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中位置關系時進行的實驗,請你幫他完成這次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器材:兩只大小相同的蠟燭、玻璃板、白紙、______(填入所缺的器材)
(2)探究過程:
①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和物體的位置有關嗎?
②猜想與假設:可能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③設計實驗、進行實驗
(3)實驗過程
A 移動點燃的蠟燭位置,再測量一組數(shù)據(jù)
B 將像和物的位置用直線連接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到平面鏡的距離
C 拿另一只未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記下此時的位置,即像的位置.同時記下點燃蠟燭的位置,即物體的位置
D 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E先在桌面鋪上白紙,紙上豎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在紙上記下平面鏡的位置
實驗步驟正確順序是:______
(4)下表是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次數(shù)像距(cm)(像到鏡的距離)物距(cm)(物到鏡的距離)
110
215
31818
(5)從上表中可查得出的結論:______
(6)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

解:(1)用刻度尺來測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所以該實驗還要用刻度尺
故答案為:刻度尺;
(3)在做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先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在這對蠟燭的同側觀察另一側的蠟燭,直到另一側的蠟燭與觀察者一側的蠟燭完全重合時,停止移動,記下蠟燭的位置,即得到相應的蠟燭的位置,這是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確定虛像位置的方法.然后移動點燃的蠟燭位置,再測量一組數(shù)據(jù).所以實驗步驟正確順序是:EDCBA.
故答案為:EDCBA.
(4)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當像距為10cm時,則物距也為10cm,同理當物距為15cm時,像距也為15cm.
答案見下表.
次數(shù)像距(cm)(像到鏡的距離)物距(cm)(物到鏡的距離)
11010
21515
31818
(5)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數(shù)值相等可得出: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故答案為: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6)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進行多次實驗是為了尋找規(guī)律,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為:多次測量,尋找規(guī)律.
分析:(1)在實驗中,需要的器材:玻璃板、刻度尺、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白紙,
(3)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在紙上記下平面鏡的位置.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同樣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蠟燭的像的位置.
(4)首先根據(jù)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物距和像距的數(shù)值即可填寫.
(5)根據(jù)表中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即可得出結論.
(6)物理實驗中要進行多次實驗,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發(fā)現(xiàn)一定的變化規(guī)律;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點評:物理實驗中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發(fā)現(xiàn)一定的變化規(guī)律;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要真正明確每一個實驗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蠟燭A和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白卡片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1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
既能成像又能透光
既能成像又能透光
的特點.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眼睛應該在
鏡前
鏡前
(選填“鏡前”或“鏡后”)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實驗過程中用刻度尺是為了測量
物和像到鏡面的距離
物和像到鏡面的距離
的距離.
(2)實驗過程中,用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卡片,發(fā)現(xiàn)
不能看到像
不能看到像
,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3)該小組同學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又進行了以下探究:①如圖2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間中,在桌面上鋪上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是
白紙
白紙
(選填“白紙”或“平面鏡”)亮,這是因為光照在它上面發(fā)生了
漫反射
漫反射
的緣故.②如圖3所示,小華用手電筒對著平面鏡中某物體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
光線在鏡面上發(fā)生了鏡面反射到了物體上
光線在鏡面上發(fā)生了鏡面反射到了物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屆江蘇省無錫市前洲中學九年級二模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如圖甲所示是小紅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如圖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動能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紅發(fā)現(xiàn):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距離越       .聯(lián)想到在雨雪天駕駛汽車應適當      (選填“增大”或“減小”)汽車之間的距離.
(2)小明發(fā)現(xiàn):鋼球質量越大,動能越   .聯(lián)想到高速公路的限速牌上同時標明“120”和“100”字樣,  (選填“大客車”或“小轎車”)的限速應該是100km/h.
(3)小紅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側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其中準確的是        .(圖中的黑點表示小紅同學)

(4)小明在做乙圖所示實驗中,在斜面底端放置木塊的作用是                       。小球和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屆江蘇省泰興市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蠟燭A和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白卡片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_________的特點.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眼睛應該在____(選填“鏡前”或“鏡后”)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實驗過程中用刻度尺是為了測量________的距離.

(2)實驗過程中,用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卡片,發(fā)現(xiàn)________,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像.

(3) 該小組同學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又進行了以下探究:①如圖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間中,在桌面上鋪上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是________(選填“白紙”或“平面鏡”)亮,這是因為光照在它上面發(fā)生了__________的緣故.②如圖所示,小華用手電筒對著平面鏡中某物體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屆江蘇省泰興市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蠟燭A和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白卡片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_________的特點.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眼睛應該在____(選填“鏡前”或“鏡后”)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實驗過程中用刻度尺是為了測量________的距離.

(2)實驗過程中,用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卡片,發(fā)現(xiàn)________,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像.

(3) 該小組同學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又進行了以下探究:①如圖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間中,在桌面上鋪上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是________(選填“白紙”或“平面鏡”)亮,這是因為光照在它上面發(fā)生了__________的緣故.②如圖所示,小華用手電筒對著平面鏡中某物體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九年級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甲所示是小紅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如圖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動能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紅發(fā)現(xiàn):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距離越       .聯(lián)想到在雨雪天駕駛汽車應適當      (選填“增大”或“減小”)汽車之間的距離.

(2)小明發(fā)現(xiàn):鋼球質量越大,動能越   .聯(lián)想到高速公路的限速牌上同時標明“120”和“100”字樣,  (選填“大客車”或“小轎車”)的限速應該是100km/h.

(3)小紅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側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其中準確的是        .(圖中的黑點表示小紅同學)

(4)小明在做乙圖所示實驗中,在斜面底端放置木塊的作用是                       。小球和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