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17•江西卷)如圖所示,是小鷹用掃帚打掃地面衛(wèi)生的情景,此時掃帚屬于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平時用力掃地,是通過______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可使地面打掃得更干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章聲現(xiàn)象 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錯誤的是

A. 音調是由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

B. 考試期間,學校路段禁止汽車鳴笛,這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

C. “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D. 聲吶是利用次聲波傳遞信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四川省瀘州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調研物理試卷 題型:多選題

被譽為世界橋梁建設奇跡的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通車,圖甲是建設過程中用鋼索拉著實心長方體建筑材料沿豎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勻速下降的情景。圖乙是建筑材料下沉到水底之前鋼索對它的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水的密度為ρ=1.0×103kg/m3,g取10N/k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 長方體的重力為3×104N

B. 長方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1×104N

C. 長方體的密度為1.5×103kg/m3

D. 0~15s長方體重力做功7×10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西省上饒縣2017~2018學年度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一名體重為500N、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0.04m2的學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輪組在20s內將600N的重物勻速提升1m.

(1)他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多大?

(2)畫出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3)若勻速提升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拉力F多大?拉力的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西省上饒縣2017~2018學年度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是腳踩式垃圾筒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兩杠桿均為省力杠桿

B. 兩杠桿均為費力杠桿

C. ABC為省力杠桿

D. A′B′C′為省力杠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西省上饒縣2017~2018學年度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動物間為生存不斷的進行“軍備競賽”,如圖所示,魚為了在游動或被抓時的_______力減小,使身體表面常分泌出黏液而光滑,鷹的爪進化的很尖銳,使抓取獵物時產生的______增大,從而更易刺入獵物身體,能更好的抓取獵物,勝利的一方就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南省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

(1)在豎立的玻璃板前 5cm 處放一只點燃的蠟燭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 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

(2)他再取一段未點燃的同樣的蠟燭 B 放在像處,發(fā)現(xiàn)該蠟燭與蠟燭 A 的像完全重合,這 說明______;

(3)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線把蠟燭 A 和它的像的位置連接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于是得出實驗結論之一: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種方法是 否合理?________ ,理由是____ ;

(4)實驗中將玻璃板的上端向蠟燭 A 的方向傾斜,像的位置將會___________ (填“升高”或 “降低”)

(5)若用木板緊貼在玻璃板的背面,擋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 (“能” 或“不能”)看見蠟燭 A 的像;

(6)實驗后,對實驗進行反思總結:為了使蠟燭 A 的像看起來更清晰,最好在__________的環(huán) 境中進行(“較亮”或“較暗”);如果有 3mm 厚和 2mm 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 mm 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南省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現(xiàn)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 0.4m 處的荷尖上.池中 水深 2.1m,則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________ m。蜻蜓的像形成的原因是光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5.1:“兩種電荷”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靠近細線懸掛的輕質小球,發(fā)現(xiàn)小球被排斥,則小球帶__電.該小球之所以帶這種性質的電荷,是因為它__了電子(填“得到”或“失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