
(4)改變A的位置,重復實驗,分別測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結(jié)論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A到玻璃板的距離大于B到玻璃板的距離的原因是像與蠟燭沒有完全重合
 實驗次數(shù) 一二 三 
 A到玻璃板的距離/cm 5 4 6
 B到玻璃板的距離/cm 4.8 3.8 5.8
(5)實驗時小芳將玻璃板豎直向上提起了2cm,則蠟燭的像豎直向上移動D
A.4cm      B.2cm         C.1cm          D.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垂直于鏡面且可繞ON轉(zhuǎn)動.
(1)如圖(a)所示,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實驗結(jié)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這樣得出結(jié)論不合理(選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憑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有偶然性,應(yīng)進行多次實驗.
(2)將一束光貼著紙板可以顯示光路,這是利用了光的漫(選填“漫”或“鏡面”)反射
(3)如圖(b)所示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zhuǎn),在F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楊楊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員,當楊楊戴上紅領(lǐng)巾走近豎直放置的穿衣鏡,從距離穿衣鏡前4m處向鏡子移動了1m,此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化及移動后人離像的距離為( 。
A.變大 6mB.變大 5mC.不變 6mD.不變 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某型號貨車部分參數(shù)如表所示,司機師傅在執(zhí)行一次運輸任務(wù)時,開著裝滿沙子的貨車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8km,所用時間是6min,該路段限速60km/h(取g=10N/kg,ρ=2.5×103kg/m3),車路過一座沙河橋時,橋限重35t,求:
(1)車廂內(nèi)所裝沙子的質(zhì)量是多少?
(2)貨車的速度為多少km/h?
(3)貨車輪胎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少?
(4)根據(jù)以上計算,請指出該車是否存在超速、超載違規(guī)行為.
 自重 6×104N
 車輪個數(shù) 12
 車廂容積 6m×2m×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有一個氧氣瓶,其容積為20dm3,里面裝有2.5kg/m3的氧氣,某次搶救病人用去了10g氧氣,此病人需要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ρ=0.9×103kg/m3).求:
(1)氧氣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質(zhì)量是多少g?剩余氧氣的密度為多少g/cm3?
(2)水凝固成冰后體積增大了多少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過程:

(1)實驗過程中,為了能夠測量出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勻速滑動.
(2)小明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了實驗,發(fā)現(xiàn)F2>F1,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當壓力相同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當進行完圖丙實驗后,小明發(fā)現(xiàn)F3>F1,于是得出結(jié)論:壓力越大,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越大,他得出結(jié)論的方法正確嗎?不原因是:沒有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
(4)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丁所示,它的示數(shù)是1.6N.
(5)小明想進一步探究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之間的具體數(shù)量關(guān)系,他利用圖甲的裝置和鉤碼完成了實驗,并得出了如表所示的數(shù)據(jù):
 壓力F/N 1 2 3 4
 摩擦力f/N 0.2 0.4 0.6 0.8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接觸面積粗糙程度一定時,物體所受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你是如何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這個結(jié)論的?請說出一種方法:摩擦力與壓力的比值為定值.
(6)若實驗中所用的木塊為長方體木塊,在完成上述探究活動后,關(guān)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還與其它因素有關(guān)?請你再說出一種猜想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大小有關(guān)說出你的探究步驟:同一木塊平放、側(cè)放和豎放,然后用測力計拉著木塊在相同的接觸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并進行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