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電路中,R1=10Ω當開關(guān)S閉合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電壓表示數(shù)為4V求:
(1)電源電壓
(2)R2的阻值.
(3)R

分析 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R1兩端的電壓,利用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電源電壓;
(2)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R2的阻值;
(3)總電壓和總電流的比值即為電路的總電阻.

解答 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由I=$\frac{U}{R}$可得,R1兩端的電壓:
U1=IR1=0.2A×10Ω=2V,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電源的電壓:
U=U1+U2=2V+4V=6V;
(2)R2的阻值:
R2=$\frac{{U}_{2}}{I}$=$\frac{4V}{0.2A}$=20Ω;
(3)電路的總電阻:
R=$\frac{U}{I}$=$\frac{6V}{0.2A}$=30Ω.
答:(1)電源電壓為6V;
(2)R2的阻值為20Ω;
(3)總電阻為30Ω.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yīng)用,解題時要注意方法的靈活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A處,小車長LAC=10cm.
(1)把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B處,用刻度尺測出AB的長s1=80cm,又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如圖位置滑到B點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5s,那么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0.16m/s;
(2)把金屬片移動在AB的中點O處,測出小車從如圖位置滑到O點處的時間t2=3s,那么小車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0.1m/s;
(3)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0.4m,所用時間t3=2s,平均速度v3=0.2m/s;
(4)根據(jù)測量可知:小車運動越來越快,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現(xiàn)象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凍的衣服會變干
B.一杯水放到0℃的房間里凝固成冰
C.潮濕的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會出現(xiàn)小水珠
D.有風的天氣,游泳后從水中出來會感覺特別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古代士兵為了能及早聽到偷襲敵人的馬蹄聲,常常睡在地上,其原因是固體能夠傳聲.通常認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電源電壓為6V,R1=10Ω,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R2=20Ω.求:
(1)R1電功率變化范圍是多少?
(2)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變化范圍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用手撥動繃緊的橡皮筋,我們聽到了聲音,同時觀察到橡皮筋變“胖”了,這是因為橡皮筋在振動.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鬧鐘的聲音會逐漸變。ㄟx填“不變”、“逐漸變大”或“逐漸變小”),這個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一只電阻電壓為8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4A.這個電阻的阻值20歐姆,若把它接在12V的電源上,通過它的電流為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處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結(jié)果記錄在如表中.
接觸面毛巾棉布木板
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較大
小車運動的距離S(單位:cm)18.3026.83
(1)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并填在表中相應(yīng)空格處.

(2)分析表中內(nèi)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小芳想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圖1所示的一些實驗器材:

(1)為了驗證猜想,實驗中她應(yīng)該選擇B、C兩只蠟燭,選F作為平面鏡.(填寫代表實驗器材的字母)
(2)選好器材后,她將器材按照如圖甲所示位置擺放好,若將鏡前蠟燭稱為蠟燭A,鏡后蠟燭稱為蠟燭B,則小芳要想觀察到蠟燭A所成的像,她應(yīng)在蠟燭A(A/B)一側(cè)觀察.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蠟燭通過鏡面成兩個像,原因是玻璃板太厚,前后兩個面各成一個像.
(4)小芳對(3)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后重新開始實驗,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在這個過程中蠟燭B不應(yīng)該(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點燃,理由是為了更好地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位置關(guān)系.
(5)如圖乙是小芳的實驗記錄,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她馬上得出了結(jié)論: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成軸對稱,你認為小芳實驗的不足之處是一次實驗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
(6)如果在圖丙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不透明白紙板做屏幕(3處為點燃著的蠟燭),眼睛的觀察位置可以在圖丙中2(填圖中數(shù)字)處,發(fā)現(xiàn)白紙板上將沒有(有/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7)如圖3所示是從墻壁上的平面鏡中觀察到的時鐘圖,則當時的時間是D
A.2:35   B.2:25    C.9:35    D.9:25
(8)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有的小組用兩個相同的蠟燭,有的小組用兩個相同的棋子,用蠟燭和棋子各有優(yōu)點和缺點,請你任選一個器材,說出它們的優(yōu)點或缺點:選用蠟燭做實驗,優(yōu)點是成像清晰,缺點是隨著蠟燭的燃燒,蠟燭會變短,物像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