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導線不得交叉.(設開關已閉合,箭頭表示電流的方向)
分析:根據電路圖,分析電路結構,明確各電路元件的連接方式,然后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圖.
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兩燈泡并聯,開關S1控制燈L1,
開關S2控制燈L2,從電源正極出發(fā),先把S1、L1串聯,
再會到電源負極;然后把S2、L2串聯,
再把它們并聯在S1、L1串聯電路兩端,電路圖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電路圖如圖所示.
點評:本題考查了實物電路圖的連接,分析清楚電路結構,是正確連接實物電路圖的前提與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2?天津)如圖所示,電流表的量程為0~0.6~3A,電壓表量程為0~3~15V,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0~10Ω,兩節(jié)干電池(串聯使用),一個開關,還有若干導線.利用這些器材測一個電阻值為5Ω左右的電阻的阻值.
(1)畫出實驗電路圖;
(2)說明電流表與電壓表應選用的量程;
(3)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趙峰同學想用圖中所給器材測量一個電阻值約為5Ω的小燈泡的阻值,請你幫他:

(1)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2)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3)電流表與電壓表應選用的量程分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從化市二模)滑動變阻器能夠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但不能表示出連入的阻值.能夠表示出阻值的變阻器叫做變阻箱.圖甲是實驗室用旋盤式電阻箱的面板.上有兩個接線柱、四個旋盤.使用時,把兩個接線柱接入電路,調節(jié)旋盤就能得到0~9999Ω之間的任意阻值.各旋盤對應的指示點(圖中的小三角)的示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電路的阻值,例如,如圖甲所示電阻箱的示數為3608Ω.
利用電流表和電阻箱,不用電壓表也能測量電阻.圖乙為該實驗的電路圖,其中Rx為待測電阻,R為電阻箱,S為單刀雙擲開關.
  
主要步驟
A、把開關S拔至a點讀出電流表示數Ia
B、讀出電阻箱示數R
C、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并將電阻箱阻值調至最大
D、把開關S撥至b點,調節(jié)電阻箱,使電流表示數Ib等于Ia
(1)上述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CADB
CADB
.(填序號)
(2)步驟B中電阻箱調節(jié)后的示數如圖丙電阻箱的阻值是
35
35
Ω
(3)請用歐姆定律推導Rx的表達式(要求寫出推導過程,用所測物理量表示)
(4)該實驗中不能用滑動變阻器代替電阻箱,是因為
無法從滑動變阻器上直接讀出電阻值
無法從滑動變阻器上直接讀出電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電學實驗:
(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
(2)探究實驗
學習了電荷一節(jié)知識,同學們都知道了,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負電.小張同學突然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若將帶正電的玻璃棒與帶負電的橡膠棒接觸后,玻璃棒和橡膠棒上的電荷會有什么變化呢?小張同學經過考慮后提出了他的猜想:帶正電的玻璃棒和帶正電的橡膠棒接觸后,它們各自的帶電情況不會發(fā)生變化.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請你幫助小張同學設計一個實驗進行驗證.
實驗目的:
探究帶正電的玻璃棒和帶負電的橡膠棒接觸后的帶電情況
探究帶正電的玻璃棒和帶負電的橡膠棒接觸后的帶電情況

實驗器材:相同絲綢和毛皮各兩張、相同的玻璃棒和橡膠棒各2根、相同的驗電器若干個.
實驗過程及現象:
①先用玻璃棒和橡膠棒分別與絲綢和毛皮來回摩擦10次,得到帶正電的玻璃棒和帶負電的橡膠棒.
②然后將帶電的玻璃棒和橡膠棒分別與驗電器的
金屬球
金屬球
接觸,觀察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
角度
角度

③取另外一套沒有用過的絲綢、毛皮、玻璃棒、橡膠棒重復上述實驗步驟①.
④將新得到的帶電玻璃棒和橡膠棒接觸,然后再分別放到本實驗中還沒有使用過的驗電器上進行驗電實驗.通過觀察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
角度
角度
是否與實驗步驟②中的結果一至,從而判斷出實驗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敏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圖,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的關系”,電源為三節(jié)新干電池(電壓為4.5V).實驗室只有5Ω的電阻若干,變阻器“20Ω 1A”一只,小敏改變電阻R的阻值,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保持R兩端的電壓不變,記下相應的3次實驗的電流和電阻值,記錄在表格里.
(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精英家教網
(2)第二次實驗時需要接10Ω的電阻,利用現有器材他應該怎樣辦?
 
,接好后滑片應向
 
移動.
(3)當第三次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變阻器滑片,電壓表示數都無法達到2V,其原因是
 
,為了使控制電壓仍為2V不變,接下來他應怎樣辦?
 

(4)上述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