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guān)S由斷開到閉合,電路中(
A.電流表示數(shù)不變,電阻R2兩端電壓減小
B.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電阻R2的功率變大
C.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總功率變大
D.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總電阻變小

【答案】D
【解析】解:由電路圖可知,開關(guān)S斷開時,電路為R2的簡單電路,電流表A測通過R2的電流,開關(guān)S閉合時,兩電阻并聯(lián),電流表A測干路電流,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 A、電源電壓不變,開關(guān)由斷開到閉合過程中,電阻R2兩端電壓不變,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故A錯誤;
B、電阻R2阻值不變,電阻兩端電壓U不變,由P= 可知,電阻R2的功率不變,故B錯誤;
C、電源電壓U不變,電路電流I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由P=UI可知,總功率變大,故C錯誤;
D、開關(guān)閉合后兩電阻并聯(lián),干路電流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由并聯(lián)電路特點可知,兩并聯(lián)電阻小于任何一個電阻阻值,電路總電阻變小,故D正確;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下圖所示),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變大些,下列調(diào)節(jié)方法可行的是( )

A. 將蠟燭適當遠離透鏡,光屏適當靠近透鏡

B. 將蠟燭適當靠近透鏡,光屏適當遠離透鏡

C. 將透鏡適當遠離蠟燭

D. 將透鏡適當靠近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給你器材:刻度尺、粗細均勻的圓柱體竹筷、細金屬絲(密度大于水,柔軟,易變形的金屬)、裝有適量純凈水和濃鹽水的燒杯各一個.請你用給出的器材測出濃鹽水的密度,純凈水密度已知為ρ

(1)寫出實驗步驟____________;

(2)計算鹽水的密度公式ρ鹽水=________(用測出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3月29日在陜西省體育場進行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qū)預(yù)選賽C組比賽中,中國隊以2:0戰(zhàn)勝卡塔爾隊,晉級十二強.如圖中國隊球員黃博文(前)在比賽中慶祝進球.若足球場是運動的,可選擇的參照物是(
A.看臺上坐著的觀眾
B.地面
C.黃博文
D.賽場邊矗立的廣告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如圖四幅圖情境描述正確的是(
A.用電吹風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說明氣體流速越大的地方,氣體壓強越大
B.紙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C.手提袋手柄寬大是為了增大對手的壓強
D.魚吐出的氣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對氣泡的壓強不變,浮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cè)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小燈泡,燈泡發(fā)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燈絲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物理學(xué)中,把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________。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擇另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參照標準的物體叫做________。放在傳送帶上的物體,與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如圖所示,那么,貨物相對于傳送帶是________的,相對于地面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A.人沐浴時水的溫度一般是60℃
B.一個中學(xué)生的正常體重約為50N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8s
D.教室里日光燈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約為0.1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足夠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豎直放置一段圓木.圓木可近似看作一個圓柱體,底面積0.8m2 , 高5m,密度0.7×103kg/m3 . (g=10N/kg)
(1)未向水池內(nèi)注水時,圓木對池底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多大?
(2)向水池內(nèi)緩慢注水,在水位到達1m時圓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圓木對池底的壓力分別為多大?
(3)當向水池內(nèi)注水深度達到4m時,圓木受到的浮力又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