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B. 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C. 有霾天氣大量極細微的塵粒懸浮在空中,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中,我們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運動
D 【解析】試題分析: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力。因為海綿內(nèi)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不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隙,故B錯誤;塵粒是由大量分子組成,它的運動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不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C錯誤;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中,水墨分子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而分子運動是肉眼是看不到的,故D正確。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四章第一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 課后練習 題型:單選題
在紙上剪一個很小的方形孔,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
A. 是方形的,它是太陽的虛像 B. 是圓形的,它是太陽的虛像
C. 是圓形的,它是太陽的實像 D. 是方形的,它是太陽的實像
C 【解析】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的原理,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產(chǎn)生的光斑是太陽的實像,形狀是圓形的。 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九年級物理:12.4《升華與凝華》同步練習(1) 題型:單選題
物理課上,老師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實驗:先讓學生觀察盛有干冰(固態(tài)CO2)的容器外壁出現(xiàn)一層白霜的現(xiàn)象,接著學生用鑷子夾取一塊干冰放入裝有常溫水的燒杯中,令人驚訝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水立刻劇烈“沸騰”起來,內(nèi)部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水面上方出現(xiàn)大量白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白霜是凝固現(xiàn)象 B. 氣泡內(nèi)主要是水蒸氣
C. 氣泡內(nèi)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 D. 白霧是水蒸氣
C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凝華、升華、液化、汽化等的概念,結(jié)合實驗中的現(xiàn)象可逐一做出判斷. 【解析】 A、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容器壁發(fā)生凝華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錯誤; BC、由題意可知,“氣泡”內(nèi)主要是干冰升華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不是水蒸氣,故B錯誤、C正確; D、水面上方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錯誤. 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 第十三章 內(nèi)能 第1節(jié) 分子熱運動 同步練習 題型:實驗題
課堂上,楊老師將斷成兩段的均勻圓柱形鉛塊A、B的兩端磨平,將磨平的端面相對,用力壓緊,兩段鉛塊合在了一起,就像沒有斷開過一樣,如圖,將合在一起的鉛塊豎直懸掛在鐵架臺上,然后在鉛塊下面懸吊了多個鉤碼,兩鉛塊仍未分離。
(1)針對上述實驗,判定下列說法的對錯。
①上述實驗說明分子間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不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___)
②上述實驗說明在任何情況下,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都表現(xiàn)為引力。(___)
(2)為了粗略地測出圖示狀態(tài)下鉛塊A、B的接觸面單位面積上A對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小李、小趙同學找來了以下器材:
A.刻度尺 B.停表 C.彈簧測力計 D.溫度計 E.量筒
①他們應(yīng)該選擇的器材是其中的____(填字母);
②他們應(yīng)該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所測物理量的名稱和符號);
③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單位面積上A對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是 _____。
× × AC 鉛塊B和所掛鉤碼總重G,A或B的直徑D 【解析】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當分子間的距離大于平衡距離時,表現(xiàn)為引力;分子間的距離小于平衡距離時,表現(xiàn)為斥力。故(1)中的兩個小題都錯; (1)兩鉛塊之所以能粘在一起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 (2)要測單位面積上的分子作用力,由實驗可知A對B的分子作用力與鉛塊B和所掛鉤碼的重力平衡,故只要求出鉛塊B和所掛鉤碼的重力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 第十三章 內(nèi)能 第1節(jié) 分子熱運動 同步練習 題型:填空題
把碳素墨水分別滴入質(zhì)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這個實驗演示的是____現(xiàn)象。比較圖甲和圖乙可知_____越高,分子運動越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 第十三章 內(nèi)能 第1節(jié) 分子熱運動 同步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
A. 塵土飛揚 B. 落花紛飛 C. 雪花飛舞 D. 滿屋飄香
D 【解析】試題分析:塵土不是分子,屬于宏觀物體的運動,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故A錯誤;落花紛飛,屬于宏觀物體的運動,是機械運動,故B錯誤;雪花不是分子,屬于宏觀物體的運動,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故C錯誤;滿屋飄香,是香味分子在空氣中發(fā)生了擴散現(xiàn)象,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D正確;故應(yīng)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小明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jīng)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標示如圖所示.小明想了想,馬上就明白了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含義:
(1)15km指 ;40指 .
(2)若小明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時30min,則汽車的速度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試計算從標志牌到上橋最快需要用幾分鐘?
(1)從該標志牌到上橋還有15km;此路段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km/h; (2)汽車的速度為30km/h; 從標志牌到上橋最快的時間為22.5min. 【解析】試題分析:(1)交通標志牌“40”是限速的標志,指的是在此路段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km/h;“上橋15km”,是指從該標志牌到上橋還有15km; (2)根據(jù)公式v=求汽車的行駛速度;已知汽車的最大速度和到上橋的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guān)于機械運動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
B.所謂參照物就是我們假設(shè)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參考研究其它物體運動情況
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jié)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體運動,選擇地面做參照物最適宜,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
D 【解析】 試題分析:參照物不同,同一個物體運動情況的描述就可能不同,所以說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故AC正確;參照物就是我們假設(shè)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參考研究其它物體運動情況,故B正確;研究物體運動,選擇地面做參照物最適宜,地面上的物體實質(zhì)上也是運動的,故D錯;應(yīng)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單元培優(yōu)檢測題 題型:計算題
高速公路上為避免發(fā)生汽車追尾事故,有關(guān)部門在路邊豎有距離確認牌,從確認牌開始,沿路分別豎有50 m、100 m、200 m的標志牌,小明為估測所乘坐汽車的速度,用手表測出汽車從確認牌到標志牌的時間如下表:
則他可估測出:
(1)汽車在前100 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
(2)汽車在后100 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
(3)汽車在這200 m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
(4)經(jīng)過計算說明汽車是否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1)120 (2)90 (3)102.8 (4)不是 【解析】已知:s=100m ,t1=3.0s, t2=7.0s?3.0s=4.0s, (1)汽車在前100m的平均速度是v1=m/s ;(2)汽車在后100m的平均速度是v2=25m/s90km/h;(3) 汽車在這200 m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vm/s102.8 ;(4) 經(jīng)以上計算說明汽車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