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7.小明利用圖所示的器材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1)選擇器材a、b、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密度有關(guān)”;
(2)選擇器材a、d、e、f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3)選擇器材a、c、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guān)”.
(4)小邦在上述過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C
A.比值法           B.等效法           C.控制變量法            D.估算法
(5)在探究過程中,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尋找具有普遍性的結(jié)論.

分析 (1)、(2)、(3)、(4)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找出控制的量與變化的量,從而確定探究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5)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結(jié)論,

解答 解:(1)器材a、b體積相同而物體本身的密度不同,器材e保證了液體密度不變,所以,(1)是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密度是否有關(guān);
(4)在(1)中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變;在(2)中,控制物體的體積和密度不變; 在(3)中,控制物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變,所以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5)在探究過程中,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尋找具有普遍性的結(jié)論.
故答案為:(1)物體密度;(4)C; (5)尋找具有普遍性的結(jié)論.

點評 本題通過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主要考察了控制變量法和歸納法,明確兩種方法的含義,即可正確作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一根筷子豎立在水平桌面的壓力是F,壓強是P;當把三根同樣的筷子(上下對齊)扎在一起豎立在水平桌面上時,他們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
A.3F  3PB.3F   PC.12F   13PD.F  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如圖為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一種越野車,越野車的質(zhì)量3650kg,其越野性能已經(jīng)超越了“悍馬”,坦克能去的地方它都能去,最大速度達100km/h.當越野車勻速爬上一高14m,長20m的陡坡時,機械效率為70%(g取10N/kg,汽油的熱值是4.6×107J/kg).求:
(1)越野車以最大速度行駛50km所需的時間;
(2)越野車爬坡時的牽引力;
(3)越野車爬坡時消耗的汽油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利用輪船上的電動機和纜繩從水庫底豎直打撈出一實心金屬塊,如圖甲、圖乙表示了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P與物體上升時間t的關(guān)系.已知:0~80s時間內(nèi),物體始終以v=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t=80s時,物體底部恰好平穩(wěn)的放在輪船的水平甲板上,已知電動機的電壓為250V,物體上升過程中的摩擦阻力不計,求:

(1)湖水的深度h;
(2)物體的密度ρ;
(3)在0~50s時間內(nèi),若電動機的效率為80%,求電動機線圈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在湖邊樹蔭下乘涼,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很多圓形光斑,這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填“樹葉”或“太陽”)的像,她看到湖水中的魚,實際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實”或“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甲燈標有“6V 6W”,乙燈標有“6V 3W”,將甲、乙兩燈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為了使兩燈均不損壞,則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5A,此時乙(選填“甲”或“乙”)燈泡更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圖甲是建造大橋時所用的起吊裝置示意圖,使用電動機和滑輪組(圖中未畫出)將實心長方體A從河底豎直方向勻速吊起,鋼纜繩對A的拉力F1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A完全離開水面后,電動機對繩的拉力F大小為7.5×103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A上升的速度始終為0.1m/s(g取10N/kg,不計鋼纜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及繩重,不考慮風浪、水流等因素的影響).求:

(1)長方體A未露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
(2)長方體A在水中沒有開始起吊時,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3)未起吊前,長方體A對河底的壓強是多大;
(4)長方體A完全離開水面后,在上升過程中F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所示,用滑輪把重為30牛的物體在4秒內(nèi)豎直向上提升2米.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拉力做的功W;
(2)拉力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如圖所示是“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圖中停表的示意圖分別表示小車通過斜面A、B、C三點的時刻,B點是全程AC的中點.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以木塊為參照物,小車是運動的,小車AB段的平均速度是BC段平均速度的1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